‹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29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76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8-21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文艺路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3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零食,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吃。近日,一项调查又给家长们提了个醒。报告指出,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在夏天,每天吃冰激凌的儿童更是高达26%。该调查还对33个类别的489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取样统计。其中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剂最多。  高添加剂零食TOP10 坚决别给孩子吃
  Top10: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Top9:口香糖
  可能含阿斯巴甜、山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Top8: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Top7: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Top6:冰激凌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76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8-21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文艺路街道
  Top5: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Top4: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Top3: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Top2:洋快餐
  含有特丁基对苯二酚,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添加剂。洋快餐是“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重灾区。通常一个套餐最高占了全日需要热量的113%~212%,最低能占30%以上。此外,洋快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钠量高。
  Top1: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另外,调查还发现,在儿童经常摄入的食品中,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不少。而这两种添加剂也曾被报道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专家提醒,一些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患儿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对孩子不好。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比如,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等;可每周食用2-3次的有: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只能偶尔吃的有: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则最好不吃。
  小编总结:宝宝爱吃零食是天性,妈妈们可不要一味宠着宝宝只买他们爱吃的垃圾食品。想要宝宝吃得开心吃得健康有条件的话妈妈可以自制零食例如自制小面包小点心等给宝宝吃,也可以督促宝宝多吃水果酸奶等健康食物。像果冻、薯片、洋快餐等零食则不要给宝宝吃,或者偶尔让宝宝尝尝鲜就好。

蔚妈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4931  
爱心活力豆
22  
宝宝生日
2011-05-31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埃,诱惑太多!
木子妈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4600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12-05-24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电子城街道

Medal No.11 金牌吃货

各种广告漫天飞 想不给宝宝吃真难~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  盘点高添加剂零食TOP10 坚决别给孩子吃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