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3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8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1-24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8: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有鼻屎
    台北中山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吕适存表示,婴幼儿鼻屎多,是由于城市空气不好,加上过敏性鼻炎等病患日益增加,使得鼻腔分泌物夹杂着灰尘,尤其婴幼儿不会擤鼻涕,干燥后而形成鼻屎,阻塞鼻道。

预防:将无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绵羊油、石蜡油等物)用棉花棒涂抹于鼻前庭,一天三四次,尤其是别忘了早晚和睡前,这可让鼻腔前端油油地不干燥,不会产生难处理的鼻屎。

正确的处理:用细小的棉签,将红霉素软膏挤一点(一小点就够了)在棉签头;然后将挤了红霉素的棉签头轻轻塞入宝宝鼻腔(这个动作一定要非常轻柔、缓慢),将红霉素均匀地涂抹在鼻腔内侧。红霉素可以软化鼻屎,待鼻屎软化后,再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将其带出来。

错误的处理:用干的棉签直接伸进宝宝鼻孔去抠鼻屎,或者直接用小手指伸进去抠。


2鼻子进了异物
    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爱把一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如果异物停留过久,会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预防: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父母,以便及早取出。

正确的处理:对于年龄稍大而又听话的宝宝,可用手指压住无异物一侧的鼻孔,令其低头并做擤鼻涕的动作,异物即可随气流冲出鼻孔;或是部分露出鼻腔,露出鼻腔的异物属圆形且表面光滑,可用大拇指压迫患侧鼻翼,将异物挤出鼻腔;如异物属纸团、纽扣等不规则物体,则可用镊子将其夹出。
    对于年龄较小不会擤鼻涕的宝宝,可让其闻胡椒粉等刺激性气味,促使其打喷嚏,有可能将异物喷出。
    对于无法取出的鼻腔异物,应设法劝阻宝宝哭闹,改用口腔呼吸,然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错误的处理:当异物(尤其是圆滑的异物)还在鼻腔里时,自行用镊子夹取,夹取不当可使异物滑脱而推向鼻腔后方,导致误吸入喉腔或气管。
七一妈

高中毕业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116  
爱心活力豆
17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Medal No.11

鼻前庭是哪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04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8-27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学习了,我的方法原来都是错误的!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2868  
爱心活力豆
7  
宝宝生日
2007-05-27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灞桥区

Medal No.11

学习了:wanwan43:
瞳瞳妈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8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9-0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学习了:wanwan61:
晨晨妈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32746  
爱心活力豆
49  
宝宝生日
2008-08-26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学习了!!:wanwan61:
乐乐宝贝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88962  
爱心活力豆
16  
宝宝生日
2008-12-17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学习了:wanwan33: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9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1-07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342613986 于 2009-3-6 18:26 发表
鼻前庭是哪呢?


同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解决宝宝小鼻子的麻烦事(一)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