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 | 浏览: 72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蜂蜜是一种廉价的滋补品,中医认为蜂蜜具有润燥补益的作用,但如果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考虑,蜂蜜似乎并没有这么“神通广大”。有说法称,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饮用蜂蜜可补充矿物质。实际上,白砂糖中99.9%是碳水化合物,而蜂蜜中有75.6%是碳水化合物,22%是水分,相比白砂糖仅多了2.3%的矿物质,含量差距微乎其微。在蜂蜜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前,通过蜂蜜摄入的过多营养早已成为伤害健康的“凶手”。
       如果要在茶叶中增加一些糖分调节口感,用蜂蜜比白砂糖更好。一来,蜂蜜中的含糖量比白砂糖更低,额外摄入的能量更可控;二来,蜂蜜的甜度比白砂糖更低,显得更加清淡一些,可帮助网友培养拒绝“重口味”的习惯。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高温天吃“三辣”更健康

佐餐放蒜防肠炎大蒜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于肠道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在民间有“天然抗菌素”之称。在凉拌菜时放些蒜泥或蒜蓉,不但可以促进食欲,更能消毒杀菌,避免生吃食物或烹调不当而诱发细菌性痢疾。此外,夏季寒凉蔬菜吃得多,配点大蒜,可以中和寒气,如蒜蓉苦瓜、蒜泥茄子等。烹制一些肉类食物时放蒜,也可以去腥解腻增香,杀灭食材中的有害微生物,比如蒜香烤肉、红烧鱼等。需要注意的是,大蒜毕竟辛温,阴虚火旺,肝热目疾、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人最好别吃。生蒜易刺激肠胃黏膜,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慎食。
  老吹空调吃生姜。夏天天气炎热,不少人为贪图凉快,都喜欢吹空调,吃冷饮,所以很容易导致“胃中虚冷”,进而出现腹泻拉肚子等症状。因此,适量吃点生姜能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温胃散寒,符合《黄帝内经》所讲的“春夏养阳”的理论。姜的吃法很多,如熬姜汤,炒菜放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做饺子馅加姜末等。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一次不要多吃,以3~5片为宜;阴虚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不宜吃姜。
       青椒发汗降体温。青椒性温味辛,能够通过发汗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夏季适当吃一些青椒,有助于生发阳气。此外,青椒中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是数一数二的。适当吃,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眼疾患者、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痔疮患者应少吃或忌食。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8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学习了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炎热夏季喝绿茶清热解暑

       绿茶、清茶、红茶黑茶,是根据茶叶发酵的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夏天炎热,人们往往挥汗如雨,体力消耗很多,也容易精神不振,因此,这个时节,品尝绿茶最好。绿茶属于未发酵的茶,性寒,最能去火,生津止渴。
  绿茶冲泡之后水色清澄、香气清幽,夏天经常饮用可以达到清热解暑的功效。不过也提醒您饭后不要立刻喝茶,因为茶叶含有单宁酸,不但会降低铁的吸收,胃中的蛋白质和单宁酸也容易结合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因为茶具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合运动后或水分流失时饮用,对咖啡因敏感的人,不妨试试冷泡茶,冷泡12小时后咖啡因会降低三分之一。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夏季的最好和最坏食物你知道吗?

       红榜  西瓜:西瓜营养丰富,含水量充足,是补充人体散失水分的佳选。但西瓜吃多了易伤脾胃,脾胃虚寒、消化功能差的人应少吃,尤其慎吃冷藏后的西瓜。
  苦瓜:苦瓜等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碱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别吃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西葫芦:西葫芦低脂肪、低能量,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夏季的完美蔬菜。
  热茶:喝一杯热茶是解暑的法宝。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玉米:在夏天适量吃一些新鲜玉米,可以增进食欲。需要提醒的是,吃玉米时应注意嚼烂,以助消化,腹泻者、胃寒胀满者、胃肠功能不良者一次不可多吃。
  薏米: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它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食物。夏天用薏米和红豆搭配煮粥,是很好的消暑食品。
  毛豆:夏天正当毛豆上市之时,适当吃一些能预防因大量出汗和食欲不振造成的营养不良、体能低落、容易中暑等情况。
    黑榜
  冰淇淋:冰淇淋是典型的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多数还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甚至是反式脂肪,对健康不利。并且饭前吃冰淇淋,还容易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
  烧烤:烧烤架上每百平方厘米含细菌高达170万个,这一数字甚至比马桶坐垫上的高出124%。不仅如此,高温烧烤会产生杂环胺,而杂环胺与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冰镇饮料:天气炎热时,痛痛快快喝一杯冰镇饮料,是很多人的乐事。如此一冷一热,肠胃很难快速适应,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少量喝一些冰镇饮料,但要注意慢慢喝,让肠胃有一个适应过程。
麻辣烫:路边摊麻辣烫的原料很难保证新鲜、卫生,并且绿叶蔬菜反复煮,也会产生**。夏天湿气重,最好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散装啤酒:扎啤保质期一般较短,且需要在3℃~8℃时保存,而市场上出售的散装扎啤,实际上是普通的鲜啤酒,即未经过巴氏杀菌的啤酒。如果大排档的卫生环境不达标,就很容易出问题。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夏季口渴要补水 喝甜饮料当心“饮料综合征”

清凉甜饮料饮用过多当心糖尿病  无论是果汁还是碳酸饮料,这种瓶装饮料尽管品种各不相同,但平均每100毫升中就含有10克糖。当人体感到口干舌燥时,饮用含糖瓶装饮料会让血糖值在短时间里快速上升,而血糖值上升又会导致人进一步感到口干舌燥,口渴了人们如果又会情不自禁地将手伸向甜饮料,就会造成一种“口干-喝甜饮料-血糖升高-口干”的恶性循环,导致血糖值始终处于异常偏高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一旦持续,很有可能导致急性糖尿病,而这正是“饮料综合征”。也有一部分饮料综合征人群属于轻度糖尿病患者。无论是想喝甜饮料,还是无论冬夏都有异常口渴的感觉,都要警惕自己是否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夏季炎热,要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
  要想预防饮料综合征,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即使口不干也定时喝水的好习惯,这是因为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会自然地期待喝下很爽的东西,但这时候,请一定不要选择甜饮料,最好选择白开水或者不含糖的茶饮。
  这是因为,当人的大脑发出“口渴”信号时,这说明此时人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时不时喝一两口水,在大脑发出信号前就补水非常重要。对于喝惯了甜饮料的人来说,让他们突然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和茶对他们来说会格外痛苦,但值得告诫的是,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忌口的就更多了,在还没有患上糖尿病时改变现在的习惯对于预防疾病格外重要。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更喜欢甜美可口的碳酸饮料或者果汁,但这很可能导致孩子的能量摄入过多,不但有肥胖隐患,还可能导致龋齿等隐患,因此妈妈们在给孩子补水时,应当尽可能给孩子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避免给他们喝甜饮料。
  夏季应季的蔬菜水果也是补水好来源
除了喝水喝饮料,还有什么良好的补水来源呢?如果刚才所说,我们每天摄入的水分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食物。夏季多选择含水量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等,多吃含水量多的蔬菜不但补水效果好,清爽的味道也能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可谓一箭双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00535  
爱心活力豆
45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西一路街道

手机直播达人 金牌吃货

谢谢分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00535  
爱心活力豆
45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西一路街道

手机直播达人 金牌吃货

谢谢分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00535  
爱心活力豆
45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西一路街道

手机直播达人 金牌吃货

感谢分享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8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夏天是瓜果蔬菜的旺季,也是孕妈备孕的最佳时节吧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8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这段时间生花生市面上也特别多,贫血的妈妈们可以多吃点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620  
爱心活力豆
1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环城西路街道
吃这些东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区别对待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喝茶加蜂蜜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