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精华
- 2
- 注册时间
- 2012-2-27
- 帖子
- 2570
- 积分
- 16992
   
- 经验值
- 16564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12-05-08
- 地区:
- 新城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龙玉小宝 于 2014-4-24 16:15 编辑
我生在汉中的一个农村,我在那里生长了19年。高考时考到了西安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在南方沿海城市工作了4年,因为结婚成家,又和老公一起从南方回到陕西,回到西安定居。现在一年到头,一大半时间都在西安生活。人们说,回不去的是家乡,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滋味,因为工作、因为家庭,因为太多太多的原因.........身不由己也好,事在人为也罢,总之,回去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但是家乡的人,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味道,永永远远印刻在我的心里!那里,有我的父辈祖辈,有我的叔叔婶婶,有我的孩时伙伴,有我的根!
下面这些照片是前年、去年回汉中时拍的,我们村子。
(1)这是刚插上的小苗秧,一畦一畦的,好像排阵列兵。小时候,我也曾经下田去插过小苗秧,被蚂蟥咬到的那种深深恐惧感,记忆犹新哪....
(2)农舍绕田,倒影水中,好闲静.......
(3)水田边上的旱田,油菜田和麦田。晚回去了一个月,油菜花已谢落,无缘目睹一地金黄的花海了。长出角的油菜叫“菜麻”,油菜籽就长在这里面,再有二十多天就可以收获了,收获后的菜籽用来榨油,菜籽油黄灿灿的,炒菜很香。
(4)小麦,开始抽穗扬花。差不多收割油菜的时候,也是收割小麦之时,届时把菜田和麦田收割完毕腾出来后,就得插大秧了,记忆中是大概在端午节前后吧,那个当口,家乡的父老乡亲是很忙碌的,前前后后要兼顾耕作三种农作物,抢天气,抢节气,真的很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爱惜粮食!
(5)清早,远山,田野......(这不是我们村,是去邻村亲戚家玩拍的)
(6)这是我们村。如今新农村建设在我们那一块搞的确实特别好,市里给拨款,搞村道绿化,清洁工程,照明工程,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群众舞台,丰富农村人民生活,村子里卫生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我回去那几天,晚上村委会广场上有人在跳广场舞,我去看了,以前那些只会喂鸡喂猪、耕作种田的农村大婶们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一个个都好时髦,爽朗的村民将自家的音箱设备贡献出来,有人领舞,年轻媳妇、年老奶奶,中年男人,都在跳舞,而且跳的很好,我爸说,我们村的舞蹈队还代表镇上去市里参加比赛获过奖呢。爸爸说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也高,几万块钱的病,也能看的起了,不像过去,愁眉苦脸。我突然间好羡慕我们村上那些年轻小媳妇的生活,每天“老公孩子热炕头”,晚上去跳跳舞欢乐一下,无需熬夜,无需去想办公室里的烦心事,不像我们城市里生活的人,表面光鲜,内心苦逼。
(7)这是我家小院。压水井上的葡萄树,也有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葡萄树,是我上小学时栽的,如今已有差不多20年了吧,期间因为树荫占地太多,为了在院子里晒粮食不被遮荫,被我爸砍掉了很多藤蔓。夏天的夜晚,经常和邻家玩伴们坐在葡萄树下纳凉嬉。邻家的四爷爷说七夕之夜,坐在葡萄树下,可以听见牛郎织女的说话,我们曾经还真傻傻的躲在葡萄树下去听....换来的结果就是全身上下被蚊子咬的大包小块的
(8)这一张是08年十一回家时拍的,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院子,叫人都不想走了,好想端个凳子躺在上面,就那样一直躺着,暖暖的晒着....
(9)院子底下,邻居嫂嫂种的豌豆,已经开花扯蔓,嫩嫩的豌豆荚已经长出来了。
(10)曾孙情。我奶奶,古稀老人,2007年曾摔伤盆骨,所以这么多年行动不便,给她弄了个轮椅。老人现在饭量很小,但器官上没啥问题,健康状况尚可。手很巧,针线活在我们村是一把好手。我们家所有人从来没在外面买过鞋垫,我从小到大,鞋垫子都是奶奶手工缝制的,现在还有两三双在用。前年我生孩子,奶奶觉得她年龄大活不了多久了,硬是坚持着赶工,给我家小宝缝制了全套的棉衣、棉裤、棉马甲、小棉被,基本上5岁之前的棉衣棉裤都包揽了,全部是叫我爸买的新棉花,去扯的漂亮棉布。只是,西安有暖气,冬天呆在房子里并不是很冷,所以那些棉衣棉裤基本上都没能派上用场,至今仍闲置着。但是,老人的这片心意,咱不能闲置不管,咱要上心惦记着。
(11)村子外面这条美丽的道路。水杉树,长得笔直笔直的,呈V字型。一年四季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以前肿么没觉得它这么美呢?是因为太熟悉了吗?
|
-
总评分: 经验值 + 70
金币 + 8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