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46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34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5-1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6: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敏感肌肤保养指南温和洗脸
  “适度清洁”是敏感肌肤的保养重点,因为毛孔内的污垢也是过敏发炎的祸首。但千万不要洗过头,皮脂层被破坏,皮肤更加容易过敏。

  正确选择:

  不含皂基成分分:要选择质地温和的洗面乳,最好是天然成分。

  没有颗粒:产品中不能含有去角质的成分,也不能用会发热的洗面乳。

  不卸妆油:敏感肌肤不喜欢油腻感,卸妆最好用乳液状的卸妆品。

  正确使用:

  脸要打湿:先把洗面乳搓起泡沫后,再开始洗。

  用毛巾轻按干:不能因脸痒就来回猛搓,敏感发作时,最好换条新毛巾。

  早晨:用清水洗脸。

  晚上:用“乳状”卸妆品卸妆,再用洗面乳洗脸。

  抗敏保湿

  “保湿”是敏感肌肤的另一个保养重点。抗敏感乳液含水量较高,比乳霜更能安抚敏感肌肤,帮助肌肤调整饱水度,增加抵抗力。

  正确选择:

  敏感肌肤专用品:有标示“gentle、mild、sensitive”的产品,是专为敏感肌肤而设计,可放心使用。

  具舒缓成分:“草本或海洋”等天然萃取成分,有舒缓作用。

  正确使用:

  掌心温热:冬天或温度比较低时,乳液会显得比较浓稠,要先用手掌温一下再使用。

  用“轻弹”的方式:把乳液稍微抹开,用手指轻弹在脸上,不要用力涂抹以降低敏感肌肤的压力。

  爽肤调节

   化妆水的作用作用在镇静敏感的肌肤、天正肌肤纹路,平衡洗脸后肌肤PH酸碱值。

  正确选择:

  要有镇静、保湿的功效:洋甘菊、芦荟、金盏花或温泉成分,都有镇静舒缓的抗敏效果。

  不含酒精:酒精和酸类成分都要避免。

  正确使用:

  不用化妆棉:棉絮会让敏感肌肤不舒服,最好选用不织布或直接用干净的手涂抹。

  双手按压式:“拍打式”不适合敏感肌。最好用涂满化妆水的双手,由内向外温柔按压。

  防护隔离

  没做好防晒,也会造成紫外线物理敏感,尤其已经发炎的敏感肌肤,更是见不得阳光。如果说保养是皮肤的内衣,那么防晒就像是皮肤的外衣,只要出门就一定要穿?

  正确选择:

  低过敏性+质地清爽:选择敏感肌肤专用的防晒品,含有抗过敏成分,质地越清爽越好。

  正确使用:

  脸上突起的部位要多涂一层:先薄薄涂一层均匀按压,较高部位的鼻子、颧骨再加涂一层。

  下午再涂一次:常常外出,就要在下午外出前再涂一次,涂前先用棉纸巾吸掉油分和脏污。

  加强保湿抗敏的舒缓面膜清爽

  面膜“密闭的保湿效果”,绝对使其他保养品望尘莫及,最好一周使用两次来增加皮肤的水分,也可舒缓红热不适的现象。

  春季过敏多发期使用小窍门

  过敏症状明显时先把面膜放在冰箱里冰一下再敷,能舒缓发炎症状,降低不适现象。

  特殊场合用的抗敏急救喷雾

  在有空调的办公室脸“干痒”难过,建议在抽屉里放一瓶“抗敏喷雾”,皮肤不舒服时,随时镇静舒缓一下。

  使用喷雾小提示:

  1.不过度依赖:喷雾只可临时舒缓,不能因喷了舒服,就频繁地猛喷。

  2.印干多余水珠:水珠留在脸上,会带走皮肤表层的水分,喷完喷雾,要立刻用面巾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金币 收起 理由
阿奴| + 66 + 66 感谢分享

总评分: 经验值 + 66  金币 + 66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6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学习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6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学习了,O(∩_∩)O谢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敏感肌肤需要去角质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