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1970-1-1
- 帖子
- 6
- 积分
- 69

- 经验值
- 68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我们黑名单见 于 2015-6-10 17:47 编辑
虽然虎妈猫爸已经结束,但戏里面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个家长“相爱相杀”,孩子眼泪汪汪,把电视机前的观众着实吓了一跳,大家觉得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是继续给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呢,还是争取让他/她进入更好的学校?但怎么琢磨都觉得似乎差那么点意思,孩子到底“输”在了哪根起跑线上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篇名为《黄小碗变身记》的童话故事在论坛上流行开,一时间不少父母纷纷表示:大家找的正是这么一种“黄小碗精神”。
-
《黄小碗变身记》中有一颗不甘平庸成为人类食物的玉米黄小粒,他在棒棒爷爷、燕子朋友、M先生(一只黑猫)的帮助下,成功通过层层测试,经历各种实验“磨难”,从身体内提炼出聚乳酸PLA,最终成为了一只玉米做的碗——黄小碗。
-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 兴趣自个选才能有所成就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妈米玉米餐具做的广告,但深挖便会不禁让人暗暗佩服。玉米,不说有上千年的历史,那也有几百年了吧,从古至今就注定要成为食物的,就跟我们人一样,注定就要从小接受各种教育,升学、上学、升学、上学,有了好成绩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进入好公司甚至出国……然而黄小粒不一样,作为一只玉米不想成为食物,却想永远的存活,这跟我们人类想跻身高富帅基本上在一个级别了,然后黄小粒通过努力,即使受尽万般痛苦、层层磨难也能忍受,这不就是那种“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的精神嘛。
-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太幸福了,“4对1”甚至是“6对1”的优越条件,让他们失去了吃苦的权利,享受再享受,二十岁前基本全是享受,想他一出社会就能承受压力成为精英,这自然是难上加难。所以父母们觉得,是时候该对孩子放手,让他们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真爱才能有所追求,才能有所成就。
专注梦想让孩子去实现 父母只做鼓掌的人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所以别一说什么梦想上来就梦想婊,咱们小时候谁没写过“我的梦想”之类的命题作文,想当老师的、当警察的、当个科学家的大有人在,所以孩子有梦想,鼓励他去实现好了,千万别急着告诉他这个社会的残酷,等他真的入了社会再说也不迟,而且有些磨练就是要他自个去试才知道是不是可行,千篇一律的都进大公司,都当精英都做出国深造,这飞机也飞不过来,是不?
而且千篇一律是不是太单调?连我们自个都偶尔会抱怨几句,甚至埋怨一下生活,何必让孩子也千篇一律的跟我们一样呢?我可不想在自己老的时候,孩子在外面受着客户老板的气还在电话里说着“妈,我过得挺好的”。
所以啊,从小塑造一个孩子自己的梦想,然后鼓励他奋力去奔跑去争取,而我们要做的就只是鼓掌与赞许,偶尔做一下他的指路明灯,那样就够了,那样他过的也幸福快乐,人生的价值也能最大化。
-
不求我们的孩子拥有黄小碗那么完美的结局成为对人类、孩子身体健康更好的餐具,实现梦想,但求他有个梦想,有一个自个想干的事,然后如黄小碗一样不轻言放弃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