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5-5-15
- 帖子
- 2071
- 积分
- 19271
   
- 经验值
- 19271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丈八沟街道
|
“昆哥:
你好!
因前几日工作较忙,一直都没有抽出时间认真来看你做的计划书,终于等到今日周末空出时间来,因想在我老公生日前为他办理好保险,所以我是先对我老公的四份计划做了较认真阅读,现对我老公的计划书有如下一些疑问:
1、我老公职业是路桥设计师,其实还是坐办公室较多,室外工作较少,他应该是一类职业,我看你做的计划书是把他归位三类职业,这个对保险的保障成本及保费应该是有影响吧?
2、给我老公买保险的初衷主要是大病保障及减少因意外导致对家庭经济影响,如果能对养老金有补充是最好,但因现阶段我们育儿、后期还要养老,且有近五年再购房计划,经济压力较大。所以目前我们的保费预算就是全家两万之内,老公放第一,其中老公的重疾保额至少需要做到30万。对比你做的平安福及智悦人生两个险种,平安福保障较全,有轻度重疾及交通意外双赔付的优势,但我同时也注意到了他的高额的保障成本,30万的保额加上齐全的附加险种,平安福需要年缴费1.2万以上,且平安福的账户价值不能灵活取出,除非退保。相比平安福,智悦人生30万的保额加上附加险,保费可以在1万之内,只是缺少了轻度重疾及自乘自驾双倍赔付的保障,且他有灵活存取功能,且现金价值部分计息,可以对养老金有补充。所以现在就我们的财务状况应该是更适合投保智悦人生?
上述只是我对两个险种的浅显理解,昆哥对两个险种的利弊分析是怎样的呢,我想听听?
3、平安福是固定费率,合同一旦确定,保费和保额及每年的保障成本都是不变的是吗?也就是平安福合同中的利益演示基本就是后期保险的确定利益是吗?
智悦人生属于自然费率,听说后期年龄越大后期保障成本越高,那各个年龄段的费率现在是确定的,还是保险公司后期要根据市场状况之类的做调整,也就是智悦人生现在利益演示表中的保障成本数据就是后期实际会执行的收费吗?还是有可能还会变动?
4、附加的住院医疗,如果有商业保险投保的必要性大吗?合同条款里面的合理范围内80%,是指的能报销我所有医疗费用的80%,还是医保范围内的80%?你知道医保一般可报销的比例是多少吗?
附加的住院医疗中有非器官移植手术费及移植手术费,这部分与医保报销相关吗?
5、住院医疗按份购买且疾病住院天数还要减去三天,一般小病很少住院三天以上吧,大病的话那我将该住院医疗的保费用于增加重疾额度,哪种方式更划算?比如我用20份住院日额340元的钱,增加重疾保险额度,可以增加多少呢?
6、长期意外(2013)/附加的意外医疗,住院医疗及日额都是一年期的,后期续保能续多久?怎么续?需要体检,或者说手续上麻烦吗,还有保费会增加吗,如增加趋势是怎么样的?
7、智悦人生的后期可以追加保费,调整保额是吗?那调整是自行调整,方便吗?所谓存取自由,是必须要存几年?取-现是只要保证现金价值足够扣取保障成本就可以是吗?关于存取,追加保费,调整额度的详细解读?
8、寿险额度可以再往上调整吗?寿险保障成本相对重疾的保障成本低很多,如果将寿险额度往上提高10万,大概保障成本每年增加多少?
针对我老公的四份计划书我目前的疑问如上,望昆哥抽空帮忙解答,感谢!”
这是江西南昌的邱女士发给我的邮件。看得出来,邱女士非常认真,把保险当做一件要事对待,为此她还专门恶补了相关知识。文章中,甚至还准确运用了“保障成本”、“自然费率”等保险专业术语。
同事中,常常会出现“万能险的分红”这样的词语,让人很无语。
万能型保险和分红型保险是两个独立的险种,虽然都有理财功能,但万能险理出来的财是通过直接投资后获得的,而分红险的红利,却来自于利差、费差和死差。因为万能险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风格更胜一筹,所以收益性往往会强过分红险。现在很多代理人把两者混为一谈,以至于很多客户也混淆难分。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缺失,在寿险行业的负影响非常大。
8个大问题,23个小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个中分析逻辑清晰,表达准确,让人觉得邱女士是一名专业的业内人士而非客户。
几年前,曾经有位女博士参保前,用一手秀丽的文字,工工整整地提出了72个问题。
我并没有让同事们来回答这些问题的打算,也没有让客户朋友们来关注这些问题。
但这些提问,确实体现了一个人做事的专注能力,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提醒。为什么2016年的退保金会高达7000亿元,这恰好跟代理人和客户的不认真不专注造成的,才滋生了数量惊人的“问题保单”和“垃圾保单”。然后,客户再为退保损失买单,当然,最终也会影响到寿险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乃此文的题目,当寿险行业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缺失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我更愿意抛向代理人,而非客户。
特别说明:此文为转发文章,文章中的昆哥是我的一位老师,从业二十载。
妈网中有多人曾经由于看了我的专题文章找我咨询,但几乎无一例外只是很着急的为了获取一份产品计划书,对于保障的设计思路全然不关心,就如同一个病人只想让医生开药,而不去了解自己所看病的来龙去脉,我多么希望前来咨询的各位宝妈能多一点耐心,多看看专题文章,能多想想自己要问的问题,在线下能多交流沟通,能按照投保投保的科学流程来为自己和宝宝投保,作为坚守专业的我们,把每位客户的投保都看得非常重要,但客户似乎不这么认为,或许在他们看来,保险只要买了就行了,中间过程没时间关注。
独坐菩提下,静待有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