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0-5-10
- 帖子
- 5
- 积分
- 31

- 经验值
- 26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碑林区
- 街道:
- 碑林区
|
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之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证。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次其法也。若去风疾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内功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余观亘古迄今,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
《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灸法,即使是正规中医药院校出来的学生,恐怕对此也知之甚少,说到具体操作,更是没有几个人亲身实践。《内经》上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唐代孙思邈说:“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明代《医学入门》上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自古医圣名贤都很重视灸法,并把灸法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
“《神灸经论》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灸法效力之大。虽然针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有共同之处,但灸法独具专长,不能以针代灸。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可见灸法治病之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