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351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芒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027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11: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讨论华德福德教育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被概念的东西混淆:不同的人对华德福和蒙氏的理解都不一样,因此,使用概念起来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建议大家就一些问题针对性地讨论或分享你的体验。不要说,华德福是怎么样的,蒙氏又是怎么样的。 第二,我们在了解华德福或其他教育的时候,存在着立场混乱的地方,本来对某件事情好像已经有了一个观点,可是,听一些人讨论(或了解华德福)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了,如胎教的好处、看电视可以怎么样、吃肉才有营养等观点。 如果有这些疑问,首先是通过自己的体验之后,把体会跟大家分享,建议把电视关起来一个月,观察一下,这一个月的生活如何变化,并比较一下,你自己去衡量并取舍最适合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华德福老师怎么说。 比如:看电视这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在家里没有孩子会自己玩,而且,家里人互相交流机会多些,我去一些朋友或亲戚家作客的时候,客厅的电视把注意力都集中了,我们和他们交流很困难。还有,我在农村长大,到高中才有电视看,都不是自家的电视,没有电视也长大成见识广泛的人。看电视长大的人未必就比不看电视的人见识广。 我们用头脑去判断一件事情很容易,不过如果多些体验也许就不存在着疑问了。比如楼主说,“玫瑰红的窗帘很美么?不见得。颜色很重要,质地和裁剪也很重要。弄块棉布歪歪斜斜的挂着有什么美的!” 首先,华德福德玫瑰红的窗帘不仅仅是美,而且并不是为了美,老师们也在质地和裁剪,甚至用什么东西挂,如何挂都考虑到了,相信华德福老师不回弄块棉布歪歪斜斜的挂着。因此,我们不能假设别人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用我们的观点去判断。 “为什么用玫瑰红的窗帘”,简单点说,老师希望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实践证明了很多人到全球各的华德福幼儿园都有温暖的感觉,而传统幼儿园就没有这种感觉。如果你体验不到,你可以试图用其他颜色和方法来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有思想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是有选择地接受,我们也是选择性地引进华德福教育,可是,如果我们学习华德福不够深入,也许选择到的可能是最容易的部分,而不是最精华的部分,很有可能,有人去国外学习几年回来,告诉大家,原来成都华德福也只是华德福的皮毛而已。 我在国外学习和工作10年,几乎没遇到过质疑和解决质疑的学习方式,我学到一种大家也在做的方式叫着“分享”。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如果你愿意跟别人分享,这是你对知识的贡献,因为这些对你来说真实的体验就是知识,(你对那些没有真实的体验只是信息,或是书本的知识)我们应感谢你。如果有人愿意听你的分享,你也改感谢别人。 在分享的时候,尽量强调这只是个人的体会而已,听者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体会也可以分享,但不构成争论,在国外,这叫着对别人最高层次的尊重。我们有种倾向:希望别人放下他们的观点,尽量去强调自己的是对了,并把书中的,权威说的等拿来给自己做后台,其实,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学术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已经导致学术霸权,消灭不同的思想,这是学术界的问题)。 翠鸟的体会就很真实: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首先是不是“完全处于一被动吸收的状态”,这是一个疑问,我不清楚华德福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的。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我感兴趣的电视内容我会边看边思考,过后也会思考;另外,我的爱情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儿时看那些言情片的影响,一般都是三角恋爱死去活来,看得我都觉得累,因此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不能这样。” 即使是出于被动吸收的状态,难道就一定对大脑发展不利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要你自己去体验,不要期待一个“华德福答案”。很多事情不必要专家和权威告诉我们该如何想,如何做,华德福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长大以后,会如何思考,如何做。 “似乎华德福培养的孩子是艺术家。蒙特梭利培养的孩子是务实的,比如商人等等” 这样的推断有些惯性思维。 好的教育,其目标不是培养什么家,或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而且华德福毕业生跟其他学校毕业生一样,一生可能成为很多个“家”和从事过很多职业,或什么“家”都没成,或当一个妈妈一辈子没有职业。 双鱼说的好:这个也是误区,华德福的教育目的跟世界上其他好的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 “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参加华德福的培训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希望学习就努力争取时间去学习,没有时间就看看书和网站。也只能从书中接收华德福,我有位朋友1998年的时候,通过我找到很多华德福的书,在北京都读完了,他后来去了美国学习华德福教育,把以前理解的华德福全面洗牌。他的体会是:“华德福教育跟其他的教育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自己必需参于学习和体会,书和网上学习的知识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华德福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人发展电子化和信息化,图像化的教学和学习。” 如果别人的体验对你有吸引力,就去做,没有吸引力也就当娱乐就是了,我虽然喜欢听别人探险旅游的体验,我就不会去体验,这有也没有什么矛盾。 这就是华德福教育的核心,头,心,手的教育,我们很多时候的教育只有头的教育,因此,遇到自相矛盾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判断。如别人在争论“看电视好不好,“ 给孩子听背景音乐如何?”等等问题,不同的权威,有不同的答案,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又不是学教育的,也不是学习心理学的,真的对这么多新的教育观点,不知道如何消化。 很多人自己以为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实际上也是建立理论结构上,或只是通过印象了判断,象翠鸟:“我的爱情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儿时看那些言情片的影响。”,我认为是独立的思考,也是有个人人体验的。她不会因为权威对电视的观点而改变,这就是头,心,手的并用。
无意识在李跃儿教育网看到的回复,转了

[ 本帖最后由 我爱宝宝 于 2008-3-17 11:41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82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2-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华德福的教师培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先做的工作就是唤醒心灵,其次才是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务的学习。唤醒心灵的工作除了一些正式的课程外,更多的是点滴渗透在每日的培训生活中。
然后,有那么一刻,我忽然感到眼前的景象有一些奇妙的变化:阳光似乎比平时明亮了,树叶的颜色也变得格外鲜明,空气清新,旁边的厨房里飘出食物的香味。环境并没有变化,我的感觉却似乎变得格外敏锐起来。我非常惊奇,暗暗让自己尽量地去体会这种感觉,慢慢地,我觉得心中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流动,似乎什么僵硬的东西被融化了。

说的太好了,我也是这种感受。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82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2-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好文章
涵涵妈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72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4-06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最近正在了解华德福。很不错的帖子。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4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华德福还是不错的啊。
虫虫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831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9-06-1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很老的帖子,顶出来学习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986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很适合孩子的成长.
芒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027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Medal No.1

学习的感受(转贴)
不要说通过书或网站学习华德福教育,就算你去参加培训学习。如果未能细心体会,学到的也就停留在大脑里,成为二手知识。要有真实的体会才算学到了些知识。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了这么多东西,有多少自己有真实的体会,看一看这位学员的体会,也许有帮助。

此次教师培训是在成都华德福幼儿园进行。幼儿园位于成都近郊的一个村庄,由一些平房和一大片院落组成,院子外面还有一个池塘。学员们上课吃住都在这里。70多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家长和老师(加上成都本园的老师近80人),暂时远离城市,告别以往的生活氛围,在这里度过了14天久违的集体生活。

华德福的教师培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先做的工作就是唤醒心灵,其次才是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务的学习。唤醒心灵的工作除了一些正式的课程外,更多的是点滴渗透在每日的培训生活中。

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用来晨诵和唱歌;下午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也会有下午吟诵和唱歌。吃饭前大家会象小朋友一样,在院子里拉成一个圆圈,一起唱歌来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作物和果实。

晚上和一些其它时间会有跳舞。不是交谊舞或蹦迪之类,是一些非常有趣的集体圆圈舞。这些集体舞给人的感觉很奇妙,刚开始跳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跳着跳着,会有一些微妙的感觉冲击你的身体,随之你也会对周围一起跳舞的人有新的感觉和认识。而且,每次跳,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唱歌的目的也不是学习一些儿童歌曲将来给孩子唱,老师明确告诉我们:“这是一些适合成人唱的歌曲,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心灵而唱。”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带着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练就的一身盔甲,常常很难进入状态。时间久了,大家开始很享受每天这种载歌载舞的生活。在这种全然放松的氛围中,每个人似乎都找回了一些心灵中尘封已久的东西。

以我为例,刚开始,我对理论课很感兴趣,对于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唱歌跳舞上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心疼我的学费——虽然那些歌的确很好听。尤其吃饭前的全体拉圆圈唱歌,在我看来实在不是适合成人做的事情。第一天这样做的时候,我很别扭地拉着旁边学员的手,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开口唱,只觉得挺无聊也挺滑稽。

跟一个学员交流我的感受,她告诉我:“反正都来了,你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来做这些活动吧。”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力打消脑子里升起的对这些活动的评判,只让身体去进行这些活动。

大概第四天的时候,感觉来了。

当时正是午饭前,和平时一样,大家一边拉着手转圆圈,一边一遍一遍地唱:“大地供我们种植,太阳让花结果实,感谢大地,感谢太阳,我们真心地谢谢你“。歌曲的旋律非常好听,我渐渐唱得投入起来,体会到一种快乐放松的心情。

然后,有那么一刻,我忽然感到眼前的景象有一些奇妙的变化:阳光似乎比平时明亮了,树叶的颜色也变得格外鲜明,空气清新,旁边的厨房里飘出食物的香味。环境并没有变化,我的感觉却似乎变得格外敏锐起来。我非常惊奇,暗暗让自己尽量地去体会这种感觉,慢慢地,我觉得心中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流动,似乎什么僵硬的东西被融化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成都华德福创办人黄晓星说华德福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