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6 | 浏览: 211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1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3: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住5楼,楼上只有一层,是六楼,我本身身体不好,楼上一有什么小动静就吵得我心烦,如:过年楼上打麻将,坐凳子发出的声音,夜晚水龙头滴水的声音,楼上1岁小孩扔东西的声音,我都会找上门,这下楼上的儿媳又是个优秀的钢琴老师,有时在家弹琴,并代课,天哪钢琴的声音那叫一个大,我就认为是噪音,也上去理论了许多次,都与楼上吵起来,其实他们的弹琴时间就是人的正常生活时间,早8——12点,下午2——6点,周内每晚6点到9点,每周如此,每次与楼上理论好像我都不占理,对了忘记说了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三,也是很重要的,(不上高三也如此,就是听不成他们弹琴的声音)大家说是我错了吗?还是我太敏感,有心理疾病。
闪亮的星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223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8-09-2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太敏感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3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原帖由 uumm@xa 于 2009-11-13 15:38 发表
楼主是太敏感了。
过年打打麻将、水龙头滴水、小小孩子扔东西,这都是正常生活中的事情,并不过分,恐怕哪一家都难以避免的,这些小事都要找上门,楼上估计已经很郁闷啦。再提钢琴的事,还是在正常时间弹琴,可不就 ...


说得好:wanwan79:   

楼主是太敏感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50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4-04-0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人家在合理时间做自己并不过份的事,只能从自身想办法啦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5696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可能比较敏感吧,这种东西最好在心理上淡化它,不要刻意去想它、关注它,慢慢就适应了。当然楼上的住户也要适当地理解一下你,和睦相处最好啦。
我们院子外面有个户外的戏台子,每天用扩音喇叭从下午唱到第二天凌晨1、2点,刚搬来时大家都不适应,觉得难以入睡。可这四五年过去了,这些人依然在日复一日地唱着不算好听的歌或戏曲,反而没人再说什么了,因为大家都已经适应了,已经做为生活中的一种背景音了。
另外我给你出个主意,楼主不妨主动去和楼上的交朋友,经常走动走动,也可以学着弹弹琴什么的,人们对自己喜欢或者亲近的人或事都是容易接受的。因为在外出差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闲得有点发慌,所以说的有点多,不对的请别介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74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楼主是太敏感了。
过年打打麻将、水龙头滴水、小小孩子扔东西,这都是正常生活中的事情,并不过分,恐怕哪一家都难以避免的,这些小事都要找上门,楼上估计已经很郁闷啦。再提钢琴的事,还是在正常时间弹琴,可不就剩吵架了。
与其勉为其难的要求楼上邻居,不如在自己家里多想想办法啦,比如带上耳塞、调整自己心态、适当外出散步避”噪”、做一些训练降低自己对声音的敏感等等。不知在自己家里做隔音对外来的声音有没有阻隔作用啊?
另外,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越是想安静,力图阻隔一切声音,但是哪怕翻一页纸都会觉得声好大;反而是浸在窗外飘进的车声、风声、孩子的嬉戏声中,觉得屋里好静谧啊。
游啊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6387  
爱心活力豆
8  
宝宝生日
2008-09-0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用欣赏的态度听听看,也许就不像噪声了,我们家对门两个孩子都是弹钢琴的,大的弹的还不错,小的刚学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弹不下去了,还会大声的喊谱子,但是我们全家都把这当成一种有趣的事情,而且那个时候我还怀孕着,全当是胎教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6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1-0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住在鸽子笼里,邻里关系难处呀!我也正在苦恼中!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3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2-19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我得睡眠极其不好,和楼主一样。还是一家一个小院好,我们楼上都不知道哪家,老是弹到晚上11点,气的我直想骂!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3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互相理解吧,这是别人生活的来源啊。:wanwan61: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448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8-04-1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我觉得不是钢琴老师就不算噪音。即便是朗朗来弹,如果谁不喜欢听也是噪音,或者家里有要休息的孩子,老人病人的,都需要安静,但是楼主的邻居确实弹琴的时间也不过分。这样只有大家互相理解了。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就这样。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391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钢琴老师弹的肯定很优美 但是来学习的学生弹的就是更外一回事了:wanwan49:

Rank: 4

经验值
60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5-12-3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这种事我觉得很难办,发生这种事情,只是双方都站在自己立场的考虑问题啦!以前我家和楼下也有类似的情况吧,有一段时间女儿病了,老是无理哭闹半天,女儿一哭,楼下的就开始敲打暖气管道,弄点整栋楼都不得安宁。有一次老公在家,刚好碰上这种事又发生了,老公一气之下拿了一根铁锤使劲的敲打起来,嘴上还唠叨着“就你会敲!”最后把物业都请来了,原来就是他家有学生高考呀!但是我们不是故意行为呀,孩子哭谁能还专门让他哭呀!最后他还得给我们赔理道歉呀,理解万岁!换位思考!
妞子妈咪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28676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7-04-25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Medal No.11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相互理解理解,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
记得以前中央台有过这样的案例,也是因为楼上的钢琴老师每天晚上的钢琴声,还诉讼到了法院。。。
有时候转念想想,既然楼上是钢琴老师,技艺一定也不差,免费的音乐会,我们为什么不尽情享受一下下呢。。。
心态很重要!换个心态,自己心情自然也就好多了

Rank: 1

经验值
1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谢谢大家的理解,真是弄得不好,可能是我就是不喜欢听到钢琴的声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13716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9-04-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当然不算啦。。
本来弹钢琴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你能天天听到一位高手在隔壁弹。应该感到很开心呢。。。
:wanwan18:
哲溪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42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2-10-22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能理解楼主,建议楼上的做个隔音室。
苗苗妈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93493  
爱心活力豆
11  
宝宝生日
2000-07-2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恩,邻里之间,好好沟通一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06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好好沟通,互相理解一下,邻里之间以和为贵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弹钢琴算不算噪音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