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11-5
- 帖子
- 1377
- 积分
- 9772
  
- 经验值
- 8302
- 爱心活力豆
- 1
- 宝宝生日
- 2002-04-26
- 地区:
- 长安区
- 街道:
- 长安区
|
 | | |
|
对于孩子来说,“星星河”是一条充满魔力的河,她让心灵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她让勇敢代替了懦弱,她让孤独变成了欢乐。
对于成年人来说,“星星河”是一条无比神奇的河,她使代沟变成了彩虹,她使困难的教育变得轻松愉悦,她使生活美得醉人心窝。
“星星河”的神奇魔力来自哪里?也许因为她是一条爱河。这条爱河发源于孩子的童心,发源于父母的爱心,发源于专家的慧心。
1995年的春节,北京三个独生子女家庭走到了一起,父母们为辛雨奇、陈若欣、周鹤三个小女孩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并且举行了激动人心的评奖活动和颁奖仪式。
这三个独生女走到一起是非常自然的。她们是幼儿园的好朋友,又是好邻居。幼儿园毕业后的假期里,她们难以忍受没有同龄伙伴的生活,频频打电话约好朋友来家里玩。令人欣慰的是,三家的父母感受到了独生子女交友的强烈需求,他们不但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交往条件,还萌发了组织一个较稳定的快乐大家庭的设想。
2月9日,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辛雨奇的母亲徐国静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她向我详谈了三个独生子女家庭合作的情况,希望依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展,并恳请我帮助这个大家庭起一个名字。
当时,我撰写的中日少年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正被几百家媒体争相报道和讨论,引发了罕见的全国性教育大讨论,而焦点正是呼唤人格教育,尤其是改进独生子女教育。我得悉这三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合作教育该有多么兴奋!在电话里我脱口而出:“一个孩子是一颗星,星星们汇到一起就是一条星星河。星星河是快乐的河,星星河是大家园,就叫‘星星河快乐家园’吧!”
于是,“星星河快乐家园”诞生了!
1995年第3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隆重推出了“星星河快乐家园”专栏。我亲自撰写了开栏语《走进星星河》:
一个孩子是一颗星,一颗虽然明亮却寂寞的星。当星星聚到了一起,便汇成了一条星星河。
星星河,快乐的河,快乐的秘密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一闪一闪,都是千金难买的快乐创意;
星星河,智慧的河,智慧的源泉在孩子们的脑瓜里,碰碰撞撞,火花四起,令大人们不可思议;
星星河,亲情的河,亲情萌发在两代人的微笑里,一样的开心,一样的顽皮,陶醉在大自然的天地……
如果说,“星星河快乐家园”较适合于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小型合作,适合于城市社区的活动,那么,怎么适合更大群体和更大范围的需求呢?1996年11月,《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创造了一种新的“星星河”活动模式,即“星星河快乐农庄”,并在北京平谷县大华山建立了示范基地。
从此,这条悄悄流动着的“星星河”,流向一个个家庭、流向一个个学校、流向一个个社区,并创造出星星一样多的奇迹。这是为什么?
我国城市的少年儿童,生活在混凝土的环境里,生活在高楼大厦里面。由于其生活空间的局限,存在明显的社会体验不足的缺点。甚至有人发现住的楼越高,对孩子的发展就越不利。因为住在低楼的孩子,平房的孩子,他接触土地很方便,他会老在地上跑;而住在高层楼的孩子,他的活动量就减少了。他会只剩下远远地看,远远地观察,已经不善于动手参与、动手体验。甚至越高看得就越不清楚,久而久之,他就会远离土地,远离大自然,这对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现在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较之过去显得更加多样和快捷,但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无外乎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播和网络等。少年儿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的几乎都是间接的知识和经验,实际的感受和体验少而又少。网络的兴起,更使得某些东西越来越虚拟化。
“星星河”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为城市里的孩子们拓展生活的空间,让他们到农村住到农民家里,体验农民的生活。带他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参与劳动,去发现动植物的奥秘,这样一种生活,非常受孩子和父母的欢迎。为什么受欢迎呢?后来我做了一个总结:孩子长大,是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是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有两个特点是不能忽略的,第一是他的群体性,孩子是在同伴交往中长大的,是在群体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伙伴的作用,他非常需要群体;第二,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他不能只在说教中长大,他一定要亲身去体验。
“星星河”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亲身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体验亲情、体验文明等等,从而增长孩子们的直接经验,促使孩子们手脑并用,身心协调发展。可以说,“星星河”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让孩子在成长中体验爱的快乐!
真的,在“星星河”里有许多让我很感动的故事!
只要去参加星星河快乐农庄活动的孩子,都会去参加磨豆腐。城里的孩子大概都吃过豆腐,但是豆腐哪来的呢?孩子们说是商店买来的!那么商店里的豆腐哪来的?豆腐厂出的!豆腐厂怎么做呢?不知道。
我们就让孩子自己做豆腐,磨豆浆。孩子第一次吃上自己做的豆腐,喝上自己做的豆浆,别提有多高兴啦!而且回家的时候,还带上一块自己做的豆腐,给全家人尝尝,很自豪。没准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没做过豆腐呢。这么丰富的生活,您说孩子体验了之后,他的感情能不起变化吗,他的作文能写不好吗?
这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现代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孩子每每到了大自然当中,就会兴奋得嗷嗷地叫。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闪着光,非常快乐。曾经有一个难忘的细节让我记忆特别深。我们有一个农庄的体验,一个上百亩地的营地,想让孩子去体验农庄里的植物动物。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很多活动,比方说挖花生,刨白薯,种菜各种技术,没想到孩子最感兴趣的是爬大土堆。当时是为了给孩子挖一个可以玩水的鱼池,捉泥鳅的地方,挖出的一个大土堆。谁曾想,孩子就特别喜欢这个土堆,你冲上去我把你推下来,我攻你防,大家都以登上这个大土堆为胜者。玩得十分快乐,攻的快乐,防的也快乐。男孩子快乐,女孩子也快乐。
我想这是什么原因?大土堆有什么好玩的?其实很简单,孩子就是要回归自然,他觉得挨着泥土就高兴,从上滚下来,感觉也高兴,并不需要更多的人为的活动,爬上爬下,一个个爬得都是泥猴。孩子玩完说,今天真是玩得痛快。我想这种体验是童年不可缺少的。因为他需要去接触泥土,接触河水;他需要自由地奔跑,甚至是无规则地奔跑。这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互动。所以当时我们有点震惊,孩子生活在校园里,长时间地辛苦学习,他需要放松,需要发泄,需要奔跑,需要呼喊,这都是他生命的体现。
怎样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获得真正的能力?我的建议是:
抽出时间来。每一个城市周边都有很多可爱的地方,父母要尽量地抽出时间来,把孩子带向广阔的远方,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孩子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孩子很渴望像鸟一样地飞向大自然、飞向天空,而且在大自然中能培养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和农村孩子交朋友。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到农村玩。要知道,孩子爱观察,爱看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爱和同龄孩子玩,这些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与农村孩子成为好朋友,晚上能数星星,在月光底下讲故事,你说这样的生活有几个孩子不喜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