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28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手巧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86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0-10-1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5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当年花大价钱买来的车子、房子随着岁月流逝而不断折旧,你有没有想过,当年你辛苦拼得的名校文凭和高级职称也一样会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断“保鲜”?   9 @" x' O; O! S' j0 B
  
9 N* a; T- j' X: C0 Z& k, J不学习高薪五年变低薪
! b  r! E" ~5 }6 G. X  
9 y0 T# k. Q- ]. U% Q, {  [% Z你已经熬过办公室新人的青涩与无知;你有了十年左右的工作经历,业务小有成绩且有上升空间;你熟悉工作环境与公司文化氛围;你虽有点诸如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之类的“三高”症状,但身体还算强壮,精力还算充沛。 9 K& f* E7 h. z7 u
8 x( b$ C/ a6 o$ R4 U; A. `

5 _  B4 |1 c% A) g  k0 w  Y2 R' U" k- j: u你以为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 f/ h+ s# ]3 Z! C* w2 Y+ _  
! T5 e0 Q$ O9 m- D现在的职场藏龙卧虎、新人辈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竞争的理念和竞争的态势,以适应职场永远的变化。千万不要认为,打拼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老本”,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是没有老本可吃的。一不小心,你就有可能折旧成“处理品”,面临种种职业危机。
. I) [" o1 o8 }3 z/ f  4 }9 z( O+ }( I9 b; [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与证书层次高移是学历、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人才市场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人均为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存在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4 p( x) |7 R' N  T4 h  
0 H/ H: U+ i9 o& b0 u" b6 J$ |人才市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概念:由原来的认为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自各地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单一技能者想拿高薪越来越难!4 L) R% u4 C4 p
知识折旧: & z8 }  W& z2 D6 z5 v8 B
  
8 H9 ^& E  Z: J6 j) C5 q; H8 r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什么行业的知识最容易折旧?有人可能会立即答道:“IT行业!”还有人更危言耸听:在技术、医药、经济管理领域,知识的折旧率每年都在80%左右。来自人才市场的信息则表明,单一专业的人才最易折旧,比如现在的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已经由原先的纯英语人才转向更青睐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复合型人才;IT行业更是如此,由原先的单一IT人才转向更看重IT+管理、IT+产品研发等复合型IT人才,外语和计算机已经由原先的专门人才转向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两大工具。 ( T/ a; p, H/ h4 @0 F) D; F
  
, T7 E. n9 t* `. E* I  q# O/ W  l) [身体耗损:
' p$ A9 R' ^( ?1 v% Z% B  # R4 u( L" g# D$ R  G6 ^$ ]
白领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体力消耗又相对较少,而常有的过量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加之工作中不得不勉强为之的应酬、饮酒过量等因素,扰乱了正常的代谢,使得脂肪肝、痛风等疾病成为高发病。同时工作压力太大,恋爱感情纠葛,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不少人表现出抑郁、焦虑的倾向,严重的则已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即使不受这些疾病的困扰,进入职场五到十年,衰老的步伐也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你再也没有刚刚开始工作时的精力了,通宵加班,长期出差,这些曾经被你认为是小菜一碟的事,现在只能忘之兴叹了。你的身体也在折旧。4 B; U7 X6 K  h
保鲜对策 & t# h. w5 H2 V; [4 J' c
  
) t) T. `, M- F+ }2 Y# d4 M2 S企业篇:用人更要育人 + z% k, @. c/ A0 F% a& k- U
  9 P+ K" l! }7 ~2 I% G* z
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扩展,企业管理人员最终意识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不断的开发,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时消耗殆尽。而且,培训与发展机会是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过去,加薪晋升可以轻易挽留人才,但现在不行了,如果只“用”不“育”,长此下去,人才就会离你远去。美国《Computerworld》杂志最近的一项以IT从业人员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在高工资之外,人们更渴望公司提供培训教程。该杂志表示,管理者必须与从业人员进行更有效的交流,提供使专业人员提高技能的机会以及由公司负担的学习进修机会。 7 V1 d- T0 E5 D( V$ r/ l+ ~; }0 T
  - V% L' b& ^( h. Y5 c1 j
个人篇:及时进补抢先机
( u( e( Q" J" I+ {' k  . ]  Z# L  H6 Q' Q
培训的投资一般由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但是,在单位不能满足自己时,有心计的白领们早已自掏腰包开始接受“再教育”。工商管理、计算机、财务、英语等都是比较热门的项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冲浪中,这些培训将化作各种资格证书,在求职或跳槽时增加自己的“分量”,有时学历证书反倒排在了后头。随着职场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 * e8 w1 e# L' [6 ~7 Z
  7 K9 b6 J; i2 h/ C; B
随着知识、技能的折旧越来越快,不经常通过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自然越来越差。选择工作是有成本的,如时间、精力、金钱等。而如果把这些成本投到培训上,选择工作的成本就会降低,因为猎头公司会主动来找你,用人单位会很爽快地要你,原本所在的单位也会尽力挽留你。处在“卖方市场”坐等买家,心里是最踏实的。未来的求职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学习,他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
" ^: F# m. U/ ?7 d- w0 N  ^. u4 Q6 \打造新鲜面孔
# E7 |* A9 M( H7 y- w' n- M, ?- M/ Y  ! |) z* O; I) L
尽管医生开出了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药方:比如调整饮食,使三餐正常化,切忌酗酒,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等。但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这些忠告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技术不断进步的美容医学上。美国硅谷的白领员工现在对整容手术非常热衷,原因是一副年轻漂亮的面孔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随着技术行业日渐疲软,再加上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35岁以上的白领失业成了很普遍的事情,于是恢复年轻时的美貌就成了再次就业的必经之路。
8 p6 z& V/ Y6 _  o& G" n; |  
4 j2 a# W4 l& S一名39岁的女性销售代表说,如果她不做眼部去除皱纹和眼袋的手术,恐怕就不会再找到工作。不光是女性,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了整容的行列,他们来做一些改善衰老状态,使自己变得更年轻的整容手术,如祛眼袋、鱼尾纹的手术和拉皮除皱纹的手术。他们说:“这使我看上去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
果果妈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98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5-07-26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果果妈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98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5-07-26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璐璐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9847  
爱心活力豆
10  
宝宝生日
2003-01-2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职场中怎样让自己不断保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