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7-20
- 帖子
- 836
- 积分
- 6560
 
- 经验值
- 6560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06-10-16
- 地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直挂云帆 于 2013-8-28 21:32 编辑
很多家长都为给孩子选个英语培训班而感到困惑,因为选择太多了,眼花缭乱啊,不知该选哪一家。
怎样给孩子选个好的英语培训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是我经常在论坛里看到的问题。
其实鉴别并不难,你只要看三条就可以了:
1 老师 最重要
论坛里有人说:不要看牌子,别看有多大的名气,这些都不顶用。那看什么? 答曰:老师。所以不是选机构,而是选老师。 真是精辟,一听就是内行。人的因素绝对是第一。
发音,口语,经验,亲和力,责任心 (能占几条就很不错了,占全了的是极品,罕见)
(详细鉴别办法,请见本帖结尾处“报班详解宝典”)
2 教材 很重要
有很多有些教育经验的妈妈说,只要老师好是最重要的,至于用什么教材都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这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有点绝对了。教材和教材还真是不一样。
老师是人,教材是工具。人是第一位的,不错,但完全否认工具的重要性也有片面性。武器也是工具,小米加步枪和飞机加大**肯定不一样,将领指挥得再好,战士再勇敢,步枪能干过大**吗。当然不同教材的差距是有,肯定没这么大就是了。
对于孩子学习英语, 我有个比喻:
学英语的孩子好比是长跑运动员,老师好比是教练,而教材就好比是运动员穿的运动鞋 。
运动员成绩好不好,取决于教练,以及自身的努力,但和他穿的跑鞋的质地,质量多少也有些关系。
(教材详细分析及鉴别方法请见本帖结尾处“选班详解宝典”)
3 班级人数 至关重要
一个班 6-8人最为理想,10人以内还好,12人应该是上限,超过12人孩子的学习效率就很低了,超过15人简直就是灾难。
英语是语言,是技能。凡是技能都要练才行。你没机会操练能行吗?
开车也是技能,学开车和学英语同理。
你去驾校学开车,听驾校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的,然后他讲完了就让你放学回家了,下回你来了呢,听他接着讲,然后从头到尾你都没机会开过真车,最后就让你毕业了。你干么? 怎么轮到了孩子学英语了,你就敢干了呢?大家想想看,老师就是再认真负责,水平再高,体力再好,也照顾不过来十几二十个孩子! 实际情况是,大班制里只有少数个别特积极的孩子才有机会单独操练英语,而大部分孩子不过是陪练而已,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滥竽充数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这种大班更是毁人不倦,一点点自信心都被无情的摧毁了。
有的英语班,人数都超过了15个,20个了, 还敢给孩子报这种班,这不是耽误孩子吗?难道就是冲着所谓的品牌吗? 真是完全不懂英语学习的规律,完全不懂教育。糊涂啊! 一个班级,孩子的人数和他们在课堂上的练习时间与效率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英语班孩子越多,单独的练习机会就越少,学习效率就越低。课堂是必须要求高效率的,孩子能在课堂上掌握的就应该尽量在课堂上掌握。当然,课后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打算把课堂上没机会掌握的东西放到下课后去掌握就变得更加不现实了,更别说复习了。
怎么选英语班,太简单了,你不懂英文其实都没关系,首先就看班级人数,超过12个人可以马上扭头就走。其实老师水平再怎么高都并不重要了。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现在都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现在仍然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还被那些光环笼罩下的各种机构的宣传所迷惑;或者是受到一些毫无真知灼见意见的鼓动,陆陆续续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到那种坑人的大班制当中去。最后孩子学习效果不好,自己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结果是给孩子不断地换教材,不断地换机构,疲于奔命。。。。。。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我们可以想想看,大班制对谁最有利呢?是孩子吗?当然是培训机构了,一个班英语老师的课时费是基本固定不变的,那么一个班学生人数越多,就越省成本,利润就越大。这是很简单的一笔帐。很多机构在举办试听课或公开课时,孩子人数一般都比较少,所以上完后家长感觉效果很不错(正是因为人不多,所以才效果好);但等你交完钱以后,等到真的开班上课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从试听时的三五个,七八个孩子变成十四五个甚至二十个孩子的大班制了。 这时需要家长有充分的精明和理智才能为自己的孩子把好关,掌好舵。
4 别迷信大牌
大牌基本上都是拿钱砸出来的。也许在创办之初还真不错,比如小班教学了,比如请高水平的老师了。因为市场残酷,竞争激烈,不拿出点真本事就很难生存,所以大凡开创之初,无不是兢兢业业,狠抓教学质量的,但当他们成功,成名了以后呢?
越是大牌,越是要压成本,越是要把钱砸在营销宣传上的。
蒙牛伊利够大牌不?牛奶怎么样?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牌子大不? 他们牛奶,豆浆,炸鸡油怎么样? 前一阵儿又出了个达芬奇家具的事件。。。。。。。这些不断被曝光的事件真相,给迷信洋牌子,崇拜大牌子的朋友是个很好的启示,现在这样的事情在各行各业还少吗?这个现象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古人的两句名言: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在这方面,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当下(国外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笼罩在耀眼光环下的各类机构,各路品牌,各色专家还不够多吗?
当然我没有要抽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不是说只要是大牌就有问题,小牌就好。我们不能否定一切,只是提醒大家要破除迷信。不论是大牌还是小牌,你要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不行多跑几趟,多跑几家,仔细比较鉴别,别怕辛苦,别怕累。自己英语不行的可以找英语好的朋友帮忙把把关。但就是不要搞迷信,搞盲目崇拜,犯官僚主义。因为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这些辛苦值! 如果你自己都不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还想指望别人吗?
买个价高质劣的包包,家具都还不要紧,无非损失些金钱而已;但是给孩子买东西,尤其是教育产品就真要谨慎再谨慎了。要买错了,你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孩子和你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损失了孩子宝贵的时间。孩子谁耽误得起?
5 别迷信外教(请外教宜迟不宜早)
对零起点的孩子, 或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讲,外教基本不起什么作用。不信你可以试试看。除了极个别情况外,基本上是白扔钱!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孩子没有任何英文基础,没有任何单词量,听外教讲英文就如同是听 “天书”,这就是直接“裸听”,语言学术语把这个叫做非理解性输入,这时孩子是不会有任何吸收的。旁边再加个所谓的“中教”,其实就是翻译,把外教的英文再翻给孩子听。同样内容,过两遍。请告诉我你请这外教有什么意义?如果把你放到非洲去,不带翻译,你能听懂非洲人讲话吗,就是同样的内容天天24小时对着你说,说一万遍你还是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呢?因为你不理解,是非理解性的输入。 课堂上外教说一遍,中教再翻一遍,你的孩子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就比别的不上外教的孩子少了一半,是不是这个道理? 效率不是提高了,反而是降低了。学费多掏了两三倍,效率却只有别人的一半或更少,你看值不值? 现在有些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改为中教,外教分开上课。虽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但总算是比原来有了一点进步。
是不是我就反对请外教呢,那也不是。
最好是等到孩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有一定的词汇量之后,你给他请外教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那是什么时候呢? 至少也要小学3,4年级吧。这个时候外教的优势就会发挥出来了。为什么零起点的孩子上外教课意义不大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早期阶段的孩子学习掌握的英语量十分有限,外教的优势不可能发挥出来,大多就是陪孩子做做游戏之类的,就是让孩子高兴罢了。
而且外教也不代表发音,经验就有保证,和中教一样需要仔细鉴别。其实英语培训市场上的外教是鱼龙混杂,情况是非常复杂的,真正好的外教是并不多见的。这种情况和我们现在喝的牛奶差不多,请问,在中国内地,你能喝到不掺水的牛奶吗? 市场上这么多人要喝牛奶,需求很大,但真正的纯牛奶根本不够,所以只好掺水;社会上这么多孩子都想上外教,但是好外教像纯牛奶一样的稀缺,根本就不够,所以大多就用“注水外教“。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家长如此痴迷外教呢? 这就说明某些机构的大把钞票在宣传营销这块儿没白砸。概念做得好!我们行内有个术语,把这个叫做“市场培育”。你不服不行。然后再从家长这儿大把赚,自此就“良性循环”了。
结果就是:蒙了家长,坑了孩子,肥了机构!
现在市场上就有某几个机构是专打外教牌的,非常有市场。抓中国家长的心思那真是有一套。 这就叫炒概念,猛炒外教这个概念。以至于很多新进入英语培训行业的人竞相效仿。至于效果怎么样呢? 如果你愿意相信,没问题的,多掏几倍的钱去试试吧。反正我知道的一些国内英语很牛的孩子,什么钟婉婷啦,小粽子啦等等,好像从来都没有请过外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看是不是真的。如果都是真的,这里面是个什么道理呢? 您好好琢磨琢磨。
外教到底有没有优势? 我说有,但这个优势不在孩子英语学习的初期,初期没什么大的优势。孩子英语的口语水平提高靠两个因素,一个是可理解性的输入,一个是场景输入。我们抓住这两个要素就够了。而这两个要素和是外教还是中教关系并不大。
6 别迷信硬件设备:
是不是还有很多家长很在乎培训班的硬件设备呢? 我想一定有。因为还有很多家长没有搞清楚语言学习的规律,没有搞清楚对于英语学习来讲,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现在有些英语培训机构很会做概念。做概念有错吗? 没错。做概念就是做卖点,不做概念,没有卖点,那靠什么赚钱呢。上边提到过的,有的机构是做外教概念的,即卖点是外教。这属于做软件概念。
还有的机构做的是硬件概念。比如我们的机构设备怎么怎么高级啦,有最先进的电子白板啦,还是交互式的啦。
但是这些东西很重要吗?
我们是学英语呢,还是学物理化学呢? 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你当然就会被迷惑。如果是学物理化学,说实话,硬件越硬越好,越高级越好。为什么呢?很简单,物理化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需要做实验啊。英语需要做实验吗? 就拿大家的母语中文来讲吧,大家好像还都说得不赖吧。以前的日子比现在穷多了,现在的物质条件,硬件条件比几十年前不知强了多少倍。难道说80后,70后,60后的中文水平就一代比一代强吗?难道90后的汉语水平是最好的? 是不是很可笑。
只要教室干净整洁,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就是学习的好地方。非要认为给孩子提供个怎么高档的地方才能学得好,才对得起娃,这种想法是过于天真了。当然偶尔用用这些所谓高级的电子的东西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怕孩子依赖它。
所以教育应该回到它质朴的本质。真的不需要多么豪华,高档!而且根据研究表明,学习环境的过于高档或舒适其实是反而不利于孩子学习的。举个例子,我们的领国日本。 日本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水平是全世界公认排名第一的,连美国都自叹不如,但是他们的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硬件都比较简朴,而不够奢华高档。日本人没有中国人有钱吗?日本的人均GDP超过中国10倍,日本国民人均收入超过中国20倍。大家可以想想他们的硬件为什么要这样简朴?他们的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从哪来的?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无论做软件还是硬件的概念,关键看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人家可以为了利润不符合实际,那么我们做家长就要尽量做到符合实际。因为你是为了孩子。学习,做学问,不论什么学科,都要实事求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到头来吃亏还是孩子。就拿那个交互式白板来说吧,其实也就是个搞定孩子的工具,同时也是收取高价的由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国外也用,但人家是拿这些东西当作辅助教学用的,偶尔用一下而已。课堂教学的灵魂永远都是老师!再过100年,科技再怎么发展,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据说江苏省等一些省份的教育厅已发文件明令限制使用电子白板。
第一是因为这类东西很伤视力(网上随便就能查到这方面的信息),孩子从小要保护好视力,我们的小眼镜儿们现在还少吗? 今后路还长着呢,还有多少书要看啊,电脑也离不了啊,都需要有个好视力。
第二,我们的英语老师如果只是靠着这些玩意儿上课,当然省事儿了,但教学水平是不可能有提高的。据了解,有些机构甚至有的幼儿园主要就是靠着这些东西上课的。从而把英语老师都很好的“解放”了。
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它,它的诱惑力在哪儿呢?当然是电子游戏了。有几个孩子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几乎没有,那么孩子一喜欢,我们的家长就只有“从了”,表面上看是从了孩子,其实是从了培训机构(千万不能以孩子的喜好作唯一标准来选班,这是条重要的经验)。如果英语教学一味靠电子游戏,而不是靠人,即英语老师来引导,那么这样的英语课长期来看恐怕是要出问题的。这类电子的产品当然可以用,但只应该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让孩子对这类东西形成依赖。英语课堂主要还是要靠人,即英语老师,还要靠科学的正规教材。
家长需要理性对待这个问题。如果是有经验的家长,体验课过后,一般就会问问孩子到底喜欢机构这里的什么?是喜欢玩电子游戏呢,还是喜欢英语老师这个人呢,还是喜欢体验课的课堂内容,还是喜欢别的什么?总之要问的具体。不能说孩子只是喜欢就行了,孩子还喜欢整天上网打游戏呢,你能依他吗。所以说“喜欢”这个词是个很笼统,很含糊的概念,如果不具体那就很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单靠孩子的这样一个笼统,含糊的答案就给孩子做出了选择,那至少说明你是个缺乏经验的家长。
总之下决心,做决策是需要综合考虑判断才行的。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负责的态度,随随便便,马马虎虎都是不对的。因为大家要知道孩子英语学习是长期的持久战,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一旦确定在某一家机构就要长期坚持学下去,最忌讳的是换来换去的,如果结果是这样,那么孩子的英语学习就失去了方向,就像大海中没有指南针的船一样,恐怕总都在漂泊,永远也达到不了目的地。所以选择英语培训班要慎重再慎重。
有些家长信奉: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那是因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当然也就无法作出判断,所以也只好如此。 即掏个高价,高价在他们心目中就等同于高质量,然后把孩子交给机构,万事大吉,自己也就算交差了。其结果无非就是自己心理得到安慰而已,但孩子的英语最终学得如何,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因此对于种种上面说到的情况,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在行业内的所闻所知,把这些内幕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写成帖子,公布于众,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报英语培训班的秘诀其实就是6个字:“ 三要,三不要”
三要: 要挑老师, 要挑教材, 要挑班级人数。
三不要: 不要迷信品牌,不要迷信外教,不要迷信硬件设备。
“选班详解宝典” : http://www.xamama.net/thread-495942-1-1.html
深度解析外教问题 : http://www.xamama.net/thread-704424-1-1.html
更过关于少儿英语学习方方面面的帖子和文章,请点击本ID帐号或头像,进入空间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