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409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20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5-1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导语:大家都知道牛奶是高蛋白,高营养的滋补饮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如果饮用不当,宝宝的健康就会无声无息地被“喝”走了。


    误区一:牛奶越浓营养越好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的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事实上宝宝肠胃功能不完善,如果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误区二:牛奶必须煮沸才能彻底消毒


    牛奶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如果宝宝长期喝营养被破坏的牛奶,不但不能给身体带来能量,反而会吸收到有害物质。


    误区三:酸奶易消化对宝宝吸收好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误区四: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误区五:以炼代奶替牛奶


   炼奶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加水稀释炼奶蛋白浓度低远远达不到宝宝所需营养,长期使用会让宝宝营养不良。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38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8-18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学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76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24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回复 蓝兰妈 的帖子

这样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42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5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学习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46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4-16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学习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58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地区:
街道:
学习了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30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8-07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学习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20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5-1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careyou 的帖子

嘿嘿,也是偶然看到,给姐妹们也分享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76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24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好分享,楼主威武
蔚妈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4931  
爱心活力豆
22  
宝宝生日
2011-05-31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还有种说法,人根本 不适合吃牛奶,因为牛奶是给刚出生小牛吃的,而牛有四个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牛奶不当喝走宝宝健康 分享给妈妈们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