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12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7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红庙坡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膳食纤维的功效
培育肠内乳酸菌,帮助排便顺畅。
膳食纤维是食品中人体的消化酶难以消化的成分的总称,是仅次于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的第七大元素。在近年的保健浪潮中,膳食纤维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保健功能正日益受到重视。膳食纤维以植物细胞的构成成分为主,也有部分动物性成分。根据是否溶于水,大致可分为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溶性膳食纤维两种,如果正确使用,可以防治便秘、肥胖、大肠癌,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缺乏膳食纤维,严重影响健康: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会发生便秘、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甚至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文明慢性病,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健康。
2、为什么膳食纤维可以减肥
膳食纤维在胃部吸水膨胀后,体积增大,增容作用使人产生饱腹感,因而食欲下降,有利于控制体重、减肥---健美。膳食纤维进入肠道以后,还可以有效组织肠道对脂肪、蛋白质、胆固醇等的吸收,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越多,这种抑制吸收的减肥降脂作用越明显。以一个每天需要1800千卡热量的女子为例,如所吸收的热量下降1%,则每年可减少体重1千克;少吸收3%,则每年可减少体重2~3千克,这无疑是一种毫无痛苦的减肥方法。
3、为什么膳食纤维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膳食纤维不但能减少脂肪、胆固醇的吸收,还可以控制食物中糖的吸收速度,是一种天然的“碳水化合物阻滞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摄入25~30克)可降低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也相对降低。
4、为什么膳食纤维可以预防肠癌和其他癌症
我们人体肠道中含有大量厌氧菌,这些细菌会将脂肪酸转化为致癌物或辅助致癌物产生。这些有毒物质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越长,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就越多,被肠壁血管吸收的机会也会增加,从而引发结肠癌。膳食纤维可以有效缩短这些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加快其排出速度,清洁肠道,且膳食纤维的增容作用能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治疗便秘而无任何副作用。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噢度能自动分泌雌激素,而食物膳食纤维中却含有我们需要的天然植物雌激素。研究表明,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低,其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高;体外实验证明,植物雌激素不论对雌激素依赖性癌细胞还是非雌激素依赖性癌细胞都有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服用植物雌激素4周,就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可预防高脂血症。
5、为什么膳食纤维可以防治痔疮
痔疮是因为大便秘结而使肛周血液受阻,长期阻滞与淤积所引起的,由于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降低肛门周围的压力,使血液通畅,从而起到防治痔疮的作用。
6、为什么膳食纤维可以预防和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而膳食纤维与胆固醇结合,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因而可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每天给病人增加20~30克谷物纤维,1个月后即可发现胆结石缩小。
7、为什么膳食纤维能稳定糖尿病病情
最近的研究证明,高膳食纤维饮食有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而低膳食纤维饮食会使血糖迅速上升,然后突然下降,造成血糖的异常波动,易发生头痛、饥饿、烦躁等症状,对患者病情非常不利。

{注意事项}
如果通过保健食品来补充膳食纤维,却并未摄取充分的水分,反而容易便秘。摄入过量的膳食纤维也可能会阻碍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此外,同时服用药物和保健食品,应错开时间。而正在服用利尿剂的人应特别注意补充水分。
一次性大量摄取膳食纤维时,肚子可能会咕噜咕噜叫,并且会产生气体,所以应该慢慢增加用量。最好以每摄取1000千卡的热量就摄取10克的膳食纤维为标准(成人每天摄取以20~25克为宜)。如果不是以粗粮(糙米、全麦面包及意大利面)为主食,则应以保健食品补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膳食纤维的相关知识以及缺乏带来的后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