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11-1
- 帖子
- 336
- 积分
- 1998
  
- 经验值
- 1791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碑林区
- 街道:
- 碑林区
|
前几天在坛子里晒自己的手工皂,受到各位妈妈的大爱,有些妈妈询问怎么做的。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喜爱,我和二掌柜都好开心,我们决定周末做个透明手工皂的教学贴,今天先发个预告片。7 V5 ~7 d) j1 j0 D/ f
$ C3 v- G G; o X好多年前,蜜瓜还在德国读书,爱上调配精油,经常去一个叫ediy的网站溜达,被上面美轮美奂的手工皂迷得七荤八素的,很想学。但是国外没有透明皂基卖,买苛性钠来做,蜜瓜又不耐烦,所以心愿一直是心愿。回国后认识了二掌柜,自从她被我带着迷上自然产品,我们就一起开始做手工皂。开始蜜瓜对手工皂的认识也就仅限于漂亮,等真正开始做皂了,蜜瓜才知道手工皂不仅仅是有漂亮的外表,更有美丽的内涵,原来手工皂对皮肤有这么多好处:
* b5 h- l& Z( {5 e% l - a# Z9 ?+ w' a% }
近年来使用手工皂蔚然成风,主要因为手工皂既天然又环保,最重要的是手工皂在滋润皮肤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z! L7 n/ D, |; n
手工皂分热制法和冷制法。) t. F+ C9 C+ C* Z' S
' R: x' r S( Y& n. n
, {: m# q: h2 \7 o, V·( K& S3 w9 @, N
热制法是属于持续加热,好处是所需时间短,大约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缺点是部分营养会在持续高温下破坏殆尽。冷制法的好处可以保留大部分营养物质,缺点是制作时间非常长,至少要等待3-8周才可以完成。
4 q8 h5 k) j: z1 _) @' X·
* G1 G+ j3 d6 Z# b工业化制造的香皂基本都是采用热制法制作的,符合经济效益,制造香皂的过程中产生的甘油会被萃取出来,因为甘油的经济价值远高于香皂。3 C& S: u2 ^5 \
·
7 i2 T+ Y9 B- ~4 ~2 p/ ^* J而采用冷制法的手工皂,将甘油完整地保留在香皂中,几乎占到香皂的四分之一。甘油是十分天然的保湿滋润剂,使肌肤就像搽了一次滋润乳液,肌肤清洁却不干燥。因此,手工皂比一般市售的香皂更滋润。0 W& Y0 v. e% ]( y
% u$ @7 Z5 [( X/ ?, S- _
·5 ]! A j( f9 ]% A" T( r& `
市售香皂加了很多人工化学物质,如化学硬化剂,防腐剂,香料,色素等,甚至用强酸来中和使皂省略正常皂化所需等待时间,加速变成中性状态。出于经济考虑, 市售的香皂大多采用动物性油脂,甚至回锅油制作,动物性油脂便宜但是很容易会堵塞毛孔,对宝贝的肌肤来说非常不利。0 d8 T! r/ R2 M% l) p0 P$ L9 k4 h
·9 b0 Y; Q% {0 O7 U
洗面奶,沐浴露和洗发精等产品则通常加入人工化学添加物(如化学清洁剂,起泡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香料,色素,增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等)才能使油水充分均匀混合,产生好的视觉效果且方便使用。9 x& C9 P! y" r' z$ ]& l
! h v4 n E2 e% R$ b·* B6 b0 D) c9 T6 I$ g) G
手工皂还有一个名字是:天然界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的界面活性剂相比,手工皂因为含有甘油的原因,不会破坏肌肤的角质层,在清洁污垢的同时,形成一层保护膜,达到保护肌肤的效果。肌肤角质层一旦产生老化现象,会使肌肤水分流失,更是肌肤之所以干燥,出现皱纹的原因之一。
1 G5 m2 p$ R) C( C2 a7 `1 y # j+ y2 [- l6 t
·& Y1 i# l: A O& g) g1 V! s, r
手工皂同时具有亲水基(容易和其他水分子互相吸收结合)与亲油基(容易与其他油性物质互相吸收结合)。
( ~6 r: B* V) |5 C* e当我们洗脸的时候,亲油基像个拖把似的,可以溶解皮肤分泌的油脂形成的油垢(很多珍贵的植物油可以更好深入毛孔,清洁毛孔),而接下来的泼水动作,则可以顺利将亲水基与水分子结合,冲走脸上的污垢。
( R1 D1 m5 Y4 b
: s9 O+ x% a% E. i4 n( S7 q·' o$ J# S8 h2 C1 H- N
手工皂本身是天然界面活性剂,抹在身上用水就可以冲洗干净,不会有残留,冲掉的水在大自然中24小时会被完全中和分解,所以更环保。+ I A. R* x1 n
- q; c! S/ d' K* J1 G6 b一朵玫瑰花送给你,这个玫瑰造型是用手一片片做出来的,蜜瓜还从没做过,打算周末尝试,希望能成功。; j' x, b" S* X5 p$ h
: Z, c% c! D6 `; M# K
4 h2 V3 T& U1 r# m; Y0 `) K
( N! N+ f# b h+ s+ e# s' M
; @3 R) c5 X5 x/ \/ R* h6 }% u6 @* w3 x2 F" X% z
A( `' c% ?/ t$ L' w! o
6 k. U5 H' H: G4 h" q$ l
& D9 e8 u- n9 |; O, D' g) F6 Z
# d0 ?/ v2 H! ]) T# w
. c& i _" Q- c/ Z% k1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