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2-9-18
- 帖子
- 320
- 积分
- 6104
 
- 经验值
- 6047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布鲁威尔 于 2012-12-6 10:03 编辑
在孩子学英语方面,困扰家长的问题很是不少,其中有一个关于英语发音的问题,非常经典。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学英语到底是不是应该学纯正的发音?这个问题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历来都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就是应该让学纯正的发音;另一种观点是不必学纯正的发音,发音也无所谓纯正,就算学了所谓的纯正的发音就怕今后就听不懂那些不纯正的发音了。这第二个观点着实有趣,听上去似乎还是蛮有道理的。
有时,我们看别人写的钢笔字,有写得很潦草的,但我们却可以认出是什么字来,人类这个识别能力现在科学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人眼识别能力是很厉害的,说是眼睛,其实是大脑。再说语音识别,我们能听懂很多方言,屋里哇啦的,南腔北调,这也是大脑的识别能力。例如:有熟人到家来串门,在门外喊你,你还未开门时基本上能分辨出来是来者是谁,这个也是大脑对语音的识别能力。人类的这种高级识别能力计算机现在还做不到,你对手机或电脑必须说标准的普通话才能显示正确的文字,如果你对着手机说一通陕西话或粤语什么的,恐怕手机电脑识别不出来(也许今后什么时候能做到)。我们能听懂各种不同带口音的中文发音或英文发音都是大脑的识别系统在起作用。
有人经常举印度人的例子来证明第二种观点的正确。印度人的发音,我们都知道有多烂,但是为什么他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障碍呢?怎么老外听他们说话也能听懂呢。这是因为人家听得多了,人家的听力水平处在高级阶段,人家的英文语音识别能力远高于普通中国人的缘故。就好比一个外国留学生学说中文,发音每个调都不对,但你却也能听懂,为什么,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听得太多了,我们的中文听力识别力高。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要先从楷书入手,再学行书,草书。我们能看懂比较潦草的字体并不代表我们初学写字的时候去学潦草的字体,因为这完全是两码事。怎么两码事呢?一个是初级阶段的输入,一个是高级阶段的识别。输入在前,识别再后。因此,初学英语的时候还是要让孩子尽量学正确标准的发音,因为还不熟练,还处于初期的语音输入阶段。

所以,开始学习英语应该学标准地道的发音,然后随着水平提高再扩大范围,听更多带有口音的发音。到了一定阶段就能听懂各种南腔北调了。多年前就听说一个合格的同声传译为了训练听力,即高级识别力,至少要听几千盘磁带才行。这几千盘磁带中就有各式各样的口音的英语。但笔者肯定当这位翻译初学英语的时候肯定不是如此的。他一定学的是标准地道的发音。你若让孩子在开始的初级阶段就去听带有各种方言或各种口音的英文发音,那问题可就大了。
这个时候,当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始的那第二个观点,也就不难得出结论了,这种观点是把初学时的语音输入和高级阶段时的语音识别这两个概念给搞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