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补维生素D?
/ c" C3 O0 ?+ C& f* x( e7 u* t3 S 儿科医生推荐宝宝常规补充的不是“鱼油”而是“鱼肝油”。“鱼油”是指DHA之类的补充剂,不作为常规的补充剂来推荐。“鱼肝油”是指维生素A和D的合剂(如:伊可新)。国外医生推荐宝宝常规补充的是维生素D,他们不推荐补充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肝损伤的风险。 # n2 F( ], m1 P, I- ~% ]/ J) h
【补钙?补D】 由于婴幼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或者奶粉等乳制品,饮食中所含的钙量已经足够,因此国外的儿科医生通常不推荐婴幼儿额外补钙。但是,国内外医生在对维生素D的认识上是一致的:推荐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 8 ?# A9 D9 R! @. t; M
【维生素D对人体为何如此重要】 维生素D在人体内一方面促进肠道从饮食中吸收钙和磷,另一方面促使钙、磷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促进骨组织的成熟。
7 Z0 B' O( U9 L1 D# H 对于婴幼儿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主要是为了有效预防佝偻病;对于成年人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主要是为了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的益处外,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还表明它可以改善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4 x6 C$ @( @4 [( } A. l1 g+ ?
例如,最近美国睡眠医学会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白天易犯困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尽管目前还不能断言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提示了或许维生素D可以替代咖啡来提神醒脑。国内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提示或许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R2 t) e5 {# C/ M
维生素D在人体内先由肝脏的酶催化生成25羟维生素D(25OH-D),再由肾脏的酶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通常,临床监测人体是否存在佝偻病的风险,参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值,数值小于20ng/ml(50nmol/L)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 + e. Y N: ?3 B3 l( y: j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谈论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之前,需要先了解人体维生素D的两个天然来源:
4 I: \ R- m* p" W7 s: s! R J 1、人体自身合成。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量取决于年龄、皮肤颜色、暴露时间、季节等。一般而言,随着年龄增长,合成量降低,白皮肤比黑皮肤合成的更多,暴露时间越长合成的越多,夏季比冬季合成的多。 有研究表明,骄阳似火的七月,健康年轻白人着泳衣户外暴晒15分钟左右,约可产生10000单位的维生素D,但通常不建议阳光下暴晒获取维生素D,因有导致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建议夏季烈日下要以对皮肤的防护为主,如涂抹防晒霜。涂抹了防晒霜的皮肤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了。
o( W" L" i0 j3 Y# E 2、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鸡蛋黄,添加维生素D的生奶,添加维生素D的面包以及其他添加维生素D的食物。
# z+ G% d8 m8 V% b+ } 由此可见,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两个方面:
/ k5 ~' h$ k) k 1、缺少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室外活动少的人,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阳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吸收了部分紫外线;冬季阳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 C j" y: f r* O! V' u1 Y 2、饮食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奶及牛、羊奶等)、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物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 d7 S1 U" ^- {2 x3 U% ~" ~" |# l 【不同年龄人群生理需求的维生素量是多少?该如何补充?】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10年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人群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分别是: 1-70岁 600 IU 70岁以上的老人 800 IU 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量,是指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不足的部分,需要维生素D补充剂加以补充出生两周后的婴儿就可以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补足不够的维生素D的量。这里不推荐婴儿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因日晒有导致婴儿患皮肤癌的风险。
0 [) T* V" E Z2 w" h R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织达成共识: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期开始,一1岁以内的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他们提出的建议如下:
( `2 E6 g! y3 ~5 z9 n `2 p* Q 1、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D 400-1000 IU。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合剂时,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每日摄取量应小于1万单位。 / k9 U i) \- y) j* i+ C9 L* l+ d
2、婴幼儿应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入头面部、手足等。
' ]1 S' F. c. w- l8 w 3、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每日摄取维生素D 400 IU至2岁。400 IU的补充量应是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如:婴儿每日摄入500ml添加了维生素D的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 IU(5ug),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 k, S: s" ]( f& S* N D
4、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就应该每日补充800-1000 IU维生素D,3个月以后改为每日400 IU。 8 N3 U6 x( n$ E# w2 f K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给出的每日摄取维生素D的推荐量都是总量,因此对于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不同的个体而言,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量是因人而异的。鉴于今年开始中国的食品规范标签标识,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根据标识计算一下维生素D的量,由此估计需要额外补充的量。 4 ^" z% F/ T) X1 f: V! q
【维生素D会不会中毒?】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的数据,人体每日能耐受维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龄而不同: & C7 n' C, K U2 Y0 ~0 V
0-6月婴儿 1000 IU 6-12月婴儿 1500 IU 1-3岁儿童 2500 IU 4-8岁儿童 3000 IU
* a2 J% U8 g" B7 O+ S$ N* Q 9岁以后的儿童和成人每日能够耐受的最大量是4000 IU。有记载成人维生素D中毒量是每日服用6万IU。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营养补充剂,不太容易过量中毒。
7 f- K& n7 `) A) R6 n0 T( i【维生素D补充剂该如何吃呢?】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随餐服用,食物中油脂能促进它的吸收。目前国内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多为软胶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挤到小勺里,然后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孩子吃。有的说明书可能会建议直接挤进婴儿嘴里,我们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万一家长没拿稳,胶囊壳容易掉进孩子的嘴里,万一堵在气道会引起窒息。也有家长图省事,直接把胶囊里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喝,这种做法我们也不推荐,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孩子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 9 Q* n+ a& w% @
【知妈堂】希望备孕妈妈、准妈妈、新妈妈在看到这个帖子以后,都能正确地看待“补钙”这个话题,用科学、正确的方法给自己和宝宝补充营养,做一个精明的妈妈!
4 r" s2 x; F/ M; [+ {- R) j2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