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是和邻居家的孩子比大的,学习、为人、做事,稍有不完美,父母就会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人家能做好,你为什么做不好。于是,我们就在无尽的攀比、指责中长大,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卑微。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努力,奋斗,让自己做得更好。 每当别的妈妈表扬我孩子时,我都会自动的想:是这样的吗?是说我孩子吗?当说到别的孩子时,我也会搜索优点,罗列出比我孩子优秀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可以忽略别人的缺点,却放大了自己娃的缺点? 因为是自己的娃,希望他完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为是自己娃,希望他快乐,把缺点都变成优点;因为是自己娃,不想让走弯路,凡事都会指手划脚;于是,我们的娃重复我们的童年,整天忍受着攀比、指责、唠叨,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妈妈就是那位阿姨呀! 行为疗法的阳性强化法就是: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如何能对自己娃的行为漠视或淡化呢?我也在练这个功夫,总结六字:装瞎、装聋、装哑。如果实在装不住了,就暂时离开,那可真的听不见也看不见,也不会说了。为此,我曾纠结过,这是不是算放弃、放纵? 在一次心理导师的课上,我提出在教育的问题上,放下和放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放弃是再也不管了,随便你,而无限的自由带给孩子的是恐慌;放下是暂时离开,也可以平静情绪,但是你还一直关注着,孩子心里是安全的。 下次再看到孩子的缺点时,先试着关闭自己的感觉通道,漠视,再试着暂时离开,眼不见心不烦。此时,心里想他就是邻居家的小刚,这点问题也不算什么呀。 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孩子的优点,5个以上,每天睡前都在心里默默想几遍。如果每天都能想孩子的优点,那看孩子的眼神就会变化,充满着爱,包容,接纳,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