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乳指导工作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发现不论是纯母乳还是混合喂养,普遍都会很忧虑问我:奶少怎么办?以后奶少怎么办?哪怕当时妈妈看到自己的乳房像花洒一样的喷出还是一样忧虑,这真的不少嘛?今天总结下妈妈觉得奶少的普遍问题。
母乳是一个自信游戏,妈妈对自己越是充满信心,母乳之路才会走得越平坦。但是通常新手妈妈身边会有各种质疑的声音:
——你的奶这么清,一点都不白,肯定没营养,加奶粉吧!
——你胸这幺小,奶肯定少。
——邻居家那谁每次挤奶都是一百多,你看你都挤不出来,肯定奶少。
以上的质疑声简直太普遍了,恐怕没有几个妈妈能获得家人或朋友的肯定与鼓励。妈妈会对比,会纠结。但是,妈妈们,一人一个体质,一个孩子一个样子,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
l
我总感觉不到涨奶,这样子能够宝宝吃吗?他会吃不饱吧?
涨与不涨其实就是体质问题,有的妈妈的确整个哺乳期都不会觉得涨奶,但是不代表喂不饱自己的孩子。小麦妈曾经辅导过一个妈妈,月子里就是因为不涨奶而觉得奶少,现在宝宝已经5个多月了,妈妈从来没感受过涨奶的感觉,但是宝宝各个方面都很健康,妈妈现在背奶了,希望将母乳进行下去
l
宝宝不吃的时候我用吸奶器吸,想看看能吸出来多少,这样我就放心了,可是才几十毫升,这怎么够宝宝吃呢?
并不是每个妈妈都适合吸奶器的,首先吸奶器的喇叭口你选对了嘛?吸奶器的真确使用方法了解过了嘛?最重要的是吸奶器吸出来的量可能才是实际产出的三分之一,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妈妈只需要做到按需喂养完全就可以了。
l
宝宝每次吃到乳房很软了,我自己用手挤,都挤不出来,所以宝宝才会吃这么久,还不睡。 妈妈真的学会了正确的手挤方法了吗?正确的手挤乳房肯定是不疼的。很多妈妈是受亲戚朋友指点,把乳房搞得不舒服不说,还挤不出来。想自己挤奶的妈妈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手挤奶方法学习。
l
宝宝每次都是吃两口就停一停,然后睡上一小会,就又吃,是不是没奶他吸不出来啊?
吃奶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他们这幺小,一直吸吮肯定会很累,老话说的好呀:使出吃奶的劲了。研究证明:宝宝在吃奶时要动用6条颅内神经线22块骨头34组关节60块肌肉。人家能不累吗?吃吃歇歇也是很正常的表现。
l
宝宝总总要含着奶睡,有的时候抱着睡熟了,放下就会醒,是不是吃饱就不会这样? 睡眠是深睡眠、浅睡眠不停交替的方式,浅睡眠的时候本来就容易醒。而且小宝宝是依靠吸吮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只有饿了才会吃。新手妈妈往往在安抚宝宝上缺乏经验,所以宝宝就更依赖妈妈的怀抱,妈妈的乳房。这随着宝宝的长大,安全感的建立,会有好的趋势的。
l
宝宝混合喂养,很明显就是吃母乳有时候就不睡觉,给吃奶粉之后能睡很长时间呢?
妈妈不要去跟奶粉宝宝比睡觉时间。母乳吃着舒服,睡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困肯定不睡了。奶粉吃多少不是宝宝控制的,宝宝也不会表示反抗,一下子猛吃多了,供血不足导致宝宝昏睡,家里人往往觉得这才是吃饱的表现,其实这对于宝宝的健康留下了隐患。
l
宝宝为什么每次吃完母乳给奶粉都能吃下去呢?
母乳是按需喂养,宝宝吃多少都是由自己来控制的。而奶瓶喂养,宝宝是被动的,奶瓶往嘴里一放,即使宝宝嘴巴不怎么动都会有奶流出,宝宝感觉嘴里有东西就会下意识吞咽,吞咽动作造成奶瓶流速更快,所以宝宝只能大口大口吞咽。这种方式很容易吃过多过量,尤其在面对希望通过吸吮来满足安全感的宝宝来说这样只会把自己撑晕,让自己吃的很难受
l
宝宝吃奶的时候大哭,平时也很容易哭,要么哼哼唧唧,如果吃饱了就应该很乖了吧?
妈妈总感觉宝宝好像是在吃不饱的状态,因为宝宝总在哭。可是哭不代表饿,宝宝也是有各种需求各种感受的,只是现在宝宝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确饿了也会哭,但是拉了,尿了,冷了,热了,需要家里人陪伴,妈妈的怀抱宝宝也会通过哭来表达。如果感觉宝宝哭闹比较频繁严重,可以考虑是否肚子有胀气,是否存在肠绞痛。
这是一张新生儿胃容量图,提供给所有怀疑自己奶少的妈妈们参考。
任何时候妈妈别忘了我们判断宝宝吃饱的原则:
出生后1-3天:深绿,几乎是黑色的黏便
出生后4-6天:颜色变淡,越来越黄
出生6天后:一天至少3-4次的黄色大便(量约1元硬币大小)(有些纯母乳哺育的婴儿,三周大以后,大便次数可能变少,甚至10-14天一次)
l
婴儿的尿不湿次数
出生后1-3天:一天约1-3次,但会逐渐增加
出生后4-5天:一天约5次左右,尿裤湿湿的,有重量感
出生第6天后:24小时的尿量为6-8次
妈妈们需要相信自己,相信自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