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9-20
- 帖子
- 129
- 积分
- 3579
   
- 经验值
- 3547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10-11-18
- 地区:
- 街道:
|

【正面管教】之 肯定与表扬
有未曾见面的妈妈在qq上说:“丫妈肯定是个温柔、有智慧的人。”我感觉压力山大呀,一下子觉得自己要收敛起来,做个端庄淑女。而且也不敢乱说话,要做个“有智慧”的女人。其实,我就是个女汉纸,风里来雨里去、大大咧咧、疯疯癫癫的女汉纸。但那一刹那,听到这些赤裸裸的赞美,确切的说是表扬,我还是很受用的,心里美滋滋的。 ^_^
但美过之后,却是感觉到压力,来自于别人评价的压力。一旦别人对我有了预期,我就希望符合这个预期,因此不自觉把我的行为进行修饰、删减,以符合他们的期望。也许,这制约了我做我自己,使我不能以我本来的样子展现。
孩子莫不如此。如果我们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也许孩子就想“你说我不听话,那我就不听话给你看”;如果我们夸赞孩子“你真是个乖孩子”,也许孩子想“哦,我要做个乖孩子,这个行为不能做”。看起来,这两个结果都不怎么样。孩子因为大人的评价,而不能做她自己,受到了很多限制。
由此,想到生活中,此类赞美随处可见。在爱的共识下,家长们对孩子更是不吝啬表扬。有时孩子做成了一件极小的事,家长也会大张旗鼓的大肆渲染一番。似乎有点过了。^_^
那么,家长就问了,如果孩子做了好事、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步,我们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呢?什么也不说吗?答案是,非也。鼓励孩子是需要的,关键在于如何表达。我们提倡的是,用描述细节和肯定事实的方式来鼓励孩子,而不是用表扬孩子的方式来评价孩子。
肯定与表扬,区别在哪里?
肯定的方式,常常注重于活动过程,以及孩子的努力:“你刚才搭的这个梯子,解决了上楼的问题”、“你想了很多办法,拿出了那个珠子”。这会把孩子注意力引向活动本身,注重问题解决;也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后会更努力。孩子会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因为努力是自身可控制的,孩子对自己也比较有信心,自我效能感强。
表扬的方式,常常注重于结果,且总是以评价一个人本身的方式出现:“你真是厉害”、“你好聪明啊,我都没想到这个答案”。这个盖棺定论式的、贴标签式的结语,会给孩子很大压力,他会想“我真的这么厉害吗”?也许下一次,他会设定过低的目标,避免失败,或者设定过高的目标,这样失败了大家也无话可说,因为目标太高太难显而易见嘛!当然,也可能孩子听惯了表扬,会很依赖,会特别去寻求别人的认可;也可能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过于自负。
其实,仅就肯定和表扬,家长要付出的关注度来说,就有了区别。我们必须要很专注的跟随孩子,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以及有进步的事实。而表扬孩子,却可以套用在任何事情上,不用花很多心思。甚至刚刚进家门的爸爸,没来得及看一眼孩子的杰作,也能脱口而出:“哇,你好厉害啊!嗯,真乖,去玩吧!”哪个更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关注和认真,不言而喻了吧!是不是敷衍,孩子肯定能感觉到,孩子又不傻。^_^
表扬完全不能用吗?当然不是。表扬就像蜜糖,偶尔吃吃,还是很甜蜜、很享受的。但长期吃可能会蛀牙。所以偶尔用用表扬也无妨,尤其是由衷的赞叹“你太棒了”,这种表扬偶尔为之,也是挺振奋人心的。只要我们不长期使用就好。或者说了这句赞美,再在后面加上一句肯定事实的,就高枕无忧了:“你太棒了,你花了3小时,终于搭成了这个房子。”
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育儿之路的心得和困惑。^_^
|
-
总评分: 经验值 + 60
金币 + 6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