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奥数的经验
学习经验谈不上,以下仅仅是我从小学五年级暑假开始到高二全国竞赛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经历,愿以大家共勉。希望所有喜欢奥林匹克数学,所有愿意挑战思维极限的学弟学妹们一帆风顺!
一.错上“贼船”
五年级期末考试结束了,看着周围的同学每当周末都不能出来陪我玩而是去学什么所谓的“奥数”,我真是不解,但还是很庆幸老爸老妈很尊重我的意见让我去选择我喜欢的东西——我每周末都要跑到少年宫去学唱歌(我们当时称为声乐)。
家长会上,老师特意留下我爸爸和我老爸说,孩子要上六年级了,转眼就择校了,现在只有两种方法可以上好学校:一、成绩不太差+家里拿钱;二、学奥数去最棒省里的理科特长班。
老爸老妈都是普通工人,要拿出一两万可不是小数目啊;那我就去学奥数吧,反正也没坏处,无所谓了,就算考不上,知识还是学到了的。
就这样我开始每个周末背上小书包加入我的同学们上课的行列——就这样上了贼船!
二、浓厚的兴趣
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差距好大,我犹如弱智儿童坐在那里什么都看不懂,但我发现老师讲的东西的真的好好玩,逻辑推理是我最喜欢的,好玩极了。就这样我这个弱智儿童喜欢上奥林匹克数学了,有空没空的就拿出题来做做;说句老实话:我这个人如果对什么感兴趣,那就会一心投到里面,拉都拉不回来;要是我不感兴趣,威逼利诱都不好使。
兴趣实际上是你最好的老师,比家长的唠叨好使多了,就这样我开始和那些三年的开始学奥数的“学长”们比试起来,别看咱学的晚,但绝对不比你差!
竞争机制也帮了我的大忙,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在半年内赶上大家并在我所在的小班中出类拔萃!
兴趣+竞争=Victory
三、勤于总结,触类旁通
这八个字估计已经被大家用滥了,说出来也没什么新意了;可是我还要把他提出来,因为如果一个学生真正把这八个字真正做好,那么他无敌了。
总结真的很重要,别人讲给你听的永远都是别人的东西,只不过你记下来了,你不会用,因为它不是你的;只有自己总结过的自己才会用,才会灵活运用.
触类旁通我认为是拿来骗人的东西,因为我不喜欢把某些东西分成那么多又详细又繁琐的分类;就像我看到很多竞赛书把竞赛题目分的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我倒是觉得让一个小学生记下这么多又生硬又繁琐的方法真是勉为其难!
我感觉最关键是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把复杂的题目变成简单的等价命题,然后再动手解决它。
学习到的知识就像一棵树——从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逐渐发散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让你抱住一棵树的枝叶,但是让你抱住树干就要容易得多;学习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