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63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云水蝉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8785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5-10-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5: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天气渐渐回暖,我又开始给家人和朋友刮痧。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感兴趣的亲还是去书店买一本专业的书好好看看。我的书是在嘉汇汉唐书店2楼买的。上面讲的很清楚,大家一看就会。
一、我先简单讲一点刮痧的作用。
1)促进代谢,排出毒素: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从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3)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二、什么是“出痧”?
      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称为“出痧”。这是一种刮痧后出现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处理。 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这种血凝块不久即能溃散消失。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三、刮痧要注意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
5、刮痧是可用植物油润滑。
  一个刮痧板要是给多人用一定要用酒精消毒。我和我妈妈用就要消毒。
顽皮的鱼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653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2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Medal No.11

孩子能用么?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00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是啊,能用吗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01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6-10-2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父母可以给孩子吮痧,就是用嘴在相应的位置吸吮,孩子没有痛感。父母就给孩子说让我亲亲你。就可以了。我给孩子用过,效果不错。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34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7-07-25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我给宝宝试过,但吸的我嘴疼,也没允出痧
春天春天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865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楼主,知不知道哪有刮痧的诊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谈谈刮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