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58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80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4-29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23: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擦伤
  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二次消毒如伤口无肿痛感染,2天后可用酒精棉球(红药水)再消毒伤口一次。
  
 扭伤
  早期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患处活动。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同时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骨折
  开放性骨折可以用消毒纱布固定患处。注意不要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也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断骨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闭合性骨折折骨应先在受损部的两侧固定肢体。
  
 烫伤
  1、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
  2、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
  3、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容易引起感染。
  4、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
  5、伤口严重立即去医院。
  
 外伤出血
  1、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压迫伤口。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2、 如果出血不止应采取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止血。
  
 宠物咬伤
  应该及时清洗伤口。首先,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如果伤口较深要想办法深入内部进行灌洗(如用注射器注水冲洗),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家长要记住,伤口的处理越早取得的效果越好。
  
 溺水
  救护者可将患儿的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扛着患儿,让患儿头在前,足在后,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积水迅速排出。
  若患儿尚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将患儿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患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呛奶
  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误服药物
  如果误服的是毒副作用很小的一般性药物且剂量较少,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大且有毒性,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如果误服腐蚀性较强药物,应迅速采取相应急救措施。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误服强酸,应用肥皂水、生蛋清,保护胃黏膜;误服碘酒等,应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处。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松开衣服或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家中必备急救用品
  家中应常备有以下这些急救用品: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碘酒和75%酒精、2%红汞(红药水)。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93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1-06-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wanwan79: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79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4-12-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wanwan7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办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