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爱婴旗舰中心 于 2013-1-18 15:14 编辑
每个宝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音乐细胞 ,为此也煞费苦心。比如在孕期就给宝宝听一些钢琴曲来陶冶宝宝的情操,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在宝宝出生后许多父母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甚至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贝多芬或莫扎特。原本以为孩子喜欢音乐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实际“操作”后,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许多孩子迟迟未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甚至还会出现反抗的情绪,因此,“怎样让孩子喜欢音乐”这个问题会让父母们很困惑。 首先教孩子学会听。 音乐离不开声音,在大自然里会有许多单纯而又奇妙的声音,让孩子学会听鸟叫,蛙叫,雨水的滴答声,汽车的鸣笛声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经常让孩子听一听,说一说,反复训练孩子的听觉,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 其次教孩子学会记 当孩子对物体发出的声音产生兴趣时,让孩子去记住各种声音,让他们经常地对各种声音进行辨别,甚至进行模仿。 三.教孩子学会拍。 每种声音都有它的特征:有的尖锐、有的短促。拍手是孩子最乐意做的动作,也是表达内心喜悦的动作。经常让孩子对各种节奏做出身体反应,如:拍拍手、拍拍头、拍拍肩、拍拍腿等。从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节奏进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 四.教孩子学会唱。 歌声是孩子表达心声的途径。孩子会用不同的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愿望、理想等。模仿是孩子最大的特点。对不同的乐曲,孩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借助录音、CD等现代化设备,让幼儿从简单的儿歌,常听的曲子开始,引导幼儿多听、多炼、多唱。在这些活动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又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节奏感。 五.教孩子学会动。 孩子天性就爱动,随着音乐的响起,他们会“扭扭腰、甩甩头“对着节奏做不同的动作。我们应充分发展孩子的这一特性,多鼓励、多支持、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帮助孩子协调四肢的动作,使其动作优美。 教育学家认为:“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更有不少科学家、艺术家都把音乐作为提高修养,启迪灵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启发宝宝,让宝宝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