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2-9-18
- 帖子
- 320
- 积分
- 6104
 
- 经验值
- 6047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布鲁威尔 于 2013-9-10 09:09 编辑
昨天从新闻得知德艺双馨的歌唱家李双江被儿子的事气的住了医院,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这件事除了令人遗憾以外,更多的是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
慈父李双江与当年活泼可爱的儿子
李双江指导儿子唱歌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李双江因为教育的彻底失败而尝到了最后的苦果,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从这个发生在当下名人的教育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呢?
一: 某一领域的专家在另外一个领域有可能是十足的外行。
李双江在唱歌艺术上造诣极高,据说人品也很好。但是他却基本不懂教育,不懂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见在教育方面是完全的门外汉。
二: 对儿子溺爱,迁就,放纵造成了李双江的悲剧
李双江老来得子,对儿子倍加疼爱,基本上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物质上完全满足,只求儿子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
三: 品德教育是基础和根本,是万万不能放松的。
李双江只重视了孩子的技能学习和培养,而完全轻视孩子的品德,人格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行为规范的教育,这是他教育最大的失败。
这个案例教训也是深刻的,带给我们的启发也是巨大的。
启示一:
教育是门艺术,凡是艺术就需要掌握平衡,把握火候。凡是艺术就很难量化,实际操作起来就有难度,火候不好掌握。需要家长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实践技巧才行。这些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孩子的家长好好地学习和体悟。都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加强教育的理论性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归纳为一句话: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性交流。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作为儿子的父亲,李双江不懂得艺术的平衡,而是一手硬,另一手软,造成了严重的失衡。只注重孩子的物质层面,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层面;只注重孩子的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的品德的塑造和行为的培养。
反观“虎妈”和“狼爸”的案例,虽然社会上好像争议很大。但在笔者看来,这两位家长的思维确实比常人要高出一筹。正因为常人的思维不能理解,所以才会有巨大的争议。现在反过头去看他们的孩子,不仅学习优异,而且全面发展,性格良好而阳光,保持着长期的快乐。
这样的结果就不能不引起更深入的思考了。为什么会这样? 这两个“狠角色”反而这样的成功,而李双江这个慈父却如此的失败,发差为何如此巨大呢?
耶鲁法学教授“虎妈”蔡美儿和两个现已上哈佛的女儿
“ 狼爸”萧百佑和被他“摧残”过的孩子们,三人已上北大,老小读高中
启示二:
两相对比,笔者看到了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一个宽,另一个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严治家,从严治军,从严治国,能会发展壮大,走向成功;而反过来过于宽松,过于放松,过于溺爱就会产生懒,散,软,娇,堕这些不良的习性,会使人滑入深渊,走向失败。当然严也要有度,过了一定的度也会出问题。
现在颇有一些家长受到所谓西方式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主张要让孩子无忧无虑地玩,尽情放松,快乐,享受最大程度的自由。舍不得,也不敢放手管教孩子,好像如果管教孩子就是对孩子不尊重了,就是违反了先进的“西方教育理念”,自己好像输了理。
似乎西方的教育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管教似的。这种观念很值得怀疑。这是所谓的西方教育理念,为什么是所谓的呢?因为这根本不是真实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一些西方理念是被某些国内的三流教育者二次转手而贩卖成了变了味的“西方理念”,方法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人家的某一方面,某一点无限放大,而忽略掉人家其他方面重要的东西。以至于谬种流传,可怕呀。
谁说西方教育只注重让孩子玩了?谁说西方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了? 这是对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一个误读。西方的教育,比如美国的教育是既倡导孩子的自由,同时又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作出了规范和约束的。不仅美国,加拿大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捣乱干扰其到他小朋友一定是会受到处罚的。千万不要认为美国的孩子就是成天玩,自由散漫。如果真这样认为就太不了解美国,太不了解西方教育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纪律,规则观念一点不比我们差,只不过更为讲理一些而已。
有的妈妈凡事都是给孩子讲道理,很耐心,很细致,可是有的孩子听你讲道理,有的就未必。如果碰到孩子就是不听你讲道理,那怎么办?那就需要强制管教。
有人说教育本质就是对人野性的改造,笔者深以为然。
笔者认为,我们当今某些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是从过去时代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如今的另一个极端,结果是过去失衡,现在还是失衡。造成了很多孩子不懂规矩,举止随便等等,这些看着好像是小事,其实教育孩子有小事吗。这些细节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深入他们的基因中去,会影响他们,伴随他们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不慎重啊!
造成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懂辩证法,还没有掌握辩证思维,爱孩子爱得不够深刻。其实最需要学习思维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停留在母鸡爱小鸡的那个层次和水平上。
(高尔基的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但是这种快乐应该是有价值的快乐。
要让孩子自由地飞翔,但是这种自由应该是有限度的自由。
教育孩子好比放风筝,你要让风筝飞得够高,但千万不要让风筝断了线!
启示三:
对孩子应该建立奖赏和惩罚两套机制,如果只有奖赏机制,而缺乏惩罚机制是不行的,反之亦然。只有一种机制,而缺乏相应的另一种机制来配合,结果就会失衡,就会出问题。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表面看着是爱他,到头来是害了他。
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只讲表扬,不讲批评; 只讲放松,不讲紧张;只讲娱乐,不讲学习;这样行吗?
或者反过来,只要纪律,不要自由;只要批评,不要表扬; 只要紧张,不要放松。只要学习,不要玩耍。这样行吗?
都不行。两者要相平衡,都是对立的统一,缺了任何一方,都是失衡,失衡就会失败!
国家也是如此,只讲效率,不讲公平; 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这也是一种失衡,或者反过来又是另一种失衡,不论哪种失衡,如果这样的话国家能治理好吗?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统一,都是阴阳二者的对立统一,都要讲究平衡两字。因此,辩证的统一思维,非常重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该学会和掌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