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4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64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1-18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长安区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6: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畸形儿通常是在胚胎发育阶段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使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或有害物质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妨碍了胎儿器官的正常分化与发育而产生。因为胚胎细胞的生物合成很活跃,细胞分化、生长发育均先于这种快速分化增殖的细胞本身,所以就比较脆弱,再加以胚胎对毒物的分解代谢和排泄很不完善,极易受到有害因素的损害以致引起畸形。   常见的致畸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病毒)、药物和某些化学制剂、某些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有资料表明,药物约占1.5%,物理化学物质占1%;病毒及妊期疾病占1—3%,原因迄今末查明者占65%。值得注意的是,约20%的致畸因素来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疾病而不是外环境的致畸因素。
  畸形的类型取决于致畸因素的种类及其作用时期。例如风疹病毒主要导致白内障、耳聋和心脏畸形,而先天性巨细胞病毒主要损害中抠神经系统产生小头畸形或脑积水。至于致畸因素的作用时期在往在怀孕早期(头三个月),因为此时器官分化发育迅速,对外界致畸因素最敏感。当然不同的器官系统还有相应的致畸敏感期,例如神经系统为受精后15~77天,脑为受精后20~40天,眼为受精后24~39天,四肢为受精后24~46天,外生殖器为受精后36~98天等。受精后8周胚胎完成了除神经系统和生殖器官以外的器官的分化进入胎儿期,对外界致畸因素的敏感性相对降低。到孕后12周,外界致畸因素的影响就更小一些。
科学研究发现,有六类女性易生畸形儿!
  第1类 孕早期发生高热
  怀孕早期有过高热的妇女,孩子即便不出现明显外观畸形,但脑组织发育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低下,学习和反应能力较差。这种智力低下是由于高热造成胎儿脑神经细胞死亡,使脑神经细胞数减少所致,这种智力低下是不能恢复的。当然,高热造成胎儿畸形还与孕妇高热的敏感性和其他因素有关。
  第2类 接近宠物
  很少人知道带菌的猫也是一种对导致胎儿畸形威胁很大的传染病源,而猫的粪便则是这种恶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英国,由于孕妇亲近猫给婴儿造成不良后果的,约占染病孕妇的40%。
    第3类: 化浓妆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天浓妆艳抹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是不涂浓妆者的1.25倍。对胎儿畸形发育所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是化妆品中含的砷、铅、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被孕妇的皮肤和粘膜吸收后,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血循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其次是化妆品中的一些成分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有致畸作用的芳香胺类化合物质。
  第4类:孕期精神紧张
  人的情绪受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内分泌之一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果发生在妊娠期间的前3个月,就可能会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等畸形。
  第5类:过量饮酒
  孕妇饮酒,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发育胚胎,对胎儿进行严重的损害。妊娠期每天饮2杯酒以上,可对胎儿有影响以至危险;每天饮酒2-4杯,则有畸形发育的危险。
  第6类:误食霉菌污染食物
  有关专家指出,孕妇若食入被霉菌素污染了的食品(霉变食物),霉菌毒素可通过胎盘祸及胎儿,引起胎儿体内细胞染色体断裂。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父母双方的年龄越大,他们的孩子患先天性疾病就越大,为减小患儿的产生的机率,父母的育龄要适当的低一点。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要抽烟、喝酒和用药,还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以免先天性患儿的产生。若多次自然流产或生育过畸形儿、遗传病患儿,应进行染色体等检查,找出病因,及早对胎儿做出诊断,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畸形儿、遗传病儿出生。
人见人爱,超级爱笑的壮壮的妈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5632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2008-01-26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 Medal No.11

帮顶:wanwan4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畸形儿产生的原因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