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4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风铃(丫妈)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5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1-18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8: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shaley 于 2014-6-12 08:52 编辑

   
【幼儿发展】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三):幼儿的攻击行为
   
    孩子在一起扎堆儿,时不时会出现推搡打人的情况。有些妈妈很苦恼:“从小我教孩子不能打人。孩子比较乖,听话,很有礼貌。但我发现,现在孩子出去总是被欺负,被打了只知道哭。他是不是太软弱了?”而另一些妈妈也很发愁:“我孩子出去动不动就打人,小朋友都不爱和他玩,我也觉得很尴尬。我道理也说了,打也打 了,骂也骂了,当时说得好好的,出去还是爱动手、我怎么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啊?”
    幼儿间常常出现肢体冲突,尤其是23岁以前的幼儿,经常有伸手打人、推人、拍头等攻击行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很难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情绪控制能力不够完善,易于冲动;社交技能尚在发展之中……。幼儿出现攻击行为,原因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简单的斥责孩子、靠说教和打骂来制止孩子的动手行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当孩子某一阶段频繁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看看他都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动手,推测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低龄幼儿比如23岁之前的孩子,他们的动手行为通常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和社交技能不完善,还没有熟练掌握合适的社交方式。他们也许刚走近一个小朋友,就无缘无故推人家一下,这只是因为他想和别人玩,却还不会说;他们也许会看到一个小朋友从他面前拿走了玩具,就拍人家一巴掌,因为他担心别人把玩具抢走了;他们也许在两人玩过家家时动起手来,只是因为两人意见不一致,说半天也说不清楚,急了……
    当孩子伸手时,家长要及时制止。如果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家长要能够识别出孩子最可能打人的情景,在孩子打到对方之前,把孩子的手握住。制止之后,接纳孩子当时愤怒的情绪:“哥哥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一起来找解决办法。对于低龄幼儿,家长可以示范、引导为主:“你可以告诉他,你还想玩这个玩具。”或者帮助孩子说出她的想法:“你是想和姐姐打招呼吗?我们可以这样挥挥手,说你好。”我们也可以在家庭亲子游戏里,模拟场景,练习如何处理这些情形。
    稍大一点的幼儿比如23岁之后的孩子,频繁出现攻击行为,家长要多想想,找到问题的原因。尤其是孩子之前都能够很好的进行人际交往,某个时期突然出现了攻击行为,要看看环境是不是发生了重大变化,让孩子难以适应。比如,如果家里刚发生了大的变故或者夫妻间吵架,也许孩子内心有很多恐惧和害怕,却通过攻击行为展现出来;如果孩子长期受到忽视,也许孩子想通过打人来获得关注;如果家长经常打孩子,也许孩子只是在模仿家长,或者只学会了通过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如果家里新添了一个成员,也许孩子嫉妒弟弟妹妹夺走了父母对他的爱,所以打弟弟妹妹……
    不同的原因,处理方式当然差别很大。找到了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孩子的攻击行为自然消失了。夫妻关系融洽,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良好,这些是孩子成长的基本保障。父母对孩子有正确的教养方式,不随意辱骂打人,会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搬家、夫妻离异、更换主要照顾人甚至是幼儿园转学等,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动荡不安的感觉,孩子需要一个时间去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会采取向外攻击的方式比如打人。这时,家庭需要更多的关注到环境变化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多支持孩子,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
    孩子到了34岁以后,尤其是男孩子,有一个时期肢体冲突也比较多。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身体力量,想通过肢体接触,来感受和体验这种力量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间进行这种肢体接触和“角斗”,也可以让孩子和大人进行类似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力量感和控制感,体验边界,释放能量。
    对于被打孩子的家长,视孩子年龄和具体发展水平,可进行不同的处理。年龄小的孩子,还不太能说话,又或者比较内向文静等,在被打时可能会比较退缩,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许只知道哭。当孩子被打时,家长要果断站在孩子一边,及时制止对方行为,同时坚定的说:“不能打人。”(给与孩子支持和力量,让孩子有安全感,觉得家长是可依赖的,自己也学习到正确的方式)然后,安抚自己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平静了,可以看情况解释下:“哥哥想和你玩,但是还不太会说。”(增加对对方行为的理解,社会性发展的其中一个要素)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或者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可以试着让孩子面对面的解决冲突,包括在家长引导下了解彼此的感受和当时的想法等(进一步理解彼此的感受和想法)。最后逐渐放手,完全让孩子两个人解决冲突。
    总之,每个攻击行为或说肢体冲突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世上没有一剂可治百病的万灵药,我们也没有一个标准方法,可解决所有问题。只有了解孩子、贴近孩子、看见孩子,我们才能找到办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金币 收起 理由
月如| + 60 + 60 精品原创

总评分: 经验值 + 60  金币 + 6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973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2-07-27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纺织城街道
我们出去不太动手,在家比较霸道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56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0-02-05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学习了

Rank: 8Rank: 8

经验值
765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4-05 
地区:
兴平市
街道:
南位镇
我们一般就离喜欢打人的孩子远点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20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7-15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郭杜街道
小孩之间打架难免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96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3-18 
地区:
阎良区
街道:
北屯街道
好好学习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丫妈育儿谈】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三):幼儿的攻击行为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