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10-7-16
- 帖子
- 426
- 积分
- 4176
   
- 经验值
- 3995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10-10-23
- 地区:
- 莲湖区
- 街道:
- 北关街道
|
回复 ╰'小肚婆ゞ 的帖子
6岁之前最关键的是培养性格和人格,婴儿最需要的是爱和安全感,而不是填鸭式的所谓知识。硬塞进幼儿园,坏处太多了!比如胆小、懦弱、厌学等等。据说日本的幼儿园都没有教材的,全是参与各种活动,锻炼性格的。提前认识几个字相对于完善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以下是一本专家的演讲稿,我转给你看看一部分。
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无论国家多么发达,家庭教育失败,整个国家就陷入衰败。"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相关的说法是,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在孩子7岁以前,不要让孩子进入所谓的"寄宿制"学校如果父母让孩子1至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学校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如果父母都选择了事业,则可以考虑付出较高的代价,为孩子寻找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保姆"。
孩子之所以不适应学校生活,除了父母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把孩子交给了祖父母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安全感,要么因为只有安全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安全感的人。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在这个地方,"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皮特语)"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语)
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忙,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以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为孩子将来入学筹集 "学费"。他们的设想是:孩子太小,只要长身体就行,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等孩子长大一些,长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再把孩子接回来。他们不知道,孩子从0岁开始,就已经进入"非正式学习"的年龄。孩子在入学之前,家长必须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训练,让他们为入学做足够的准备。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