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4 | 浏览: 126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4919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棍棒下出不出孝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溺爱绝对会出不肖子,这个我体会太深了。

子悦爸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80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5-2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本帖最后由 不亦悦乎 于 2013-7-23 23:25 编辑
布鲁威尔 发表于 2013-7-23 18:41
太鸡冻了吧,气得都说外语了。别鸡冻,有话好好说。

第一呢,我比较信奉这样一种态度:虽然我不同意你的 ...

这两段话好像能证明您的素质不错,但是,恕我直言,您老真的不懂教育。实在不想跟您辩驳,我想您看一些幼儿教育的书籍,自己慢慢就懂了。

可以简短啰嗦几句:
一、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不是溺爱(不懂爱和溺爱的区别,就好好看书吧);
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爱他(她)不等于什么事都替他(她)包办(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三、言传身教,让孩子具备”爱“的能力,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感恩——不仅仅是狭隘的对于父母的感恩。感恩的例子,比如:公交车上有人给带孩子的您让座,您应该是真诚的感谢对方,而不是理直气壮觉得对方就应该给您让座;同情心的例子,比如:街头看到残疾人、卖艺者,可以给孩子钱,不拘多少,1元也行,让孩子去给那残疾人、卖艺人,然后,给孩子讲,为什么要给他们钱——而不去纠结这些人是不是“骗子”,因为,您是在教育孩子,不是在考证他们是不是骗子。

  培养孩子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培养孩子遇事讲理,理性、平等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想要某玩具,他应该提出理由和父母平等讨论,而不是哭闹、耍赖、威胁)。有了”爱“的能力,有了基本的”理性“,你说的孝或是不孝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夸夸其谈,更不是天方夜谭,懂教育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就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全能老爸 的帖子


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一个度,如果你强调你的度是合适的,那你的观点就是不败的,以为他很合适,我也同意张弛 ...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说明有内在规律,是艺术,说明又无法量化,要靠综合把握。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所以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古人才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既然如此,又如何能说出一个统一的一致的尺寸呢。

举例来说,如果是女孩,本来就比较乖,那就用不着什么棍棒或戒尺了;男孩子性格也不一样,有腼腆的,有淘气的,有调皮的,还有特别出格的等等,不一而足。对待当然不同了。 比如特别调皮的或出格的男孩子,动一下他就记住了,因为有时孩子是不听你讲道理的,那怎么办?就需要强制,打是强制的一个表现形式,当然打也有打的艺术,并不能说只要是打就都不对,全靠讲道理,这个不现实。

之所以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然不是绝对的,但这样说比较能和现在普遍的溺爱情况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吧,呵呵。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紫水晶贝贝 的帖子
棍棒下出不出孝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溺爱绝对会出不肖子,这个我体会太深了。
...

确实深有体会。溺爱绝对是害孩子。棍棒也不是绝对的,打也要讲究方法。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不亦悦乎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不亦悦乎 于 2013-7-23 23:25 编辑


这两段话好像能证明您的素质不错,但是,恕我直言,您老 ...

很明显我们之间有区别,您只看书,而我不只看书,还观察生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过期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