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84 | 浏览: 3050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智能与体能的成长
    智能的成长,除了因为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则外;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好、坏,亦是促使智能成长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个人有以下的推论:
    “
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是和两者之间的内容(品质、频率(数量)以成正比的关系而发展的
    也就是说,假如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而儿童在这环境中也能勤勉,多方的去适应,那么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必将是很好的!
    体能的成长,也是如此!比方说,小孩子想洗手,那他必须去开那个美观、灵活,而且水压很好的水龙头,开水龙头的动作,不太费力,让孩子多练习几次就会使小肌肉有良好的发展。他对水龙头愈能转动自如(与环境相适应),他愈能有兴趣(玩它),而小肌肉的旋转动作也就越成熟。
    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也告诉了我们同样的讯息:

(1) 人类的适应环境是一种本能(孟子住在葬仪社旁,天天学着他们哭哭啼啼!)




(2) 环境的好与坏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一切发展(孟母迁到学校旁边,使得孟子走上学者之途)。

    鉴于这种生命事实,蒙特梭利将环境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并更进一步地配合她的儿童成长法则,设计出了适合孩子个别差异,并能激发孩子成长的各类教具,使孩子在环境中真正地适应,进而利用环境。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8章原理论(二)──独立成长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天在菜市场买了一盆植物回家,每天一清早,你就会提着小浇壶,小心翼翼地将水洒向植物,说不定心里还会对它说起话来,快长大哟!;可是,一星期后,它居然枯萎了!为什么?

    您是否曾又为孩子吃饭问题伤脑筋,只要一开饭您就得端着饭碗,满屋子地追小孩,就为了要喂他几口饭?甚至你气不过,还揍了他一顿,可是孩子却愈来愈不爱吃饭,为什么?

    前面的例子说明了三件事情:

        (1)  
你不曾了解这盆植物属于干燥型或者潮湿型;正如你不曾了解孩子为什么会不爱吃饭。

        (2)  
因为你的不了解,你只好臆测──拼命地浇水穷命地追孩子。

        (3)  
长大的是植物,长大的是孩子。它自己能吸收就会自动长大,不能吸收,就生命枯萎。

    植物的成长也与人类一样,除了外围的环境因素(水、空气之类)外,其余的,就得靠它自己一步步扎根,一层层发芽了,浇花的人是无法替长大的!孩子呢?大人除了能供给他成长的外围环境外(食物、爱……等),将身子拔高拔壮的,其实还是孩子自己,大人是无法替他生活的呀!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23 23:44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独立成长的含意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当然无法独立生存,他必得靠着亲职人员的照料,提供给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长大;而他向哪个目标长大呢?他是自然而然地朝向独立,朝向成长前进发展的!你看!他一步步地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具力量。


    所以我们说独立成长论,实际上它包含着二层意义:


        (1)   “
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


        (2)   “
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举个例子来说吧,小明是一个婴儿,妈妈在他的婴儿床上吊着一个彩色球,三个月的他,只能睁着眼睛,随着它绕呀绕的,却没办法把它拿到手上把玩。


    五个月后,小明看见墙角有一个圆球,他想要,就会自己爬过去,得到那个球。冥冥中小明自有一股力量驱使着他由,能有力量自己完成愿望,也就是说,成长就是要使自己更有能力(成长目标──独立);为了要使自己更有能力,生理和心理就都必须要逐步发展成熟(所以,功能独立,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成长的手段)。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让我们串联起这些观念:

┌─────────────────┐
│ │
个体想要能生存(能成长)
│ ↓ │
必须自己适应环境(能独立)

│ │
└─────────────────┘


┌─────────────────┐
│ │
个体想要适应环境

│ ↓ │
必得生理、心理

功能独立(成熟)

例如:会走路、会拿

扫把、有自信
…… │
│ │
└─────────────────┘


    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小孩呼吸一样。


    成长的路相当地漫长,也并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独立(成熟),才能成为所谓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活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让孩子独立地做


    然而,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达到成熟(独立)?除开它们会随着年龄,逐序发展的自然因素外,亲职人员帮助儿童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得记住
帮助是适量的,比如说看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母亲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你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
机会,而且,剥夺了他的自尊。


    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一种大人对小孩的态度,即──“放手,请让孩子自己做!你得尊重他的学习意愿。他所做的,虽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正在学习呢!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开放手之外,还应该是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更新第九章原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wanwan10: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42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1-01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wanwan41.gif
收藏,学习学习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21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3-10-0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很有帮助呢!:wanwan18:
豌豆公主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42551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14: :wanwan14: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9原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


    生命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看看那土里冒出的新芽,瞧瞧那唉!衣服又太小了的宝宝,你都可以确实地发现,生命它不曾滞止。


    爷爷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你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这么高,都必须经过由幼小到成年的连续过程,才有现在的自己。但是只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长大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个所以然。其实,生命它自然而然地发展,看上去很像极为随意,实际上,却充满着秩序和规律(一定由小到大,由简而繁),在一定的自然法则下,万物生生不息!


    生命的自然发展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比如母鸡孵蛋,母鸡生下鸡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的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老母鸡无论如何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


    蒙特梭利更追根究底地往上找寻生命体自我活动的根据,她发现,儿童在出生以前,就具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存在,正如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开展成胎,变成人,所以她称未出生之前,便具有这种开展功能的儿童,为精神和肉体胚体胚体在卵受精的那一时刻,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大自然的预定计划,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订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不断地自我活动,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预定计划在过程中显现


    比如说,一枝黑黑小小的苹果树苗,你当然知道它有一天会长成树,开花结果。但是第一步,你必须把它种在土里,经过了抽芽,发枝,长叶,到最后一个个美味的苹果才会真正出现。我们拿这个例子与前面所说的对比一下:

种苗(含有未来成受精卵(含有未来成为果树的预定计划人的预定计划
↓ ↓
抽芽、发枝、成树…… 成胎、婴儿、儿童
……
↓ ↓
结果(达到计划)
成人(达到计划)


    请注意中间“→”的那几段,是表示必经的过程(自我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预定计划,必须借着自然力量所推展的过程,来显现计划是什么?来达到计划的目的;缺少了必经的过程,就显现不出这个自然的预定计划来了(例如婴儿一生下来,假使不经由发展过程,如何能变成大人?他不可能今天是婴儿,明天就变成大人了)。这个过程绝非跳跃式的前进,它是按部就班,脚尖脚踵地一一发展下来。


    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也是万物长成的自然规律,哪怕是蚊虫,白天生出来,经过两个晚上就死亡,三天对这虫子来说就是一辈子,在这短短的三天中,它仍得经历从生到死,由幼至长的成长历程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儿童的内在需要

        “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答案是内在需要


    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的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不注意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因在需求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大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0原理论(四)──吸收性心智


    我们常听见一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什么?其实只要仔细体察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形,就不难知会这句话的含意了。瞎眼的蝙蝠有声纳器官帮助;柔弱的毛虫有变色的皮肤保护;荒冷高原上的牦牛有温厚的皮毛调节体温;所有的生物都拥有赖以生存的天赋本能,这不正是老天的好生吗?


    人类呢?强壮不及猛虎,灵敏不如羚羊,却能够主宰地球和我们生存有关的大部分环境。那是因为我们的脑子比其他动物灵活,才能从茹毛饮血时代的征服环境,到逐渐控制环境,进而改变环境,这就是我们人类特别拥有的天赋本能。


    特


    前面曾经提过,刚出生的婴儿,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就像一张白纸,不能和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他日后自己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



    前面也曾提到,人类是依据着上天的预定计划逐渐成熟。然而,初生儿一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面对这个突然而且复杂的环境,这项预定计划又是如何的展开过程,让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有知呢?


    婴儿一出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求得生存发展,儿童会有一种蒙氏所说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这种特殊力量会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并且会使孩子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这世界的光怪陆离;也使他不得不看,不得不听这些目不暇给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了和他心肉相连的你)。


    你别小看他们,小心灵中不但不停地探索,不断地了解,而且还想和你建立关系,甚至想控制这些身外的环境──也包括我和你。


    可是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的,到了六岁以后几乎就减弱了。


    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有二项,其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二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

    这种天赋本能你有我也有,但你的孩子却特别不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吸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哩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带来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的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大量地、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储蓄底基。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三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也就是三岁前创造出功能(例如:孩子一出生,不会说话,他会从的刺激中学得说话的能力),三岁后这些功能会开始快速发展(一岁半后,孩子的语同,速度更是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敏


    让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种虫子的幼虫,一生下来,必得靠吃嫩叶维生,它会利用光线去寻求食物;可是等它长到某一个阶段,这种对光线的敏感力很快就消失了。儿童成长的阶段,也有同样的现象。

    敏感力是表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一特定事情,涌出如泉水般的最大兴趣和不断地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的举动,而且成果惊人。例如:处于语言敏感力表露的时段(我们称之为语言敏感期),儿童会对语言产生最大的兴趣,他以模仿大人的用字来快速学习,在语言的字汇容量与表达力上,更是神速地增加。他不需要文法书,也不需要词类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经由环境,学习字正腔圆的各种语言。


    更例如:小婴儿出生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爬,以致于学走路,那是因为到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学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错过了该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已失掉学习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加上数倍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感官敏感期表


    由于人类的智能发展,是从感官吸收外界的讯息开始的,所以在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还未发展出来以前,都是利用亲身的感觉来认识世界,从零岁到六岁儿童的敏感期,也就多集中于感官上:

┌────────┬──────────────┐
敏感时期(Sensitive Periods) │
├────────┼──────────────┤
出生到3 属于潜意识的吸收心智
(Unconc-│
│ │ious Absorbent Mind) │
├────────┼──────────────┤
│ 1 1/2
岁到3感官经验、语言发展

├────────┼──────────────┤
│ 1 1/2
岁到4对细小物体发生兴趣

├────────┼──────────────┤
│ 2
岁到4明白时间上、空间上的秩序

├────────┼──────────────┤
│ 2 1/2
岁到6感官的净化

├────────┼──────────────┤
│ 3
岁到6对成人的教化有敏感的感受性

├────────┼──────────────┤
│3 1/2
岁到4 1/2写字

├────────┼──────────────┤
│ 4
岁到4 1/2触觉发展

├────────┼──────────────┤
│4 1/2
岁到5 1/2朗读

└────────┴──────────────┘

    注:摘自许兴仁编译蒙特梭利教具教引上面这个表,可以当作帮助您了解孩子的一个参考。在这些感官的敏感期内,大人应该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学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1原理论(五)──工作人性


    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工作的:小明从老师手里接过玻璃杯,玻璃杯外围的三分之二地方,老师已经先行贴了一圈红胶带。小明拿着杯子,到了洗手台前,转开水龙头,将水装到杯子红胶带所指示的界限,关上了水龙头,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杯子回到了活动室。


    小明看看老师,老师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头,原来,老师也用红胶带在地板上贴了一条直线。小明慢慢地走到了线的起端,双脚并拢,眼睛看前面,一步接一步地踩在直线上,缓缓地向前走去。他的步伐是这么的小心,杯里的水也没有溢出来。当他到达了线的尽头,将水倒回洗手台,把杯子还给老师,回到坐位,他的神情流露出极有成就的愉快,老师也报以微笑,表示赞许!



不错,这就是孩子很正常的工作!孩子在儿童之家,学习日常生活自我训练(走路)的成长工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大人与小孩工作性质不同


    当孩子严肃地做前面那件工作时,你千万不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以为他是学着马戏团走钢丝的游戏;其实他在做着一件神圣的事──学习成人的正确走路和沉静细心。



    工作不同于游戏,游戏只是无目的的嬉耍,而工作则是一种目标,有进步的活动。


    就拿前面的那个例子来说吧:小明捧着杯子走线,不仅是要他练习用手捧杯子开水龙头速度稳健眼睛往前看等等单独的动作,更要他学习如何将这些合在一起,达到整合至平衡(协调)的状态。


    就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来说,这件工作的目的:

(1)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并体验独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


(2)   也借着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能与体能同时发展。就如少棒队的小国手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使眼力和臂力协调,发挥强大的打击力。孩子的生理、心理功能,经由不断地活动,也才能越来越敏锐灵,日新而又新地长进。



    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完成自我!大人刚好相反,他们的工作是为满足目前社会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为了维持生命!


    所以,哪怕是孩子专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手上、脸上、衣上都脏,而且捏得也让你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他内心是,却很干净而高尚,说不定是建条捷运铁路,或是新的长城,甚或是学你做包子、面条。因为他在专心地用头脑,用手、眼和着泥、水!这些活动、这些体验都是为着要成为一个未来世纪的新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内在需要导引着工作


    为什么孩子会高兴入神地玩泥巴?倒不是他对泥巴有什么样的渴求,而是他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或许刚开始,他想捏成一匹马,可是你怎么看也只像一团稀巴烂泥,那是因为他手脑并不能完全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发现,他已经会运用方法,东补一块、西捏一点地,似乎有些马的雏型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对于捏握这件事,已经逐渐协调、逐渐配合了!又,或许三个月后,他突然对剪纸感兴趣,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导引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去了。


    伟大的母亲,如果你能发现,而且高兴发现孩子这种内在的需要,你不嫌他天天搞得一身脏、常常满堂满屋地乱糟糟,你已经是个有知识的妈妈了。


    假若孩子的这种需要,能够吸引你的兴趣,打开了你对孩子内心窥探的心扉,进而下功夫去了解他、帮助他,那你将是一个更有智慧的妈妈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工作是人性的特征


    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孩子由内在需要的指引,借由工作获得自我统合,建构自己、创造了人类的新生命。


    所以,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性的特征。蚂蚁和蜜蜂虽然会不断地采花蜜、觅花粉,但它们不会教育自己去动脑筋求进步,去增长智能以及改善环境。


    蒙特梭利先从智障儿的身上看见了:孩子寻觅可供抓握的东西,以发展自己的事实,发现这是智障儿童仍可教育的大本;进而想到正常的儿童所具正常心智的内在需要力量,必然更为充沛。如果我们及时地帮助他们发挥这种力量,使人类潜能得以发掘,未来岂不是会更为美好和谐吗?妈妈们,从现在起,您得心思细如丝地观察你的宝贝,发现他有什么内在需要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已完结,电子版在1#!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