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3
- 注册时间
- 2008-2-29
- 帖子
- 566
- 积分
- 3398
   
- 经验值
- 3318
- 爱心活力豆
- 4
- 宝宝生日
- 2006-11-08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雁塔区
|
蒙特梭利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她在以前也觉得好的该奖、坏的该罚,当她在罗马儿童之家:
有一天,指导员对甲生施予处罚,让他坐在一张椅子上,孤立于教室中央;对乙生给予奖赏,把一枚系着白丝带的银色十字架挂在他的胸前。但,由于乙生来回走动,快乐地工作,而使得十字架掉落到地上,可是他却不去理会,反倒是甲生拾了起来。对乙生说:“你知道你掉了东西吗?”乙生漠然地望着奖牌回答说:“我才不管呢!”甲生小声地说:“你真的不要吗?那我说戴上了喔!” 乙生回答说:“好吧!随便你!”
于是,甲生高兴地坐在椅子生欣赏十字架的光泽和美丽的外形;而乙生仍旧做着他自己的事。甲生从乙生的十字架上得到满足感,却毫无羞愧之心;而乙生从工作中享受快乐和满足,无视于奖赏的价值。
经常受鼓励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约制上。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他“有奖才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只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无钱免谈”,甚至“和父母算饭钱”六亲不认,看看社会上那些“有奶就是娘”的国民,报上天天登的为了要钱手刃亲爹、杀人的新闻是多么可怕!如果孩子必须常受处罚,才会停止他的乱来,那他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挨打挨骂,而非“自我控制”或“知所行止”。长久下来,也会养成无赏不动,不打不听的习惯,那就糟了。而且,除了不主动以外,他也会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会害怕。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或出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