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25
- 注册时间
- 2009-11-20
- 帖子
- 154496
- 积分
- 1651296
   
- 经验值
- 1651296
- 爱心活力豆
- 112
- 宝宝生日
- null
- 地区:
- 街道:
|
“活死人墓”,金庸笔下焯焯生辉,活死人墓中也繁衍出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活死人墓是存在的,而且就在西安,这对我来讲真是庆幸啊。
“活死人墓”这个地方,的确是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王重阳抗金失败后,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活死人墓位于距重阳宫还有4、5里路程的成道宫中。如今还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据当地专家讲以前曾经开过墓道,发现里面确有地下室,看下去深不见底,为了保护起见,没有让人进去,就用土封住了。据记载,王重阳早期曾经在活死人墓中修炼两年,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描绘了这种特殊的修炼方法。诗中说“活死人兮活死人,风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药,换了凡躯一点尘。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等句。
走进院中,满地铺生碧叶草,葱郁盎然,两眼绿透忘了秋!高高的台基,巍巍的大殿,朱红鎏黄,满堂生辉。里面的檀龛中,安坐着一位亦神亦仙的道人。人逝了,但他仍在。千百年来,王重阳就这样静静享受着人间的香火,默视着世俗的顶礼膜拜。
观中,两棵翠绿泛黄的小叶黄杨连枝并生,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霜而形同姐妹,萼华姿茜。一块碧绿簇拥的七彩岩石,流传着道韵十足的神奇:王重阳祖师鞋中一粒丹砂不慎沾染仙气而疯狂生长,他只好跺足石上却留下了自己硕大的脚印。人不在,足迹在,真仙人也!
萌荫丛中,灵官殿里的神仙,无论春夏秋冬,一概笑纳虔诚信徒、各方香客的参谒跪拜;七真殿里的真人,无论酸甜苦辣,默然祈愿天下沧桑、黎民百姓的安康吉祥。还有那残留的殿柱基石、道人石棺,精雕细凿,无不展示着道教飘逸的风华和妙伦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大殿后,有一座堪称国之瑰宝的“祖庵碑林”。尽管比西安的碑林小,里头收藏的31通巨型元碑却块块都是珍品。尤其是“三绝碑”,更是价值连城。《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细线白描,祖师栩栩如生,道貌洒脱。《无梦令》碑,祖师手迹,飘舞的33字道出了修身炼丹之脉。《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可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颛的墨宝,无上之品哦!另有几通蒙汉文合刻碑,既是研究古代蒙古语言及蒙汉对译的第一手资料,也宣示着汉蒙文化的交融。
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的重阳宫,殿宇房舍达5千余间,住宫道士近万人。可如今真正是“祖庭心死”,萧瑟寂静。也好,留。杖片净土好道丹。
沿着王重阳纪念塔转,临莲池的一隅,穹天的墓,质朴的碑,一代宗师就静静的躺在这里,实实在在的弘化着自己的丹道。原以为找到了“活死人墓”,但这不是!
回到矮小的道室,一位道姑好心送我条平安红绸带。目光落在《全真七子》这本书上,翻了翻,喜欢。买下,放入囊中。顺便打听到“活死人墓”的确切位置,它在附近的重阳成道宫里。
赶紧出重阳宫门,沿左边方向的乡村水泥路拐弯前行。三里多的路程一闪而过。堆满玉米秸秆的黑土上,座落着破旧的农舍;沾满灰尘的牌匾上,题额“重阳成道宫”。穿过陋旧的堂厅,里面仙境洞开。不大的小庭院,祖师当年亲植的海棠婆娑起舞,树荫下立着“活死人墓”的木牌。钦佩祖师爷的坚毅和道行,躬身三拜。问守护的人,她指着一座砖砌的碑龛,那下面才是真正的地宫。
不过我们没能进去。有些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