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4 | 浏览: 708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ぁ明月ぁ 的帖子

不管是否反对,现在就这样做啦。10号就满一个月啦。
明月

高中毕业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7378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2007-03-13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红庙坡街道

Medal No.11

回复 yaoshaoru 的帖子

祝你成功,愿孩子能快乐的成长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ぁ明月ぁ 的帖子

谢谢!目前状况良好。
妈妈爱宝贝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06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6-09-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长延堡街道

Medal No.11

yaoshaoru 发表于 2011-11-9 17:06
阶段性总结报告,从35楼挪到这里。
这几天情况汇报:
老师和蔼、敬业,我娃也学得很带劲,读书时声音很大, ...

亲,我个人认为,幼儿园生活是教会孩子友爱,宽容,彼此尊重,分享,以及如何调整自己融入社会群体,能学多少知识我觉得不重要~妈网里很多妈妈小时候还没上过幼儿园,7.8岁才上小学的大有人在,不逗大学毕业了吗?
孩子走出家门,迟早有接触社会的时候,在幼儿园,让他感受挫折,让他感受秩序,让他感受被欺负和欺负别人~让他感受每一种在家所不能体会的感觉~这是他成长必须的哈~
亲这样,是让孩子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群体!
至于抵抗力,随着年龄增长,和对幼儿园的适应,很快就会好的~没那么可怕~哪个孩子不是摔摔打打过来的?哪个孩子上幼儿园不生病呢?

我们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孩子很容易,可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真正身心健康的孩子很难~
妈妈爱宝贝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06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6-09-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长延堡街道

Medal No.11

yaoshaoru 发表于 2011-11-15 16:39
回复 fl_christy 的帖子

大家说的都没错。大家的观点和建议都很相似。我也承认大家说的都是对的。

小学是有6年,但是那个6年就是用来学习的,不是学习适应的~
小学的孩子,上课一起,下课时间很短,假期都有补课,业余班,哪有时间在一起朝夕相处?
只有幼儿园
只有幼儿园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朝夕相处的机会,吃喝拉撒都在一起~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哭~一起笑~
如果等到真正该学习知识的时候,再来学习适应,恐怕是真的输在起跑线了吧?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00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1-2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我支持你。我也觉得如果有2—3个小朋友一起在家学习效果可能更好。但是不能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553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Medal No.11

关注.觉得亲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目前,单位有一些同事知道我在这么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有人只表示奇怪。
但还没有志同道合者。因此,下一学期将怎样,还很难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最近又翻翻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感叹,看似平凡的一件事,都蕴含哲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

点评

秉秉妈  要让孩子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孩子~~你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你要给孩子教会适应,学习和改进~  发表于 2011-12-21 20:29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memory0617 的帖子

总结在一楼。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本帖最后由 yaoshaoru 于 2011-12-21 21:35 编辑

这是阶段性试验。总结在一楼。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我娃不好一点就是,有时在小事上胡搅蛮缠。
比如说,我俩一起往前走,我走前边了,他有时就恼怒,
非要拉我回到原来的地方,重走一遍。
吃饭时,也要给他先盛饭,每次我叫老师吃饭,他都要喊,先给我来,不要给老师!
和我一起吃饭,不准我先吃完。甚至宁愿自己少吃一点,只要先吃完就好。
昨天吃饺子,就这样,说他只要3个饺子,因为很快就能吃完嘛。劝说后给了9个饺子。
这孩子,麻烦多着呢。我有时也很烦。
但尽量发现他的优点,觉得这样才能交流,鼓励,他才能听话。

Rank: 4

经验值
51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1-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回复 yaoshaoru 的帖子

家长为了孩子都是费尽了苦心的!可以理解,不过还是要提供给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哦!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999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9-01-19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开心的事或伤心的事,被老师表扬或者被批评,遇到投脾气的好朋友或者被淘气的同学欺负,包括生病,跳跳集体舞,参加个运动会,都是孩子在这个阶段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历。我认为学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以前小时候是没有上过幼儿园,但是那个时候自然环境没有被破坏,社会没有那么复杂,在院子里一群孩子在一起随心所欲的玩耍,大人们也不会一旁盯着看着,在和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人和人相处的智慧一点一点增长。我的孩子今年9月刚上的幼儿园,去幼儿园后明显个性比在家时鲜明多了,活泼多了,而且幼儿园的活动太丰富了,孩子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老师用客观眼睛可以看到并告诉家长孩子身上的不足,优点和特质。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些人上了考上大学也不一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兴趣爱好,有些人是经过成人再教育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一样取得了成功。幼儿园时期我不主张学什么,但是家长应该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然后提供给孩子参与的机会。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麦克米伦 的帖子

有朋友。
月色冷翠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29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6-08-07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回复 chenchen娘 的帖子

学的仅仅是幼儿园的教材。并没有什么压力和束缚。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72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7-13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大明宫街道
yaoshaoru 发表于 2011-12-23 20:54
我娃不好一点就是,有时在小事上胡搅蛮缠。
比如说,我俩一起往前走,我走前边了,他有时就恼怒,
非要拉我 ...

看来您的孩子在某些时候或者某些方面有些任性。他这样做是为什么,你有没有和孩子好好的沟通过呢?找到原因后有没有分析并进行引导呢?我的学生家长也有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家很任性,脾气很不好,但在幼儿园却是即懂事乖巧,有礼貌,乐于助人。在老师眼里根本发现不了任性。经过和家长的沟通分析后,我和家长协商了帮助孩子改掉任性的方案,适当的引导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希望我说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不上幼儿园,在家里请个老师教,实验中。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