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84 | 浏览: 3050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5章方法论(三)──教具(上)


        ▲
小明拿着一盒积木,蹲在地板上,一块接一块地往上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就在堆完了一座城堡后,他将积木往地板上一扔,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华拿了一块地毯铺在地板上,又从架子上将十块粉红塔由小到大,一块块地取了下来,放在地毯的上方,他坐了下来,找出最大的一块,放在第一层,接着又找出了次大块,将它放在最大块的上方于是,他以同样的方法,一直做到最小的一块也完成,又用手检查了一下是否整齐。做完后,他又一块块地放回架子上,地毯也收好。


    注意到没有?这两种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小明玩的,我们称为玩具?小华玩的,我们称为教具

    教具与玩具的不同


  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严肃的意义,不能随意地被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也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来,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这个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他种教具变化地使用。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围的一切行动。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至于玩具就不一样了!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却不是十分明显,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赚妈妈荷包中的钱,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或是爸爸想同时满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费地买回家去。


    但孩子玩了不久,就想要了解为什么那辆小汽车,既没有司机也不会掉下玩具盒子外面去?自动会转头,好像轮子上有眼睛?比爸爸还能干!究竟有什么道理?想问明白,却常为难了妈妈;妈妈推爸爸,孩子却等不及,只好动手自己拆,不到两天,玩具成了废物;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连串的后遗症,如孩子轻视爸、妈无能,既不能给他满意的解答,又不能替他修复玩具,于是缠着、哭着又要买更好玩的。造成妈妈买也不是,不买,孩子的哭功、缠功更加烦人……



所以说,玩具无法满足孩子的道理也在这里呀,它蕴含不深的教育意义是无法带给孩子们成长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蒙特梭利教具


  蒙氏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种?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目录,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九种之多,但实际上哪些是蒙氏自己所创制,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发展出来的。其实这相当符合蒙氏的教育精神,因为她不曾认为蒙氏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也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氏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替孩子做。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玩意儿,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


  对教具一词,蒙氏本人曾公开地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名词,正确的名称我们应该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幼儿作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是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目的,而不愿世人称之为教具。然而这个用法,由来已久,我们为了方便沟通,也就习用下来了。只不过,使用者的心理,必须非常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那根教棒,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辅助老师授课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媒介物,而非玩具。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教


  (1)  蒙氏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2)  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3)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


  (4)  教具的设计,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5)  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增减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6)  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


  (7)  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十块,最小的一块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块,最大的一块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一公分。


  (8)  由步骤、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01:04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6章  方法论(四)──教具(下)

    此章我们针对教具的种类分别略作介绍。

    依蒙氏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计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四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

    日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

        (1)  它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2)  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原因,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

  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

        (1)  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

        (2)  照顾自己:例如,穿鞋脱子、衣服等。

        (3)  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

        (4)  礼貌:例如,打招呼等。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01:11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

  此外,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

  而这些练习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比如说:活动室里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所以当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华也想玩时,她就必须等待。更如礼貌、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机会,俾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行为。

    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入手处,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氏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感

  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触、味、温、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

    所以,这项教育的作用是:

        (1)  
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官本身的发展。

        (2)  
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会自动地观察和思考。

        (3)  
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养成从观察到试验的科学习性。

  这三种目标,都可在蒙氏教具的教育效果中产生出来。例如,导师在以教具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物和对比物,来诱导儿童进一步形成研判,在心智上产生推断,而能做成决定的思考和行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再以典型的视觉感觉教具(圆柱组)说明:它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儿童能将每一个圆柱体,放回适当的洞里,而是在精练儿童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能辨别相同性( 都是圆柱体)、相异性(或高度不同,或直径不同等)
次序性(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引导儿童能够由<了解><思考>来判断事务。



  所以蒙氏教具操作,着重训练儿童的工作历程”(秩序观念和习性的培养),远比要求他的工作结果”(会作)更为重要。这点意义,希望母亲和一般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才不致于本末颠倒。出于感官教育的部分教具,是母亲们可以在家中自行研制的,我们将另章专门讨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语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基本上,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的发展,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远从日常生活练习开始,就已经开始预备(例如勺豆子时的肌肉控制、协调)

  并且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的时间,因而要逐步渐进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功夫,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

  又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以间接训练的道理所制作的,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例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开型(不用细笔,用手指),利用这种预备写字的间接练习,养成他头脑对眼力和肌肉间发号施令的协调能力。另外大人也可在环境中,预备许多不同内容的书籍、图片,让孩子去接触、去翻阅,使他们的常识能逐渐丰富。

  然而,该注意的是,外国文字的构造与我国文字完全不同,为发展孩子的本国语文能力,在此项教具的制作上,虽然有一些大原则可以移植运用,在发展上却必须与我国文字与文化相配合,这部分也是目前我们正积极努力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01:19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数

  蒙特梭利常常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连想起实象与抽象间的关系。

    比如说为了要孩子了解01234等五个概念,在纺锤棒箱的设计上,我们就分别在5个空格的上方,标出01234;然后再依据每个数目的多寡,放入同数量的棒子。这样可以使孩子切身看到1、和23……之间多少的比较,而知道什么是“1”“2”“3”,结合起数量”(1 根棒子)数字”(1的字形)

  所以,蒙特梭利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锋步骤,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字形(符号),而最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

    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能为孩子奠定下良好的数学根基。

  虽然现在人类的计算已走上电脑化,似乎数字已不再构成威协,但在这里我们愿意向聪明的父母们提出警告:电脑是脑设计制造的,你不能因为世界上有了省心省力的电脑,就让孩子的脑渐渐地去接近猪脑,而变成死脑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17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骤:wanwan1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64526  
爱心活力豆
54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辛苦了!:wanwan61:
胭脂玛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380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7-08-1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环城西路街道

Medal No.11

给个目录吧!谢谢。
没有第二章、第四章呀,是序号错了还是内容没有?
辛苦了,认真学习in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hellen 于 2008-6-30 09:36 发表
给个目录吧!谢谢。
没有第二章、第四章呀,是序号错了还是内容没有?
辛苦了,认真学习ing


这是培训时老师的东西,我们自己复印的,就是这个样子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7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骤
  

    在我们了解了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论之后,才可以开始着手于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

    在作施行步骤的介绍之前,我仍想再一次地纠正: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幼儿园,在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之前,并未先进一步彻底地探索她的原理,就直接运用教具来指导孩子了。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为,因为它会误导小孩子,使小孩子养成不用思考只生吞活剥知识的习惯;也会误用教具,使教具成为呆板的玩具。甚至于误解老师,误解老师的头脑,教育方法简单而且呆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启导者(导师)不知道教具的真正目的,在引发孩子的内在认知时,也不清楚一件教具都拥有秩序、创造性的基本变化功能,以及自动改正等等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她可能对一个正在堆红长棒的孩子,发出先放这个再放这个”……的指示,这又与传统式的又有何两样?孩子仍旧无法真正了解为什么那个应在前,这个该在后的道理,无异于是在作积木的堆积游戏罢了!不但孩子觉得教具不过是漆了颜色大小不同的木头,也会让他感到老师的头脑也和那堆木头差不多!

  所以,惟有在你对蒙特梭利的原理,有了基本的心领神会后,才会诱导你进入下一步能正确地实行教育孩子的进程。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18:53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五

  蒙特梭利幼儿教育的方法可分下述五个步骤:

    (1) 预备环境:我们不止一次强调一个适合他们生命发展的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学中,如何为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们生命发展的环境,被列为首要的条件。

  (2)  发现意愿:儿童表现在外的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反应,尤其是幼儿时期会在某一阶段对某种需求有特别的敏感期,如果都能掌握这一时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对孩子的启发,其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

  (3) 协调意愿:蒙特梭利教学法的老师与传统教师最大的差别,在于蒙特梭利教学法的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在学生,而是教具、儿童及学习意愿的协调者。

    她必须依孩子的需要而整备环境,并且观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而提出适当的教具让孩子工作

  (4) 延长工作周期:如果孩子已经进入工作情况,导师就该鼓励他继续操作,以延长他的工作周期。其表现在外的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尽情地反复操作。

    蒙特梭利说:延长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我更认为一个儿童未来生命发展的精度与他的专心与耐力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别重视并且告诉教师,需要等待,反复练习的行为发生,而予以鼓励,使孩子乐意再来一遍,甚至于几十遍。因为儿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过是教具的功能开始显现的阶段而已。孩子能对教具产生尽情的反复操作,才会使儿童发生真正的成长。我称之为心智的韧性发展。这种尽情反复操作的情况,只有当儿童感到工作的乐趣,且能符合他的内在需要时才会发生。

  (5) “观察实施记录研究发现重新针对他们的需要和进步而对教育的再设计的循环施为。由于孩子的不断成长和他们间的个别差异,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师的教育规划需要改进,唯有透过实际的观察、记录、研究,才能深入切实地发现儿童生命自然的需要,而不断地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完整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长。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18:55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注

  此外,在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两点事项,是大人必须时时警惕在心的:

  (1)  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也要教育儿童。

    简单地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有害无益,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同时,蒙氏认为自由是与生即具有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的教育自由却不是放任。她是以孩子能独立为前提的重视秩序,她认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进行一切的事务(包括教育在内)。如果人体内生理器官的活动相互矛盾的话,人就会生病,甚至于死亡。所以秩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则。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氏解释说: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氏对老师们说:这并不难,你只要冷静地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我想在家中的大人们对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上,也应把握上述的观念。

  (2)  让幼儿自己做蒙特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by mys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开始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18:57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第18章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的现代意义和它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断绝的时代,一个不定型或不定性组织的时代,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世界将走向人类自趋毁灭的时代。不管未来的世界走向何处,我相信大多数的人,仍然认为在未来的廿一世纪中,依旧是孩子和正常成人生活的基地。虽然目前单亲家庭和过着分偶生活的人数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但那不过是对旧律法或旧习俗的反动,而非正常的社会调适,他们终将体验到,才是人类生命发展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愈发显得对这些时代缺陷有着弥补和防止扩大的作用。如果有人试图去否定或破坏家的意义,那么他必然会尝到失根的滋味,及无所依归,无法可循的苦果,更会让你我奋斗的理想也随之幻灭,造成人类生命的悲剧。

    父母在家里增进幼儿智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前三年,是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岁月。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每一分钟,对孩子们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只依靠学校(幼稚园)三岁以后的教育,而让一生最具决定性的宝贵时间让保姆所虚掷。智力发展,是从感官对外接受到讯息开始,通过神经中枢(大脑)转化为记忆等的反应,而后才有运动等活动。所以发展感官的潜力是提升智力的开端。蒙特梭利曾言:感官的发展必在认知发展之前。

  而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场所,对孩子影响也最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有效地引导才能把握这奠基的时刻,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启发。所以就人类智慧能力的培育来说,一定要借由与孩子接触最早、早密切的母亲来加以教导。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18:52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父

  在蒙氏的嘉言中有两句真理,她说:人自身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而且永远不可忘记:人不是在大学时代发展其心智,而是在诞生之时就开始了心智的成长。这句话带给我们两个启示:

    (1) “父母亲本身不仅是应该具有先觉觉后觉的各种条件,而且她本身也是被教育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在虚心、谨慎、周全的心态下,来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2) 从诞生到大学的成长期间中,据蒙氏个人的观察,她认为人类心智成长的开始,是在诞生的同时(后来的学者已证实还更早)。

  因此,在家庭启蒙工作的方法上,最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这项神圣的天赋任务所须的准备工作,必须在产前就周全地完成了。因为婴儿在诞生之始,其眼、耳等感官,就已经不断地接收来自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刺激,使其脑神经开始发展了。

    另外,蒙氏也说:关于我们对婴儿时期所做的研究结果,是无庸置疑的;首两年永远最重要──因为此期是一个人从这句话意味着:你给婴儿些什么,婴儿将拥有些什么。因为为人母且为人师的妈妈们,您对这件神圣伟大,决定孩子一生的重大任务,应该周祥认真地准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

  所以如果能用合乎科学的教法,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品格,必然能够奠定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基础,才会让他们更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6-30 18:51 编辑 ]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6-11-0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蒙氏对父母提供的原则是:

  (1)  尊重的态度

  唯有当我们了解幼儿也是位独立的时,我们才会鼓励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反之,当他们不被尊重时,其反感较成人为深远。同时,我们也不可用幼稚的眼兴来看待他们。

  (2)  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家中父母也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纪录孩子生活的点滴,对他们成长的经过加以分析和讨论,找出正确的结论来教育孩子。不可以个人的经验来妄加评断。

  也就是说,父母应该先去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同时还要看孩子当时的情绪和意愿,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此才是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儿童发展的首要步骤。

  唯有深入观察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小孩生理、心理发展的程度如何,好决定如何去帮助他,以及协调环境如何配合他的发展。

  (3)  智力启发方法

  近代科学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也有了重大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由传统式变为了启发式,父母的职责也就更重了。因为启发式教育不似以往,父母只要命令就好。启发是一种极不易拿捏得准的教育技巧;而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孩子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智力而形成知识,有了适当的启发,智力才能更为开发。强调启发的重要,需让孩子自动自发,父母只要稍加指点,他自己会深度尝试。

  当蒙特梭利在世时常亲自参加各地的蒙氏教学法国际会议,她总提示地主国先用自己的文字大书特书的一句话就是: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也用参加会员各国的文字标出这句话,倘若有英美国人参加,当然也标有:“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比如说,在家中父母对幼儿的生活示范与指导,要随时以优美且正确的举止来引导,以引起其学习动机,并以三段式教学来启导孩子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养成其基本智力和独立性格。但切忌勉强去灌输知识。

  (4)  尽可能提供给他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里所指并非仅指物质环境──一般家庭在生活上往往忽略了小孩的存在。家中的用具和陈列只着眼于大人的生活和宾客的使用方便,那些家俱都是给大人用的,孩子使用往往不被欢迎

  (5)   配合学校培养幼儿合理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性格把孩子送到幼稚园或托儿所以后,父母是否就没事了呢?绝对不是,虽然由专业人员代替父母教导孩子,但父母也要全力配合才能奏效,否则也只徒然,反而造成孩子的疑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已完结,电子版在1#!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