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31 | 浏览: 6538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872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ding~
拉斐尔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55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9-2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牵着蜗牛散步 于 2010-7-3 14:40 发表
我相信在三年以后,小学的教育体制也会改变的。甚至20年的中国,取消高考制度都有可能!

PS,孙瑞雪在北京已经开办了小学了


蜗牛你对中国的教育这么有信心呀?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以后要正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以为我能赶上,好像还是3-4年前我才听说小学真的不收学费了,一年在学区范围内的公立小学上学都是免费的,让我算算这是几年?就按我6年级听说的,那是1993年,到2005年(就按五年前算吧),好像也经历了12年吧!等我们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说会取消会考制度,那是1998年左右的样子,到现在2010年了,我不知道会考制度取消没有!我可以相信中国的很多制度,但是对于教育制度,我不敢苟同~大家只是含谝~
圆圆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86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7-09-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原帖由 乖乖妈妈@xa 于 2010-7-4 17:40 发表
我想如果孙园不贵的话我也一定会把宝宝送去的,但是如果孙园不贵的话,如何能选择好老师呢?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老师也要生存,不贵的孙园就会变味了。
呵呵,我也一直在纠结,宝贝现在是班上唯一一个不写字的,我不 ...

呵呵,我也一直在纠结,宝贝现在是班上唯一一个不写字的,我不知道我是在和谁做抗争,我不知道该不该也引导他写字,引导他帮助老师发盘子,献殷勤。
听说,有很多跟亲一样的妈妈,不知道在和谁做抗争,最后也都妥协了。按部就班地让宝跟其他孩子一样,该做啥做啥去了。
至于帮助老师发盘子,我不认为是献殷勤。这是一个心态问题。
个人认为,学生帮助老师做事情,应该像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事情一样,这绝对不是献殷勤,而是基本的礼貌、家教。
孩子的心地是纯洁的,如果你告诉他,这样是在讨好老师,那么他就用这种方式去讨好老师,他就变得势力;如果你告诉他,这就像你帮妈妈扫地、洗碗一样平常,没有什么,因为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也需要帮助。班级就是孩子的另一个家庭!而且是个很重要的家庭。告诉孩子,一切的一切都很平常。
或者,就算是把老师当成是一个外人,帮助别人,能带给自己莫大的幸福和满足,这也很平常。
家长以平常心看待问题,潜移默化,孩子也会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认为帮助老师,就是在献殷勤,是属于大人们的功利心态。家长尚且如此心态,上了孙园又怎样?
本人很惭愧,还真没有拜读过任何一位大师的杰作,看了妈妈们的讨论,深受启发,也真的很惭愧,正准备鲸吞一批书来好好研读一番。突然想起,貌似也买过一些书的,只是买了,囤了,没看
个人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哦!
芒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027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Medal No.1

昨天看了一本书,一个在美国的韩国人,两个孩子的父亲,培养出了两个上哈佛的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由于表现优秀先后都获得了美国政府的一个针对中学生的某项荣誉。

这本书通篇讲的是自己如何教育两个孩子的方法和原则,虽然出书了,但是文字还是比较少,表现出这个父亲一贯的低调原则。

初步的印象是这个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正常的父母来说,爱不爱孩子是个伪命题,困难的是怎么为孩子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和影响他们成长。这个对家长要求不是一般的高,不是每个父母都会达到的,因为教育孩子是个持续的要发挥家长创造力和形象力的过程,这个恐怕和家长的工作无关,学历无关。

这本书也提到,哈佛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不是光凭考试分数就能决定的,还要参考其它方面,例如兴趣,思考能力,等等。这就意味着就算是国内的高考状元,也不一定符合哈佛大学的入学标准,这恐怕是美国教育和国内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797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原帖由 huhuha 于 2010-7-5 11:17 发表

呵呵,我也一直在纠结,宝贝现在是班上唯一一个不写字的,我不知道我是在和谁做抗争,我不知道该不该也引导他写字,引导他帮助老师发盘子,献殷勤。
听说,有很多跟亲一样的妈妈,不知道在和谁做抗争,最后也都妥 ...




我想我也是有妥协的可能的。关于发盘子等事情,我是在想这是宝宝真的想帮助别人还是想得到表扬或叫做认可呢?这能使他体会到帮助别人的真正的快乐吗?
关于书我个人推荐《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和《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果能烦的下心的话,我想还应当看看《无路之旅》,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哪怕是心理医生本人呢,所以我想我们都应当常常来修订自己的人生地图吧。
芒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027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Medal No.1

原帖由 甜甜圈@xa 于 2010-7-3 16:04 发表
ok

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很喜欢孙理论的共同之处:

“我是一个性格有缺陷(或不完善)的人,原因和童年某某境况有关(大多是家庭),我非常看重我的孩子的心理性格健康,即使他以后是农民(或擦皮鞋,或扫大街 ...


呵呵,你这段话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显得有点强势。

其实我现在都没搞明白,孙老师倡导的概念核心是否包含了主流社会强调的某些价值观,如果价值观不一致,不知道这些孩子成人后是否会遇到一些困惑。

我想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一致的,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服务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杰出人物的想法没有错,培养出一个杰出的孩子也是父母人生的成功。

问题的焦点在于当父母认为给孩子选择了最好的环境和教育理念的时候,是否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了某种选择的后果。孩子可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但是却平庸的一个人,当这种局面出现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痛苦,但是父母呢,看到其他有些孩子不但心理健康,而且各方面表现优秀,得到社会的认可。会不会产生某种失败的感觉?如果有的话,那将是终生的遗憾,而且基本上没有挽回的余地,因为孩子不会重新成长一次让父母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没有这个选择的信心,所以我选择最保险的方式,跟随主流教育,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密切关注,随时干预。
圆圆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86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7-09-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原帖由 乖乖妈妈@xa 于 2010-7-5 12:06 发表




我想我也是有妥协的可能的。关于发盘子等事情,我是在想这是宝宝真的想帮助别人还是想得到表扬或叫做认可呢?这能使他体会到帮助别人的真正的快乐吗?
关于书我个人推荐《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和《怎么说 ...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吧?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呀。
不知道乖乖妈妈所要的“帮助别人的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得到别人的认可,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啊。我们面对的是小朋友,对于他们,恐怕就是要通过这种大人们看起来很“功利”的“行动——认可——行动”的螺旋式成长方式,成长起来的,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吧。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情,家长不也要给予肯定的么?这跟老师得到帮助后给予孩子的肯定是一样的。
这种良性循环的不断发展,会在小朋友的内心铸就“帮助别人的快乐”。其实这也是发自小朋友内心的真正的快乐啊。
小朋友还会讨好自己的家长呢,难道对于孩子的“讨好”,家长会厌恶不堪?

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从一颗平常心出发去做他想做的、他应该做的。

唉,没有理论基础的人,胡言乱语一番。  
不知道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想法

其实之所以对乖乖妈妈说到的“拿盘子”一事较真,是因为:以前的我,也是相当地鄙视那些围着老师转的人,也觉得帮老师是在献殷勤云云。
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原因就是:我家宝上亲子课时,看到老师收地垫,主动递上去了;后来有个小朋友帮老师搬小椅子,我家宝也赶紧去搬。当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其实是很单纯的,他们没有功利,他们只是觉得他们也可以这样去做,当然,这样做的结果也很美好……
反观之,这有什么不好呢?帮助老师,就像帮助过街的老奶奶一样,很平常。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本性美好的东西也许会变了味。所以,作为大人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掌控这种变化的趋势而不是抹杀这种美好本性的存在……
我还想说的是,这种东西,幼儿园给不了我们的孩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我爱宝宝@xa 于 2010-7-5 12:30 发表


呵呵,你这段话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显得有点强势。

其实我现在都没搞明白,孙老师倡导的概念核心是否包含了主流社会强调的某些价值观,如果价值观不一致,不知道这些孩子成人后是否会遇到一些困惑。

我想绝 ...



想对来说
我更赞同你上面一个跟帖
我不知道你几年前看的<<爱和自由>>内容上是不是和我现在看的这本一样
我只看了这本一遍
我就知道了孙想要的就是你上面一个跟帖中提到的
孩子有一个量好的性格并且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我来说触动深的是性格养成方面  所以我这方面提到的比较多
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关注他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你这个帖子中提到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得到社会的认可" "杰出"
我想知道是什么
难道跨国公司的CEO就有价值  农民就没有价值 ?
难道职业是总统就应该得到社会认可 职业是擦鞋的就不应该得到社会认可 ?
难道全国模范才能算杰出    其他人都是碌碌无为 ?
貌似我语气不好
对不起  没有诘问你的意思
我只是表达一下看法
对我来说  我更认同西方的一些东西
只要我的孩子有良好的性格 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管他做什么    我都觉得他是杰出的

[ 本帖最后由 椒盐飞鱼 于 2010-7-5 17:52 编辑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huhuha 于 2010-7-5 16:11 发表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吧?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呀。
不知道乖乖妈妈所要的“帮助别人的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得到别人的认可,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啊。我们面对的是小朋友,对于他们,恐怕就是要通过这 ...



我能明白你的意思
我想很多宝宝是自发的想这么做
但是不排除一些宝宝确实抱着"要表扬的心理"
不管怎么样
坚持自己认为对的
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有着绝对的决定权
这个帖子本来是想抱怨一下孙园的学费贵
但是后来发展成为个讨论帖
我很高兴
虽然我也在反驳一些说法
但是我不想说服持有那些想法的人
因为人只有在这个理论和自己认同的有大部分相同小部分不同时
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如果大部分是相悖的  有时候连思考都不思考直接就是不接纳
普通心理都是这个样子
坚持传统教育也没什么  只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
我祝福所有家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13716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9-04-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原帖由 椒盐飞鱼 于 2010-6-30 17:20 发表


有很多家庭教育做不到的
比如秩序
要很多同龄孩子一起时才可以建立


秩序是从出生起就开始培养的。。
是在家庭中培养的,

并不是三岁或两岁后送幼儿园才开始培养的。。。

还有一种说法,,
5+2=0楼主听说过没有?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huhuha 于 2010-7-5 16:11 发表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吧?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呀。
不知道乖乖妈妈所要的“帮助别人的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得到别人的认可,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啊。我们面对的是小朋友,对于他们,恐怕就是要通过这 ...



其实我的归纳总结吸收提升的能力就非常弱
所以我另开了个帖专门写心得体会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13716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9-04-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唉。。建议在读爱和自由之前。。。

读一读,,,有关瑞吉欧教育的,,,一百个孩子一百种语言吧。。。

或者读读蒙台梭利的原著。。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小雪悠悠 于 2010-7-5 18:04 发表


秩序是从出生起就开始培养的。。
是在家庭中培养的,

并不是三岁或两岁后送幼儿园才开始培养的。。。

还有一种说法,,
5+2=0楼主听说过没有?



请原谅我没听说过
也请原谅我表述不清
为了提升 我已经开始写心得体会了
我说的秩序   我举个例子吧
孙园有一规则  谁先得到谁先用  其他人请等待
他们是不限时的
刚开始看到不限时
我觉得不公平
后来思索后    我非常认同这种做法
这全部的过程中   行为都是孩子在规则下自发的   而且他们都是满足的
在限时的情况下  必然有孩子会到了时间没有玩够   或者说这个教具他还没有操作完  那么就要受打扰
在孩子不想放弃的情况下   老师就要出面干预     而这个干预  完全是不必要出现的
这个秩序      我们怎么在家庭中培养
我们不会排在宝宝后面等着他手里的一个球
也不能在他在卫生间玩水不出来的时候等他两个小时我们不用卫生间
公共场合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秩序机会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小雪悠悠 于 2010-7-5 18:07 发表
唉。。建议在读爱和自由之前。。。

读一读,,,有关瑞吉欧教育的,,,一百个孩子一百种语言吧。。。

或者读读蒙台梭利的原著。。



谢谢
我是要读蒙特梭利的原著的
这个我说过了
因为孙的理论是从蒙特梭利上来的
我既然想按她的理论做
我必然要追溯到蒙特梭利那里去
必然要看看自己是怎么理解蒙特梭利的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13716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9-04-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原帖由 椒盐飞鱼 于 2010-7-5 18:15 发表



请原谅我没听说过
也请原谅我表述不清
为了提升 我已经开始写心得体会了
我说的秩序   我举个例子吧
孙园有一规则  谁先得到谁先用  其他人请等待
他们是不限时的
刚开始看到不限时
我觉得不公平
后来 ...


嗯。。我是想说,你如果认为家庭中不可能。。那么就是常说的5+2=0了

即:5天的学校(园所)教育+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受教育

五天中,宝宝在幼儿园,,比如啊,,是很有秩序感的,
结果,周末两天回到家里,又不用讲秩序了,,

那么,导致宝宝的两面性。。你认为还有必要去接受教育吗?
哈,这种宝宝,在老师和小朋友们面前一个样,在父母面前又是另一个样,你以后会从心里害怕的!!!

还有,一个从出生起,家庭中就没有培养宝宝良好秩序感的宝宝,
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
再去接受有关秩序感的教育,是十分困难的!
就比如收玩具这个简单的事情。

如果宝宝在一岁前,开始在家里玩抽屉时,把抽屉里的东西扔出来,
家长从来都只是阻止。或自己将宝宝扔出来的玩具捡拾回去。而不是让宝宝自己捡起来,再放回抽屉中去,
那么,你想指望宝宝在蒙氏园中,
在普通园中,
想将玩教具,从哪里拿,再送回哪里去,
刚开始会很难。当然,后来再训练,宝宝会做到。
可是家庭中,楼主所说,没法培养,那么,家庭和园所如此不一致,
这会让宝宝很难适从?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13716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9-04-1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一句话说不清楚。。。一段话也说不清楚。。。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5609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08-04-0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Medal No.11

原帖由 huahua_rong 于 2010-7-5 10:50 发表


你觉得为了上一个让你认为很不错的幼儿园而让儿子失去天天和爸爸见面的机会是正确的吗?男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爸爸担负了多么重要的任务,这不是细心的妈妈所能给予的!如果让儿子上孙园锁附带的条件是每周和爸爸见 ...



我当然认为不正确
如果认为正确
还用纠结吗
呵呵呵呵
我们现在也是半确实父亲的状态
他爸没有周六日
一天七天工作
好的时候每天能跟宝宝待一个小时  还有半小时是在打电话  十分钟在抽烟
忙的最厉害干脆就见不上面     他回来我们已经睡了   我们起床他已经走了
我跟他沟通过   没什么效果
他说这几年对他事业很重要
可是宝宝的童年也就这几年
等他长大了   就不需要家长那么多时间陪他了
其实对我们来说
他挣五千跟挣八千没有什么差别
可是他没有时间给我们........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不能让宝宝上孙瑞雪幼儿园的遗憾,我终于不用纠结了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