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6-17
- 帖子
- 382
- 积分
- 2569
  
- 经验值
- 2262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街道:
|
扮演游戏 让孩子学着过生活
本帖最后由 joanne_shan 于 2011-4-14 09:59 编辑
孩子多半从最亲近的人、最熟悉的事物开始模仿学习,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小小孩玩扮演游戏,不但能练习对话、熟悉动作技巧、体会不同的情绪,同时也扩展了他的想象力。
扮演游戏,是孩子游走真实与想象的中介。透过扮演,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练、适应真实世界,就像他们拿着扮家家酒的平底锅和锅铲假装自己在炒菜一样,既可以依靠想象展现好厨艺的威风,又不必害怕被热火烫伤。尤其煮好之后端到爸妈面前,看到爸妈配合演出还一脸满足地说着:「好好吃喔!」孩子的得意更是形之于色。
孩子透过扮演游戏进入真实生活
发展心理学家几乎都认同,扮演游戏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机制。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日后的重要活动,如同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虽然哪里都去不了,但他们仍会持续运动,为将来的动作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当孩子拿着玩具杯子假装倒水时,正也同时为将来真正倒水的动作做手眼协调练习。
发展心理学家维高斯基强调,扮演游戏提供孩子发展的心理支持;藉由想象,原本做不到的炒菜、开火车、照顾小宝宝等事件,孩子也可以做得很棒,并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另一个颇被接受的观点,就是假扮游戏允许孩子尽情探索,但却不会得到现实世界的「负向结果」,比方说,宝贝可以借着洋娃娃练习照顾别人,即使哪个步骤出了差错,也不会有人真的受伤。还有一个假设是,扮演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发展认知思考。因为孩子在游戏中,得以运用自己的方式与真实世界互动,有助于理解知识。
从扮演中得到知识、发展同理心
有时候孩子并不懂大人在做什么,所以他们借着角色扮演,试图找到答案。比方孩子拿着玩具听诊器假扮医生,当他把听诊器挂在耳朵时,爸妈在旁也适时地发出噗通噗通的声音,孩子就比较能联想:原来当医生把那个圆圆凉凉的东西放在我身上时,会听到声音啊!
孩子尝试角色扮演时,也有助于同理心的发展。宝贝平常看妈妈煮饭,未必感觉到妈妈的忙碌与用心,吃饭时也不一定能认真地吃;但当他在游戏中扮演妈妈时,学着妈妈做家事、体会着做事的细节和心情时,例如:煮好了饭菜,希望别人很捧场,开心地吃。相对地,也就比较能将心比心,知道家人开心吃饭,把菜肴吃光光,会让妈妈觉得安慰与高兴。
角色扮演,表达感受派上用场
扮演游戏也能帮助孩子较轻松地表达内在真正的感受。比如不想吃饭的孩子,一旦发现妈妈正在他专属的碗里盛饭,他可能会抓着心爱的玩偶对妈妈说:「可可吃不下。」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是自己不想吃。日后孩子与友伴发生冲突,或者情绪难解却又问不出前因后果时,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慢慢引导,让孩子说出事由和内心真正感受,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够好,甚至可以让他分饰两角,说着说着,孩子也比较能了解对方立场,打开心中的结。
摘自网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