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0-12-13
- 帖子
- 364
- 积分
- 3464
   
- 经验值
- 3315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碑林区
- 街道:
- 碑林区
|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3 16:50:43 | |
炖得烂烂的东西是好香啊,郑玉巧育儿经里这个说法我记忆深刻,吃东西是本能,当孩子挑食拒食时,大人不要武断的认为孩子不乖对着干什么的,而是要找客观原因,把饭菜做得适合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喜欢吃,而不是以大人的口味去认定这个东西你应该喜欢.而且有时孩子确实可能是没饿,不要硬塞.孩子自己知道饱饿,分得清好吃与不好吃.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以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理解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孩子不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任何行为都可以套用这个原则.
还有TX说的一段话真是知音啊,大人总是在问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没问题,其实孩子本身他就是没问题的,有问题那都是大人的做法惹出来的.所以当一件事你拿不准应不应该管应不应该做时,只要不是危险的对他人有伤害的,拿不准的话就干脆别管.
这个情况其实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很多妈妈总是天天盯着孩子看,有人可以神经质到孩子少吃了几毫升奶都能想是不是长病了,其实绝大多数婴儿都是健康的,真有病的话你根本不会在那琢磨是不是有病,早直接抱起冲医院了,健康的新生儿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
如果说婴儿期是一天到晚在那琢磨他的吃喝拉撒睡,从每一根头发研究起,那么到幼儿期时可琢磨的事就更多了,什么都担心什么都要纠正,正是这种焦虑的状态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还有人担心孩子管少了会变坏,我还是那句话,父母三观正常,能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会差到哪去的.也许他可能有点内向,也许有点急脾气,也许有点小小的不良习惯,但这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正常的好人.
最近看书还有点感想,就是好几本书里都提到过,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怎么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这样做就成了坏孩子了,不要这样说.妈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毋庸至疑的存在,不管你调皮还是乖巧,内向还是活泼,成绩好还是不好,妈妈永远无条件爱你.不要担心这种表达会惯坏孩子,一个人在小时从妈妈那里获得了足够的爱建立好了安全感,他才能具备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长大后才不会把对自己的评价建立在别人的好恶上,他有一个坚强的自我,才不会被引诱或胁迫.
像最近看的一个贴子,里面不止一位MM表达了如果老公或男友稍微冷淡了一点,她们就怀疑并追问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纠结其中把感情越搞越僵,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这个行为就是心理还停留在幼儿期的表现,孩子在某个时期特别喜欢问这个问题,妈妈你爱不爱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很糟糕的是不少妈妈都以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说什么你乖乖的妈妈就爱你,你学习好妈妈就爱你等等,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影响到他成人后的性格.
说点题外话,有这种性格的JMS要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把生活中任意一点小事就放大到爱不爱上,天天问还要问个一二三出来.就像你要是天天思考,你是不是想活着,你为什么活着,你现在是不是不想活了,时间长了你要么成为一个哲学家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话说我觉得哲学家和疯子间的区别也不大-_||||||那么同样的道理你天天问对方是不是爱我为什么爱我现在是不是不爱我了,对方不抓狂才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