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7 | 浏览: 886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roselane 回复日期:2010-07-20 10:22:25 
  请教熊熊和不穿越两位可爱的TX
  我女儿玩蜡笔或者玩有粘纸的书。断了或者玩掉了粘纸之后,就会跟我说“妈妈,XX坏了或者粘纸没有了,明天再去买”。或者看电视广告里的玩具,说“妈妈这个好玩,明天去买”,这会不会涉及到小朋友的金钱观,而这样的状况长大花钱是不是就会大手大脚,看到什么或者没有什么了,就去买。我需要去干涉她的这种“明天去买”的想法吗??还有她在玩任何东西的时候,玩一下就会问我一下,“妈妈,XX是对的吗?”比如说要把动物粘纸粘到13页,我又在忙其它事,她会对着我大喊“妈妈,这个动物是粘在13页吗?”然后我只能放下手边事,去确认她说的对不对,每次她都是正确的,但是她就是需要我的肯定,有时我会跟她说,你要相信自己,你觉得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当时有效果的。过一会儿她又开始来跟我确认了。这样子是不是她没有自信或者太过依赖我啊?
  我女儿现在3岁2个月。读托班。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0 11:34:53 
  作者:roselane 回复日期:2010-07-20 10:22:25
  ---------------
  
  说实话对于一岁以上孩子的教育,我只是看了些理论,没有实践基础.但是从理论上得出的感想就是,对孩子说话要简单而明确,要具体,抽象的话只会让孩子更迷茫.表扬也要具体的表扬,不空泛也不夸大.比如说孩子自己扫了地,就表扬她,宝贝会扫地了.但不要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种空泛的话,也不要说你扫的很干净很好这样夸大的话,只需要肯定她扫地这个行为就行了,她自己会继续扫继续纠正不足的.
  
  比如说你女儿不确定这个动物是不是贴在13页,如果是有样图的,你可以教给她对比样本,具体明确的告诉她,你是按这个贴的,和这个贴的一样,这就是对的.而不是泛泛的说你要相信自己,像你要相信自己这种话对孩子来说是不确定的答案,因为他们关于"自己"这个概念还不清晰.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么小的孩子需要权威的肯定,自我的建立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孩子不像大人已经建立起了自我,从反复的被肯定中建立自信,你的女儿可能正处于这样的过程中.这个可以鼓励她,她做对了就明确具体的表扬她,你这个纸贴的很正确.
  
  至于金钱观的问题,我还真没有很系统的想法,但是看曾仕强老师的讲座有点心得,孩子对金钱这个抽象的东西在小时是没有概念的,但可以和她约定多长时间买多少玩具,比如说一个月只能买一件新玩具这样,把配额约定好.那么当她看到广告要买时,可以和她讨论,你是不是确定要买这个东西,这个月你可以买一件玩具,买了这件后你再要其他的玩具就得等到下个月了.或者是说这个月已经买了一件玩具了,你要这个的话得等到下个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1 12:36:31 
  
  看到熊熊谈底线,我想起我一朋友了,我们小时医院还不是一次性针头,于是她在某次抽血时很杯具的被感染成乙肝携带了.其实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乙肝携带这个事也不是那么吓人,自己注意一点每年去做个体检观察着,平时生活和正常人没区别的.
  
  她妈妈先是给她四处寻医问药,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诊所,打听到方子就弄来灌她.而且平时不管她想吃什么做什么,她老娘总是说,你和别人不一样啊,你有病啊.就是那种忧心忡忡带哭腔的语调.
  
  说起来她妈当然也是疼女儿的一片心,但那个做法确实太恐怖了,比如说我们这里吃早饭有时会要一碗清酒或蛋酒,就是超市那种根本没啥度数的米酒舀一勺子冲开水冲个蛋花加点糖,甜甜的很好喝的.她妈不让她喝,说那里面有酒,你有病啊你不能喝.她上体育课,她妈总是想给她开证明不让她上,说你有病啊你不能累着.当然这种证明医院不会给开了,但医生会说要注意休息,她妈就得了圣旨一样的,跑去和体育老师讲我女儿有病啊不能活动.包括像春游,同学聚会,甚至高三加晚自习,都是那句话,你有病啊你得休息.还有像吃红烧肉烧烤火锅什么的也不行,说肝脏负担重,你有病啊你不能吃.
  
  我朋友和我说,每次她一听到那个动静,就从心里烦出来,小时不知反抗,大了后越发反感,好一点时不理她,心情差一点时就直接吼回去,我没病你闭嘴.后来她谈朋友结婚,她妈一句话差点没把他两口子雷死,她妈和她LG很郑重的说,你们夫妻生活要节制啊,她有病她不能累着.
  
  这句话的直接结果就是我这朋友和她妈正式翻脸了,她说从小就说我有病有病有病,不就是个乙肝携带吗,到处说唯恐别人不知道,我现在确实有病了,我有神经病.现在我和她联系少了,不知道母女和好了没,你说她妈不爱她吧,那是不公平的,确实宝贝女儿的很,但这个爱法也确实太恐怖了.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1 12:45:46 
  5555.爱没有方法没有理智也是很折磨人的...大家都回家反省反省,对老公孩子,趁还没有做到底线,现在改还来得及,对方还领情的时候,赶紧把一些不好的方式方法改了吧~~等到了那一步就来不及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2 11:26:05 
  我不得不说,男人是不是永远都觉得,我做了只要不被发现就好,而且坚信自己不会被发现啊...
  
  我们教授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小孩跟妈妈关系不好,说她妈妈偷看她日记,她妈死都不承认,后来教授就问孩子,你有什么证据认定你妈看了你日记?
  
  孩子说,我怀疑我妈看,于是写完日记就在本里夹了一根我妈的白头发.晚上回来白头发没了!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你老公太小看孩子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班驳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0:54:55 
  
  我家儿子已经快上了一年的幼儿园了,也许是我的疏忽,第一次上幼儿园因为我的工作忙没有给他做足工作,可能对他有点心理阴影,以至于他到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带着哭腔说:妈妈,今天我不想去幼儿园,幼儿园不好玩,没有玩具,中午睡觉我想你怎么办?
  
  但是你说他很排斥吧也没有,去年10月才上,一学期下来他得了最佳才艺奖,他们同龄班级有三个,就他一个人得奖,老师也是很喜欢他,说他很绅士,学东西很快。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怕老师所以在幼儿园很老实,老师就喜欢他。今年3月上第二个学期,我满以为他已经适应了,可是每天他都要说不想去幼儿园,我找他们老师谈过,老师说他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学东西最快,是班里认字认的最多的,老师对他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想这样的话他也应该不讨厌幼儿园啊,可他还是不想上幼儿园,我真的找不到原因在哪里。他说中午睡觉想家,我就悄悄给他装个小玩具什么的放在他口袋里,这招也只管用了几天。今天早上我都到办公室了,他拿他奶奶手机给我打电话,一张口还是“妈妈,我在幼儿园想你咋办~~~”
  
  我真的想不出什么办法了,求教LZ,怎么才能让他欢欢喜喜地上幼儿园呢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2 11:30:37 
  作者:班驳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0:54: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小时候也不喜欢幼儿园...所以就没上.后来上学也从来没有真心喜欢过上学...
  
  相信每个大人每天早上起来上班的时候也未必就那么满心欢喜的去吧...
  
  不喜欢幼儿园或者学校体现了一种对规则的本能抗拒.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有的小孩比较心大,喜欢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有的小孩自我意识比较强,不喜欢接受规矩,尤其是一些心思比较细腻的小朋友.
  
  熊熊个人觉得其实没必要一定让他喜欢幼儿园,每天都自觉主动的开心的去,只要不是很讨厌,去了以后也能度过愉快的一天,并且在幼儿园没有发生让他强烈抗拒的事就好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2 12:38:0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好孩子也许会跟学习不好的孩子交朋友,但很少会跟品德不好的孩子交朋友.有些人一开始一起玩,后来也就不联系了,说白了因为不是一路人.
  
  就算孩子后来认识了些不好的人,被人带着去偷了东西,那你的孩子以前受的是很好的教育,你保释他的时候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会很后悔,会改.而不是你不停保释她她不停出去做坏事,如果是那样,只能说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孩子从内心深处就没有道德准绳.对父母也没有爱和尊重.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清淡蔷薇 回复日期:2010-07-22 14:12:24 
  关于上幼儿园的问题~~~~~
  
   我可能会采取以下方法:
    1、骗大人骗小孩法。告诉宝贝,某老师又表扬他某某了,他很棒。告诉老师,宝贝可喜欢她了,总回家说老师这个那个。这样有利于消除彼此的心灵距离。
  如果老师比较开通,可以让老师找理由多鼓励一下孩子,孩子会很开心!
    2、假装艳羡法。比如开开幼儿园每天每顿的食谱可以在网上查到,我就会提前查了,然后装出很向往的样子:“幼儿园今天吃某某肉哎,好幸福,我也很想去吃,可不可以?”开一般会半同情半幸灾乐祸地回:“不行啊,你太大了。”我便装作很羡慕的样子:“你可以去吃啊?真幸福啊。”在家的时候叨叨一次,进幼儿园之前再叨叨一回,他往往就觉得可以上幼儿园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了。
    3、适当淡化法。开是表面温和内心很拗的小孩,若和老师冲突起来心底便有阴影。因此当他某日很抗拒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一般就不让他去了,让他开心玩一天,情绪消解得差不多了,再和他说某老师打电话说想他了,某同学也想他了,怎么办呢?他一般虚荣心便得到很大满足,第二天往往心无芥蒂地去了。如果老师能消除前嫌关怀他一下,那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他早晨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一般会给老师发个短消息让老师关照一下)
    4、转移思路法。就像那个经典的“要不要加鸡蛋”和“加几个鸡蛋”的问题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提问的思路,比如笑眯眯地问:“你猜某某今天会不会去幼儿园啊?”他说会,你可以假惺惺地说我觉得不会,打个赌吧,如果他今天去了你就赢了(一定要找那种出勤好的主儿啊),宝贝一般就很高兴去了。这个招儿不能连着使啊,第二天就可以问:“今天幼儿园放学你想让爸爸还是妈妈去接你啊?”他的脑子已经不在上不上幼儿园了,而是谁接的问题,他说谁,那到时候就让谁去吧。对付爱美的小姑娘还有一招儿:“今天这个小夹子最漂亮了,你的小朋友一定会觉得你和以前不一样的,她们肯定觉得某妞今天好漂亮啊。”这个办法对小妞还是有一点用处的,当然不能老用,那就让妞太注重仪表了,偶尔用一下无妨。
    5、温火煮蛙法。实在有一段时间他就是不想去了,可以考虑折中,比如上半天,半天比一天好熬多了,那样他想起上幼儿园一般都会很轻松,等这种心情比较固定了,再慢慢和他商量上一天,当初开因为鸡蛋问题和老师闹崩了之后,我就是用这个办法把他给搞回去的~~~
  
    暂时想到这些~~~~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摇头摆尾的深海鱼 回复日期:2010-07-23 11:38:54 
    昨天晚上临睡前又问我“妈妈,我明天在幼儿园想你咋办?”我说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啊,可以跟老师学妈妈没有教过你的歌啊,可以在操场上玩滑梯啊,我还没例举完他就又撅着嘴“又是这个!”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
  ---------------------------
  沟通不够啊,沟通不够。
  看到你的对话,我就想起我自己。
  父母对一件事也没什么深刻的理解or理由。只是很茫然的说要这样就要这样。习惯性的就会说些自己都不信的话。
  千篇一律。你的孩子心思细腻,早就超越这个阶段了,而你们没有跟上。
  时间长了,孩子觉得和你说话,得不到有效的回答,跟自言自语没区别。
  还不如自言自语来的干脆,答非所问听了填堵,那自然不说了。
  
  实话说,看看你的对话:
  孩子问你: 想你怎么办。 LS的某个JM的回答就比较好。
  你的回答:在幼儿园有很多事情很高兴。1,2,3,4,5……
  
  乃觉得回答了孩子的问题么?
  换个角度看,
  如果你问老板,可以给我加钱不?
  老板说,公司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可以做,乃怎么不自己挖掘呢,比如,a,b,c……
  乃是不是很想抽他。
  
  孩子也是一样的。用心交流,不是说自以为是的预设概念的说服。
  
  ------------------------
  这是一种责任,会不会太沉重了,我怕他以后对上学都有逆反心理。
   ------------------------
  这是我没有说清楚。
  如果能纵着,这个去和不去不是多大的事。
  既然没条件纵着,就只能让孩子了解到,一些事是规矩,没有喜欢和不喜欢的。
  只有妥协和沟通。
  现在这样,小孩子去了索然无味。
  为什么要去,去了有什么好处or乐趣,你有没有和孩子沟通?
  千万别就是一个,可以和小朋友玩。
  
  我也是从小就心思重的,真不爱和小朋友玩,吵。
  更喜欢自个儿呆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3 11:52:48 
  作者:班驳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3 10:18:25
   
    
    还有他总说“妈妈,我在幼儿园想你咋办?”我该怎么回答啊,我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幼儿园有的家里没有,幼儿园可以和许多小朋友做
游戏家里不能,幼儿园都是同龄人家里只有奶奶(我们上班的时候),类似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他说妈妈也要上班啊,妈妈上班的时候也很想你啊,但是妈妈要和同事一起做工作,就像你要跟老师学东西一样.咱们一起坚持到晚上就能见到了~
  
  另外深海鱼同学简直就是熊熊的知音啊!!!!说得太好了!!!
  
  你听过猴山理论么,也许你的娃的思想和智力成熟度已经远远超越其他小朋友了,他天天去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玩,可能就如同把你丢到猴山去跟猴子玩
游戏一样.
  
  好好用心跟他沟通,家长要在各个时期准确掌握孩子的智能发育情况,不要一味的认定"他跟别人一样".这世界上总是存在不一样的人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3 16:50:43 
    
  炖得烂烂的东西是好香啊,郑玉巧育儿经里这个说法我记忆深刻,吃东西是本能,当孩子挑食拒食时,大人不要武断的认为孩子不乖对着干什么的,而是要找客观原因,把饭菜做得适合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喜欢吃,而不是以大人的口味去认定这个东西你应该喜欢.而且有时孩子确实可能是没饿,不要硬塞.孩子自己知道饱饿,分得清好吃与不好吃.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以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理解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孩子不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任何行为都可以套用这个原则.
  
  还有TX说的一段话真是知音啊,大人总是在问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没问题,其实孩子本身他就是没问题的,有问题那都是大人的做法惹出来的.所以当一件事你拿不准应不应该管应不应该做时,只要不是危险的对他人有伤害的,拿不准的话就干脆别管.
  
  这个情况其实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很多妈妈总是天天盯着孩子看,有人可以神经质到孩子少吃了几毫升奶都能想是不是长病了,其实绝大多数婴儿都是健康的,真有病的话你根本不会在那琢磨是不是有病,早直接抱起冲医院了,健康的新生儿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
  
  如果说婴儿期是一天到晚在那琢磨他的吃喝拉撒睡,从每一根头发研究起,那么到幼儿期时可琢磨的事就更多了,什么都担心什么都要纠正,正是这种焦虑的状态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还有人担心孩子管少了会变坏,我还是那句话,父母三观正常,能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会差到哪去的.也许他可能有点内向,也许有点急脾气,也许有点小小的不良习惯,但这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正常的好人.
  
  最近看书还有点感想,就是好几本书里都提到过,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怎么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这样做就成了坏孩子了,不要这样说.妈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毋庸至疑的存在,不管你调皮还是乖巧,内向还是活泼,成绩好还是不好,妈妈永远无条件爱你.不要担心这种表达会惯坏孩子,一个人在小时从妈妈那里获得了足够的爱建立好了安全感,他才能具备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长大后才不会把对自己的评价建立在别人的好恶上,他有一个坚强的自我,才不会被引诱或胁迫.
  
  像最近看的一个贴子,里面不止一位MM表达了如果老公或男友稍微冷淡了一点,她们就怀疑并追问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纠结其中把感情越搞越僵,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这个行为就是心理还停留在幼儿期的表现,孩子在某个时期特别喜欢问这个问题,妈妈你爱不爱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很糟糕的是不少妈妈都以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说什么你乖乖的妈妈就爱你,你学习好妈妈就爱你等等,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影响到他成人后的性格.
  
  说点题外话,有这种性格的JMS要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把生活中任意一点小事就放大到爱不爱上,天天问还要问个一二三出来.就像你要是天天思考,你是不是想活着,你为什么活着,你现在是不是不想活了,时间长了你要么成为一个哲学家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话说我觉得哲学家和疯子间的区别也不大-_||||||那么同样的道理你天天问对方是不是爱我为什么爱我现在是不是不爱我了,对方不抓狂才怪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摇头摆尾的深海鱼 回复日期:2010-07-23 18:45:37 
  作者:yanmoon 回复日期:2010-07-23 13:43:52
    不知道 摇头摆尾的深海鱼MM 能不能拓展讲开来,要是这种问题,要怎么回答,
    这一段真是佩服,
  -----------------------------------------------------------
  不敢当。我只是从一个郁闷的儿童角度来说的。
  至于怎么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最大弱点就是只知道“不该怎样”,很少知道“该怎样”
  
  如果另辟袭击的从这个角度说呢。
  我觉得建立2个概念就好了。
  1)不要试图说服。 沟通的目的是妥协,取得一个两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而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目的是让孩子听我的。
  其实也不只是父母,成人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也是压倒性的。 展开了太郁闷不说了。
  总之,就这个问题来说, 先思考一下沟通的目的,不要模糊重点,
  
  和孩子充分的交流,搞清楚不乐意去幼儿园的原因:饭不好吃? 某个阿姨对他不好?
  某次表演被挫败被朝笑了? 喜欢小女孩被打击了? (别笑,海鱼我3岁的时候大家就会拿这个开玩笑了。那还是八十年代初) 想和奶奶一起多呆呆? 想看某个电视剧?
  也许孩子是天才,去幼儿园唱歌跳舞的屈才了?
  
  然后,研究一下沟通交流的手段。
  现在孩子不乐意跟你说话,或者说也许是说不到一块去。
  女人,母亲的特点是喜欢唠叨,翻来覆去的说一下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
  或者想当然的对着某个主题说啊说啊说啊。其实对方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好像乃家的是个男孩子。 在加上比较心思细腻,早慧。
  大家都懂的。
  
  下次孩子说,我想你,就温暖的回答,我也想你啊——就相熊熊老师说的那样真情流露一下没事的。
  比如孩子说,去了没意思。 别忙着抢着说,怎么没意思,有那么多小朋友。这就主观了,……而是像和自己的同事,伙伴聊天一样……诱导他说话。
  哦?没意思啊。那在家里有意思米? 以前不是说,(举个以前孩子兴致高的事,或者喜欢的事),挺好的。妈妈一直以为你喜欢的。说说看?
  
  什么的。。。(我也不擅长引导话题,总之就这个意思吧)
  
  
  2)别太关心,太焦虑了。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孩子不合群——》孩子以后和人相处有问题——》啊啊啊,以后上学怎么办——》啊! 啊! 啊!以后出社会怎么办……
  
  海鱼我就是个反面例子。所有的人都以为我不说话。但是不也活着么。虽然快失业了,至少还高分就过业嘛。
  
  咱逆着推,从心底里对孩子有信心。困难都是暂时的,矛盾都是有原因的。
  
  这样想:
  孩子好着呢。-》那么孩子现在好像和平似乎不一样了——》遇到困难了?——》做父母的能帮着孩子说道说道不?
  轻松点。
  
  幼儿园没学到啥东西,这件事本身不算啥。
  孩子不乐意跟你们说话了,才这么小,倒是挺危险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5 15:58:04 
  作者:彩的颜色 回复日期:2010-07-24 16:30:05
    好贴一定要看,也要顶
     能熊我也是一直很关注小孩的教育问题,像我家宝宝快3岁了,脾气很不好,如果发脾气我们说过不能这样,或者批评他两句以后,他就会躲在角落里,然后我们怎么劝他他都不起来,一直在哪里说自己不要起来,自己不听话这样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搞成这样。然后就是只要说过自己不愿意的事就是不做,你怎么说他都改变不了,熊熊这是个应该怎么办呀,
  ---------------------------
  
  你为什么一定要改变他呢?深海鱼前面的回贴正好可以解答你的问题,1)不要试图说服。 沟通的目的是妥协,取得一个两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2)别太关心,太焦虑了。
  
  他躲在角落里就让他躲着去,他情绪平稳了自然就觉得无聊就不躲了,大人往往过于注意孩子每一分钟的行动和情绪,完全不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
  
  再就是你们平时是不是总是要求他按照你们的意思进行吃睡玩等各种事情,每件事都要管都要纠正?如果是这样,他脾气能好才怪了.
  
  借题发挥一下,中国的父母往往都不能认识到孩子虽然小,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人,不是由父母操纵的机器.而且这种控制孩子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好家长"的身上,比如说孩子刚刚拿起碗,就在旁边说你应该多吃点菜大口吃饭BALABALA,孩子还没困,就要求你应该上床睡觉好长身体BALABALA,甚至孩子刚刚拿起一个玩具,大人又跑去告诉他这个你应该怎么怎么玩BALABALA.最后孩子郁闷了,反抗了,大人又伤心,我这么关心你对你这么好你居然不听我的话还要发脾气,你怎么能这样BALABALA.
  
  那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一天24小时盯着你,你吃饭时刚刚一动筷子,她就在旁边喋喋不休你得多吃什么少吃什么,你每拈一口她都要评论一番,试问你还吃下去吗?在你精神焕发双目炯炯时把你绑在床上让你睡觉,请问你睡得着吗?你准备开机上网看看贴子,她在旁边一直在说你要先按哪个开关启动哪个程序输什么密码点哪个链接从哪开始看,这时我想你砸机子的心都有.
  
  如果生活中真有这么个人存在于你身边,而且你赶不走挥不去还不能反抗,你会平和淡定微笑从容吗?你不疯都是万幸了.
  
  那为什么太多的家长在对待自己孩子时,却觉得这是正常的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萧瑟处 回复日期:2010-07-25 23:00:23 
  穿越,你说的太好了。我爸就是这样一个喋喋不休的人。我从小就厌烦透了。从初中开始一直关系不好。基本不说话。因为只要他说话就是嚼舌根。那时,他总是说:“你以后就感谢我的。"现在我自己有儿子了,我仍然不感谢他那样唠叨。所以我很少跟宝宝说“不”。
  
  可是,我发现我又过了。我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不".
  有次在早教中心,宝宝挥舞手里的玩具,我一下没拉住,把老师打着了。我说:“他就是这样的。”老师当时就皱眉。我立即发现自己不对。他才10个月啊,我怎么能说他就是这样呢?于是我拉着他,说:“跟老师说对不起。这样很不礼貌。”可是他也没听。还是玩自己的。
  后来他又很激动的挥舞玩具,又把旁边的小朋友打着了。于是小朋友的妈妈就把孩子拉走了。
  
  我该怎么制止他不当的行为呢?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6 09:07:02 
  作者:萧瑟处 回复日期:2010-07-25 23:00:23
  
  --------------------
  
  孩子打人的问题我好像前面说过,你所要做的只是在他挥舞玩具打人时把他抱开一点,平静而坚决的摇头说,"不行",这就够了,每次都这样,时间长了他就知道了.和孩子讲话要简单明确平静,你的宝宝还不到一岁,即使是像“跟老师说对不起。这样很不礼貌。”这样的话,对他来说也还是太复杂了,他听不懂的.
  
  摇篮网可以注册免费会员,测试结果那个曲线图能保存,只是点评内容看得少而已,亲子
游戏也只能看到名称和提示,还可以免费上传相片视频等,写成长日记,这些都是免费内容,只有成长阶梯是要收费的,那个钱可以不花.
  
  至于和父亲的关系,你可以选择不争吵,虽然你父亲的方式会影响宝宝一些,但你的情绪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果你能以平静的态度对待你父亲的大吵大叫,你宝宝最终是会学习你的,这个要有信心,不要太焦虑.
  
  因为我们家情况和你相反,我家是我妈脾气急且唠叨,我以前受她影响非常大,到现在有时也会发急,但已经好很多了.而且自从我改用平静温和的态度对待我妈的急躁唠叨后,连我妈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我的宝宝可能也受了我妈的影响,一件事如果不允许他做他会急,我也是平静的看着宝宝,温和而坚定的摇头,不行.他会看着我发一下愣,又喊,我继续平静摇头,不行,如是几次后,他居然就不再喊了,很无聊的看别处,我就哄他玩了.
  
  还有他行动能力非常强,刚刚会爬时一不小心就爬到大床边,我就冲他说,停.他真的会停下来看我,再试探着去向床边用手够床下地面,我继续说,停,捉住他双脚把他平拖回床中,他又向前爬,快到床边时我又喊停,把他拖回,如是几次后,现在即使我不喊停,他到了床边也会自己停下来,拿手拍拍床,而不会一直向前冲.
  
  我的体会就是不要和孩子说复杂的指令,能说几个字不要说一句话,能说一个字不要说两个字,同时要伴以动作,态度要温和而坚决,重复几次后,孩子会记住.他们比我们想象中更聪明更懂事,如果你觉得怎么孩子不听话啊,不要以为是孩子就是闹就是对着干,其实只是你没有用他能明白的方式告诉他而已.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不穿越不成雷 回复日期:2010-07-26 12:53:30 
  
  熊抱熊熊:-)我是终于有个地方可以让我长篇大论的唠叨读书心得了,很高兴啊.我觉得你说的非常棒,沟通的目的是交流是相互妥协,而不是控制对方的另一种手段.
  
  我记得李网上有个例子,有专家对于修补对立的很厉害的母子关系时,建议在孩子沉睡后,把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低低的念叨我爱你.有的人做了比较有效,有的人就一点起色都没有,去质疑.专家就问了,你在说我爱你的时候,是真正用心去说了呢,还是像完成任务似的敷衍了事.那个家长就愣了,因为她确实是心不在焉的念一阵完事.
  
  心态决定一切,熊熊也说的很清楚了,不要问你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人,要问你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尊重与理解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而不是表面上走一下形式.
  
  萧瑟,我们的孩子差不多大,很多现象都是相似的,我的孩子也是处于不知轻重的打抓咬的阶段,我妈也是以自己冷暖来判定周围人冷暖的.这个我前面好像也说过,她有本事在武汉三十多度的晴天的下午,地面温度可能升到近四十度时,都有本事让宝宝穿外套出门.
  
  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比较狠,我一狠心由她去,直接结果就是我儿子起了一身的痱子,衣服全部被汗打湿,我给她看这个结果,她傻了,从此不再给孩子多穿多盖,而是比较听我的了.偶尔有一两次还是说什么小孩子无六月,我说咱们这孩子怕热你也看到了,和别家怕冷的不一样.这个说法我知道其实是不客观的,但她能接受,她现在的观点就是我们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我们这个火大,怕热.
  
  虽然她还是没有认识到不能以自己的冷暖来衡量别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要我多穿衣服,但至少对孩子她不再坚持了,我想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我穿多穿少那已经不是她能左右的事了,由她唠叨去,我只当是刘建宏解说世界杯,自动屏蔽,哈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6 13:23:59 
   
  其实熊熊觉得,逆反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啥叫逆反……难道孩子必须得顺着父母来么?逆了就是造反?靠,ZF尚且让韩寒活到现在了,做父母的怎么可以大兴文字狱,甚至别说文字,就是口头说说都不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8 10:46:05 
   
  那,关注一下家庭矛盾的处理好了,我们要回避矛盾,而不是扩散矛盾。
  
  人家不是都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么。两个家庭算下来,怎么也有六口人吧,加一小宝宝,那就七口儿了。人多嘴杂,难免产生一些矛盾。这人啊,一到了意见产生分歧甚至矛盾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拉帮结派,在婚姻中也不例外,问题是,孩子可以成为战斗的棋子和筹码吗?
  
  还真别说,有的人,别看平时不把孩子当个人着呢,呼来喝去,等跟别的家庭成员吵架了,孩子就成人了,拉拢孩子站到自己一方就好象自己这边多个人多一票一样。
  
  当然这是比较粗暴的,还有一种比较细的,就是老在孩子耳边吹阴风煽鬼火的。什么你爸爸又出去找人鬼混了,你爷爷奶奶其实根本不喜欢你,之类之类的。
  
  说实话,就算老人真有个厚此薄彼,能薄到哪去?!真要说薄到什么地步,孩子又不是木头,能发现不了?那要说其实没什么实质表现,那孩子不知道不是更好吗?何况人家未必真的厚此薄彼吧……
  
  你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一个被爱,感受爱的环境中长大,要让他在一个不相信爱怀疑爱的环境中长大呢?
  
  其实就算夫妻离婚了,多数人也都是爱孩子的。比如说我之前说的表哥,他爹当初老打他打他妈那个,在这个婚姻存续期间,熊熊这位EX姨夫可谓操蛋到了一定程度了,虽然当时熊熊还小,但还真不是别人灌输的,亲眼目睹他对我哥飞起一脚,或者对我姨妈推推搡搡。
  
  但是其实他很爱我哥,一来脾气急,二来婚姻生活不愉快导致他拿自己老婆孩子发泄。本质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人,据说熊熊小时候半夜看急诊,还是他抱着跑到医院去的(传说熊熊爸当时睡觉叫不起来!!!ORZ……)。
  
  后来就离婚了嘛,离婚过程中此位EX姨夫的表现也不是很厚道啦,此不赘述。反正离婚以后熊熊妈妈家人都元气大伤,在让不让我哥以后见他爸的事情上,就产生了分歧(当然,现在来看,不让见其实根本就是不合法的)。最后还是我外公身明大意,表示亲爹当然有权利见孩子,姓也不改,EX姨夫就是单传的儿子,到我哥这儿更只独苗了。
  
  得亏了外公身明大意,我哥就得到了很多爱,他爸爸的妈妈的,爷爷奶奶外公姥姥的。
  
  但是同样是有些人家父母离婚了,两边都跟孩子说对方如何如何不好,说这说那,孩子小时候不明白,心理觉得没人爱自己,等长大了,有判断力了,会对自己的亲人怎么想?
  
  这还是离了的,感情真破裂了的。还有一些感情没破裂的,其实在一起还过呢,只是因为一些家庭小矛盾就对孩子说这说那,你说这些人有什么目的?真没目的,说白了就是不理智,发泄。感觉说的小孩子帮自己说句话,站在自己一边了,心里就平衡些,觉得没白疼这孩子。问题是你没白疼,别人就该白疼这孩子吗?再说你平衡了,孩子怎么平衡?都是爱自己的亲人,要站在哪边?为什么要把大人的矛盾强加到孩子身上呢?
  
  除了进谗言类的,当然还有简单粗暴类的,类似“不许提那个贱人!你没妈!”“你妈不要你了!也就老子要你,你再怎样怎样,老子都不要你!”
  
  这种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愚昧无知到了下限说什么也不管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作者:名侦探熊熊 回复日期:2010-07-28 10:54:28 
  作者:roselane 回复日期:2010-07-28 10:08:06
    又想来与JM们讨论一个问题。
    我老公啊是个
游戏迷,PSP、PS1-3齐全,没事就在家玩游戏。玩PS3的时候我女儿就在旁边看,越看越好奇,我老公就把手柄给她乱玩。最近玩上瘾了,有事没事就叫嚷我老公,玩游戏咧,玩游戏咧。我开始着急。游戏这东西毕竟容易沉迷,长大一点怎么办,但又没办法完全避免。我老公说怕什么,规定她做完功课再玩。我觉得这种规定一点都不好,逐渐地势必导致小孩子为了玩游戏而去做功课,目地性太强。该如何平衡??
  
  ——————————————————————————————————————
  
  这个熊熊倒觉得挺好,你老公也是游戏迷,也没耽误工作吧。其实熊熊也是游戏迷,不过熊熊不是SONY系的,是任天堂系的,哈哈~~游戏迷还分派系呢~
  
  就算不是为了玩
游戏,那回想咱小时候,做作业也无非是为了跟老师交差,难道谁还真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做作业”吗……所以说,无论他为什么做,孩子好好的把作业做完,就有权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嘛。不过也别玩太久,变成熊熊这样不爱运动身体不好的小朋友就不好了。游戏可以有,户外运动也要有!
  
  其实单机
游戏比网游好多啦。单机游戏很有趣,有内容有情节,尤其是一些好的RPG不比看小说来的差。
  
  熊熊个人觉得单机
游戏真可以有,网游就不要了因为网游一来没有结束的时候,二来它是一个人组成的具有社会性的游戏,被赋予了太多游戏以外的东西,金钱,人际,功利。再加上是在网上没有约束,很多人表现出的人性比大街上还恶劣,不要过早的让孩子接触这么复杂和黑暗的社会事实比较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小朋友们生下了小朋友~来说一说教育和被教育的那些是是非非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