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1 | 浏览: 28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例如,对于字、词意思的理解。
字、词只要在语境中,才是鲜活的,才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给孩子读故事,一方面孩子听了有趣的故事,
一方面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一些词汇的意义,就展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字、词的意思孩子自然就理解了。
很多家长很注重孩子成语的学习。说要给孩子买成语字典。
其实,学成语的最佳方式,是给孩子将有趣的成语故事。
孩子对成语一个成语的理解,不是靠字典的一句解释,而是靠一个故事的情节。
试问,如果两个孩子都学成语,
哪个孩子更会自如的运用成语呢?
一个故事,是一个知识的背景知识,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高效的,牢固的。

历史知识的学习,
地理知识的学习,
物理知识的学习,
其实都可以用背景知识这种方式进行,
学习不是靠死读课本,而是靠大量的背景阅读。
大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对于孩子学业上的落后,我们要具体关注孩子是因为什么造成的落后。
如果是因为“理解”能力的问题,那么作者给出了最佳的方案,就是——读书。

并且给出了具体读书的方案:
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我在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教过书,我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833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不错不错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833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看来我也要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第7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孩子上学是去学知识了,但是仅仅为了学知识吗?
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就很困惑,学知识究竟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仅仅把学知识当作目的,那么,对于一个为踏入社会的孩子来说,
你跟他讲,知识的谋生的一种手段,似乎太抽象了。

  其实,从智慧的角度可以给孩子以解读。
  学知识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的一个手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每天都要抄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是,对于他来说,要完全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项目,一字不漏的抄写完整,
  是需要写的快才行。
  但是,他明显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该怎么办呢?
  妈妈,我今天把作业项目抄完了。
  哦,怎么做到的。
  我抄了个大概。

  看似一个大概,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老师给予的东西,不再机械的复制,
  而是,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提炼出中心思想。--- 这就是一个高级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学习为载体,
  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例如,当孩子考完试后,可以让他自己分析自己的试卷,
  结合评估试卷,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而这个能力,谁说以后在工作中用不到呢?
  等等。对于学习的各种背后隐性的能力的培养,
  无疑都是为以后高级人才在实实在在做事情呢。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本帖最后由 DA葡萄妈 于 2012-3-19 16:51 编辑

8、关于获取知识--思维的方法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
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我的心得:
很多人都说让孩子喜欢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实,为什么困难呢?
那是因为我们本身在学习中,就没有体会到那种学习的乐趣,
当然,当孩子学习时,要求孩子喜欢学习,但是却不能给孩子提供如何喜欢学习的方法。

那么,真的很难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吗?
其实不然。
答案就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就是,让孩子对他不明白的东西,产生疑问。
当一个人对不明白的东西产生了疑问,
那么,
求知欲自然就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
大家,觉得还那么难吗?
我看一点也不难!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57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葡萄学习计划:
1、每天从课文中选三个词,告知孩子要记住,写在词语本上1号本;2 _* p  R$ ?1 ^% O
2、放学或者上学路上,想想这三个词是怎么写的?$ V9 f6 |  V0 p/ A* j8 l
3、第二天孩子自行将这三个词默写在自己的写词本上2号本;
4、画一副画,表达一个成语;并写出这个成语做为标题;9 [% J/ n/ B& U' h0 ?8 M% `
4、复习,和反复练习以上内容。
这个方法不错,孩子写语文卷子慢,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字不会写,老师分析的很精辟,回去试试,谢谢分享。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思维的方法


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

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譬如学生要学会俄语中硬音符号的正写规则。教师就先让学生分析大量的事实——分解包含硬音符号的词,解释这些词的写法,引导他们识记和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则。实质上,这就是用越来越多的新事实让学生多次地思考这一规则。学生们逐渐地意识到,他们接触到一种有概括性的真理。这一真理能运用到许多词上,这就是规则。这一规则之能够熟记,正因为它经过了多次思考。

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许多事实使我深信: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特别是在四、五年级),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本帖最后由 DA葡萄妈 于 2012-3-19 17:17 编辑

心得:
怎样让孩子进行记忆?

这里说的记忆,是指明显需要进行思考,寻找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的记忆。
1、记忆的第一个方法——反复呈现事物的大量事实。
例如,在孩子认字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孩子举很多“言”字旁的字:
说、话、谈、诉、讲。
让他看到这些大量的事实,这些字都和嘴有关。
孩子通过这些事实,可以理解,“言”字旁的字,多和嘴有关。

2、记忆的第二个方法——通过思考各种因果、去寻求事物的关系、联系。这个最重要的记忆方法。
例如,给孩子讲数学题。
孩子如何会做这道数学题。重要的不是记住答案。
重点是,学会分析问题,学会寻找题目之间的关系点。如果孩子学会了这样思考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题,他都掌握了最根本的解题方法。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38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5-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心得:如何让孩子将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些应用,例如作业?
  一方面,我们是否需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接触生活,接触生活的现象,让他有实践他所学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昨天孩子的口头作文。
   本来老师让写,清明趣事。孩子写的惨不忍睹。
   于是,我开始和孩子进行发散式聊天,
   这下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开始他天马行空的故事。
   我发现,他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都是他从平时我讲的故事,他看的故事里面,柔和而成的。
  我就思考:如果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些,这样输入的机会,把他平时知道的,编进他自己的故事里,一方面,他很有兴趣,一方面,他可能以后会,有意识的去积累一些知识了。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如果你弄懂了这种依存关系的实质,你就能解开那个“连环套”:学习新教材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时间花在检查家庭功课上了,而检查家庭功课占用很多时间,又是因为教材没有充分学透。

  心得:关于如何复习,作者给了很好的启发。当学习新教材时,通过新教材里面所包含的就知识点,让孩子用那些旧的知识点,来学习新知识。这种复习,是有思考的复习,是最有效的复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学习笔记《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