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2 | 浏览: 194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92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为什么2岁以内不能喂鲜奶呢?我还打算一岁一过就给娃加呢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59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多多小不点 的帖子

亲,您看看   
专家警告说:“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喝鲜奶。因为婴幼儿的胃肠道、肾脏等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给孩子喂鲜奶会产生某些危害。”
  第一,鲜奶中某些营养成分不易被吸收。比如,鲜奶中含量较高的磷,会影响钙的吸收,而高含量的酪蛋白,遇到胃酸后容易凝结成块,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第二,鲜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会抑制双歧杆菌,并促进大肠杆菌的生成,容易诱发婴儿的胃肠道疾病。同时,鲜奶中的矿物质会加重肾脏负担,使孩子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上火等症状。
  第三,鲜奶中的脂肪主要是动物性饱和脂肪,会刺激婴儿柔弱的肠道,使肠道发生慢性隐性失血,引起贫血等病症。
  此外,1岁以内的婴儿要绝对禁止喝鲜奶;2岁以内的孩子也最好不要喝。婴儿哺乳期过后,应该选择与母乳成分更加相近的配方奶粉。因为,配方奶粉调整了蛋白质和脂肪结构、钙磷比例,又添加了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成分,克服了鲜奶的缺点,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9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4-19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为啥不宜多吃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9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4-19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什么笋?我家常吃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1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0-23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回复 乐其棋艺 的帖子

知道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1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0-23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回复 乐其棋艺 的帖子

谢谢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59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花丛仙子 的帖子

亲,您好,您看看:
近来美味诱人的春笋频频出现在市民餐桌,但因春笋引发的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的儿童也随之上升。医生提醒家长,新鲜竹笋少儿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由于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尿道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儿童如果吃笋过多,会使他们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缓慢。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92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回复 乐其棋艺 的帖子

谢谢 了解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99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0-29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学习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54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10-15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宫街道
好帖子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06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3-1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乐其棋艺 的帖子

知道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9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4-19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乐其棋艺 的帖子

好全哦,谢谢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种宝宝禁食食物】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