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7 b$ E3 O% V; p8 {3 P' d3 A0 S现在的宝宝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很容易溺爱,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认为毫无保留地付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长期以往,宝宝就会认为家长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千依百顺是应该的,不但不知道感谢,反而在稍微不如意时就大吵大闹,更有甚者撕扯家长的头发和身体。这种极度不亮的破坏性行为不但让父母伤心,还会让给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蒙上阴影,埋下骄横跋扈、自私自利的种子。' v5 Q, |: U+ |7 J4 `5 z
! m4 U6 M. _& z6 M
在后悔莫及之前,家长们必须统一战线,痛下决心彻底改变宝宝的不良行为习惯,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 ]5 c z# i1 \. u" e* x
* x( B8 F& |& G+ L r" S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 J) I9 w* i8 K
) }' ?. W( W# R0 o% W+ A6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8 J: S5 V! P9 e, Q$ J& U. L: o
' |, B" H" m- s6 a- ^第二,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 |: z. e: \* J2 C, J1 O
第三,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
* P" v( G {/ v# m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给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给他月亮,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同时,父母也不要预先对孩子承诺太多。有些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这一切来得都很容易,甚至认为他本来就应该拥有,于是也不懂得珍惜。
% U- a* w4 k0 _9 k9 f t
第四,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 `8 ~) l9 O1 h4 }" B! Z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8 ]6 t, V5 E- b7 x+ t
! e1 J9 G' |! ~4 E1 K
第五,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l8 {9 c# B) A5 D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P1 w9 n: L7 t3 h% @
3 k) e1 k( ^; p2 ?9 n0 |
第六,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 ^' r- R1 i% l" g4 Y/ P当宝宝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 J8 \: _ K8 o! v" H.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