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14
- 注册时间
- 2008-7-2
- 帖子
- 15719
- 积分
- 91741
    
- 经验值
- 91741
- 爱心活力豆
- 4
- 宝宝生日
- 2007-10-17
- 地区:
- 街道:
|
晚上带BB去接他爸爸,楼下风很大,我就直接抱他回家了。
结果回家以后他就趴在沙发上哭,问了以后才知道下车的时候没让他自己解安全带
为此非常不高兴,也不肯吃饭,怎么哄都不行!
最后没办法,我只好抱着他下了楼,然后扔到车再把安全带绑上,然后让他自己解了一遍
于是高高兴兴的回家吃了满满一大碗饭!
类似这样的事情好多好多,比如进厕所,如果是我开的门,一定要回来把门关上,他自己再重新开一遍。
谁能告诉我秩序敏感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
秩序敏感期
重新开门
2岁10个月的苗苗入园已经三个月了。自入园以来她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爸爸早晨送苗苗来,我正在为其他孩子脱衣服,她爸爸自己推开了教室的门,苗苗哭着不进来:“要冯老师开门。”爸爸关上门退出去,我在里面重新把门打开。可是已经晚了,苗苗叫嚷着:“要刚才冯老师开门。”(冯轶芳)
孙瑞雪: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是首要的,所要做的就是:一是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二是,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发生的事实。
---------------------------------------------------------------------------------------------------
空间敏感期
探索空间
2岁2个月的桓桓不停地把不同的教具放在同一个地方;皱着眉头把弹力球扔出去,先是往平地上扔,然后往树丛中扔,扔了再找。找到后就“咯咯”地笑。
他还把球扔上比他高出很多的小平台,然后跑到小平台的另一端等待小球慢慢骨碌过来。这些天,他不断重复着这些游戏,从不厌烦。??
去动物园游玩的一天真开心。吃完汉堡,老师和孩子们在草坪上玩乐着,抱在一起在草地上打滚。许多游人的目光被我们吸引了。
桓桓对在草地上打滚有些害怕,我抱着他尝试了一次。他很高兴,我鼓励他自己试一次,他却被临近的小水管吸引了,把小草、小叶放在水管中,水管中有水,小叶浮了起来。他静静想了想,又用小手去按小叶,看着小草和小叶顺着水流走。过了大约四十分钟,大家要离开了,他还不愿离去。(王莉)
孙瑞雪
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概念。
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
弹力球是幼儿最初探索空间的最好东西。扔东西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
语言敏感期
诅咒的敏感期
康康,今年4岁,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小男孩。近期忽然表现得有些“暴力”,具体表现在他的语言上。这段时间以来,经常挂在他嘴边的都是“臭屁”、“小屁孩”、“臭老师”、“屁妈妈”……总之,几句话下来,就把小朋友说得失落又伤心。
今天他刚来到幼儿园就遇到了小鲁,小鲁高兴地跑过来说:“嗨,康康,看!这是我妈妈昨天刚给我买的百变机兽,可厉害了。”小鲁边说边不停的摆弄着手里的玩具,急切的想要展示给康康看。看到了小鲁的新玩具,康康高兴的说:“太好了,能借给我玩一会儿吗?”“不行,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不能借给你玩。”说着继续摆弄着手中的玩具。“那我们能一起玩吗?”康康又说。“不行,我只想自己玩。”小鲁回答。
在得到了一系列的拒绝以后,只见康康的表情由最初的喜悦、兴奋到阴沉,然后把头一扭,显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说到:“有什么好看的,一点都不好,一点都没有真真的老虎百变机兽厉害,都过时了,要是我早就扔掉了,你还玩呢!最后还大声的对着小鲁补充了一句:一点都不好!”一直站在旁边的小鲁听到这么多打击的语言后,气愤的直跺脚,大喊道:“不许你这么说我的新玩具。”看到小鲁真的生气了,他才说到:“好了,好了,不说就不说,对不起,行了吧,我自己玩去。”说着就蹦跳着离开了。看到了康康不再纠缠自己的新玩具,和康康远去的背影,小鲁才放心的又沉浸在自己的新玩具里了。
刚过了没有一会儿的功夫,王龙旭又哭着跑了过来,对我说:“老师,康康伤害了我。”我问道:“你能告诉老师他是怎么伤害你的吗?”龙旭边哭边抹着眼泪抽泣着说:“我刚才正在穿鞋,康康过来就对我说,我是个屁小孩。然后又说要把我爸爸用宇宙飞船带走,再也不让他回来了,我想爸爸。”说着,又伤心的哭了起来。听到这里,我已经完全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我把王龙旭抱到了怀里,先帮他擦了擦眼泪,然后说:“宝贝,他说这样的话,让你感到担心和难过了是吗?”龙旭使劲的点了点头。我继续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康康只是觉得这样说很有意思,会让你感到难受和害怕,故意这样说,但是他不会这样做的,放心吧,老师爱你。”听了我的一番话,王龙旭似乎才真的放下心来,擦干眼泪离开了。(王芸)
语言的敏感期
孙瑞雪
1岁多的儿童,当发现一个词语和一个外物能配上对儿时,他会重复进行这种配对,“妈妈”,“哎”,“妈妈,”“哎”,在这一叫一答中他享受着语言能指称带来的喜悦。这是儿童语言敏感早期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发现又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语言的秘密何止于此!很快,儿童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诅咒的敏感期来了。
儿童发现了语言的力量,便开始没轻没重、快乐地使用。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儿童感受到了这些语词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
我们知道,语词的力量被原始人特别看重。原始人相信咒语会变为现实。中外大量的巫术小说和神话传说就来源于此。
儿童可能在重复人类早期的足迹,在基本语言形成后(3岁左右),儿童突然转向使用这类“强有力”的词,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常让大人吃一惊!但是,几个月后,这种语言就悄没声地过去了。
此后,儿童很快发现语言的魅力还在于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发现使得他开始像一个文学家一样刻意追求、努力寻找一些更美妙的语词,甚至开始纠正大人的语言。
进入小学后,儿童能够用语言为他的动机、他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服务,他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像成人一样,话语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由的工具。
[ 本帖最后由 牵着蜗牛散步 于 2010-3-26 11:21 编辑 ]
|
-
总评分: 经验值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