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25
- 精华
- 41
- 注册时间
- 2009-10-25
- 帖子
- 30551
- 积分
- 259275
     
- 经验值
- 259275
- 爱心活力豆
- 132
- 宝宝生日
- null
- 地区:
- 街道:
|
孩子从3岁开始,就特别爱问为什么,这其实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往往遇到任何事物,都喜欢“刨根问底”。此时,也正是挑战家长耐心极限的时候。
- I$ d% A/ Z! V 比如:
# }9 V+ x; f1 R% H' h; I 孩子:汽车为什么会跑?
& D8 j; ^) W6 R0 N" t' ~ s 妈妈:因为汽车有轮子。
; {, }/ v* h# k, F5 j% i 孩子:为什么有轮子就会跑?) W/ f, W2 V) i/ J5 `
妈妈:因为轮子可以转。
9 ` [, L7 y5 ~/ l 孩子:为什么是轮子不是别的?" i: V) A# o" _. K- V' N% i6 A- r
妈妈:因为轮子转得快。) Q7 h( s! o2 O M, N
孩子:为什么轮子转得快?5 J9 }* Q7 r% x. p: \
妈妈:因为轮子是圆的。' k) t4 s# \; h1 `+ l/ r" K
孩子:为什么圆的转得就快?
' B1 m8 q7 f& a7 n) y' p, } ……3 M3 w7 o- [/ R! |0 [, y
此时的妈妈心里一定在说,还是给我装上轮子,让我逃跑吧……
# b) j+ E# H D. c5 j$ w 保护孩子提问积极性! c" c7 I# |" A, d* T& t. w7 @
对待孩子的提问,家长应该给予认真及时的回应,以保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并且鼓励孩子继续提出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在态度上给予肯定,能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发展都很有好处。3 M, b4 o( H" [
有些父母在自己忙于家务或者感觉很累时,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会表现得很不耐烦,敷衍孩子:“你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啊?总是没完没了的!这些问题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会因为怕父母责骂而不敢再提出问题了。* f. P7 J! b6 ]1 e$ `4 D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希望孩子今后能成为勤于思考、知识渊博的人。那么,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尤为重要,一个有好奇心的孩子,才会形成主动探索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钻研精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请家长们要开始做到: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i `$ f* N; e8 {* d! o4 Q7 k
% Q1 x$ Y" U! M7 X8 ^9 F
“答”的3个技巧
2 K# j) }: a1 T5 v 1 答案应该尽量简短,符合孩子的思维、易于理解" T3 {( T* w- ^2 G
对于3岁左右孩子的问题,答案要尽量简单易懂,在贴近真实的基础上,从孩子能理解的角度来回答。比如,如果是涉及自然科学的问题,3岁左右的孩子对真正的答案还不能完全理解,家长可以给他一个能接受的“合理”解释。例如孩子问:“为什么晚上看不到太阳?”可以回答:“因为太阳是白天上班的,晚上它就回家睡觉去了。”; [1 C- `/ C. ^& ?! s
2 在孩子提问时,启发他自己进行观察和思考! i% H3 N" N. b- i" I
当孩子提出问题后,父母可以判断一下,如果问题不是太难,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找到答案的话,就不妨从启发和鼓励的角度,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能激发孩子深入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Q- Z7 X* I" G+ m9 R5 a; k- b
比如,孩子问:“红色和黄色在一起是什么颜色?”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拿出红黄两种颜料,把它们混合起来,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了答案,不仅印象非常深刻,最关键的还提升了孩子对自己寻找答案的自信,非常有助于今后的自主学习。! D, {; C) R4 f& ] Z& T* C7 ~' |6 K
3 做充满好奇心的父母,不要用成年人的惯有思维灌输孩子4 U1 b2 f% x6 d. q9 F# n& k! y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平时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漠不关心,对孩子的问题无动于衷,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和富于探索的天性就会医你而受到影响。父母保有一颗童心,陪伴和引导孩子去看这个世界,自己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哦。) K8 v. f9 a+ a; N9 a/ t
面对孩子天真幼稚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能笑话孩子,不要用成年人的思考方式看待孩子的问题,更不要把成人世界的答案灌输给孩子,否则就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 Z9 h! k' Q' T, z' \8 U9 c 答不出,怎么办?
+ R m" D8 m1 F 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时候很可能连父母都不知道。比如:孩子问,“妈妈,有哪些动物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的,它们晚上能看见东西吗?”当父母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编造答案,欺骗孩子;二是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 ~% `) n( ]; } 正确的做法是,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没办法回答你,等我从书上查到答案以后就告诉你。”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答案。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妈妈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并不是坏事,可以通过学习找到答案。
. Y5 Q# C+ }! ` J4 L 两类普遍较难回答的问题 4 y" E4 y0 K& {# J1 A6 @$ b5 g1 `
关于死亡的问题 ! K$ s! b& @1 ~5 X
如果孩子在故事中接触了死亡的概念,或者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了亲人或者宠物的死亡,就会问到这个问题,这其实表示孩子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骗孩子,比如说死了就是睡着了,这样的回答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比如晚上害怕上床睡觉。
1 s6 u1 q7 [( O: G! Q& v$ D. B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告诉孩子,所有活的东西都会死,人是这样,小动物、树木花草也是这样。一些孩子可能会继续问到:“妈妈也会死吗?”不要直接回答“会”,因为孩子会以为马上就要发生,从而感到害怕。要告诉孩子,“妈妈会陪宝贝很长很长时间,要等到妈妈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这样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5 y3 ?' c- w! _! q) q+ ^6 c 关于性的问题
! e* d0 l2 e5 q) R* S 面对孩子提出的关于性的问题,其实往往是父母自己想得过多,才羞于回答或者含糊其词。比如,当孩子问到:“妈妈,我从哪里来?”很多妈妈都非常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些妈妈就骗孩子“你是从天上来的”,或者“从外面捡来的”。
% j. k b6 ^+ M- w" e3 k4 _, P+ b; E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简单,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自然真实、简单明了地告诉孩子答案。对于“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可以回答孩子:“爸爸种了一颗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长出了你这个可爱的小宝贝。”这样的答案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符合科学事实。9 o) K$ P9 N- I+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