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以诺千金 于 2013-10-17 12:18 编辑
其实比起来,家长自身的养老金比子女的教育金更为重要,但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父母喜欢把自己的问题摆在孩子后面来解决,所以我也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把子女教育金放在养老金前面来写。
先说说我不太认同的准备大学教育金的方法。
首先是房地产投资。这几年房市好,很多人把脑筋动到房地产上。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今天买幢房子40万,七、八年后升值到70-80万,小孩上大学时再把房子卖掉,大学教育基金不就出来了;还有人想着买个房子出租,收的租金用来养房子,付月供,小孩上大学时再以房租收入支付他上大学。但对房地产投资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头脑发热。第一,过去十年房价飞涨,30万买的房子四、五年后变成了50万、60万,这是不正常的,不可能持久。尽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泡沫,也不知道是否一定会像2000年股市那样破灭,但我不相信今后五年、十年还会这样疯涨。实际上过去30-40年房屋的年平均升值也就在4-6%左右,这样的回报率一般的债券投资也能达到,而大型的全球股票指数基金平均年增长率约在8-10%左右。第二,房地产需要大笔投入,而且短期内难以兑现,如果房市不幸低迷,与股票一样房子也会被“套住”出不来,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三,若是买房子出租,尤其是作住家房的话,还有一个维修的问题,下水道堵了,水龙头漏水了,一个电话你就得去修,你是否心灵手巧,能解决这些小修小补吗?你有这个时间吗?若不幸碰上“恶客”,赖租不付,或故意找荏,你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其次是定存。且不说利息是否真的足以支撑将来的教育费用,光是银行存取灵活性这一点,就给了太多人无法坚持的理由。最经典的例子:多少80后小时候都听过父母说:你把压岁钱给我们帮你存起来,将来上大学的时候拿出来给你用。真正见过这笔钱或者用这笔钱上大学的请举手?其实大部分钱都消耗在每年的旅行、礼物等等上面了。同时,不要忘记世界上有样东西叫做通货膨胀。以大陆来说,一年的通货膨胀在6%-7%左右,而一年期的定存利息只有3%-3.5%左右,也就是说,你今天100块钱存进去,明年这个时候拿出来,虽然面值还是100,但实际上只有97块钱的购买力了。这也是定存最可怕的地方,越存越亏!
那么我赞同什么样的方式呢?
首先是投资股票和基金。请注意,我说的是投资股票和基金,而不是“炒”股票。投资和“炒”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不论在哪里,经济都是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地循环,每一个都包括增长、顶峰、下跌、萧条四个阶段。只要时间拉得够长,一定会经历增长和顶峰,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定会盈利、会增值。但要注意的是,风险和回报永远是成正比的,投资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起大落,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经验,还是不要贸贸然进入,不妨留给专业人士去打理。
其次是教育储备保险。通过这类保险来准备教育金有两个好处:一是强制储蓄,如果不交保费,保单就失效,所以强制家长每年一定给小孩存到多少资金,这也是和银行存款比起来最大的区别;二是复利的效果,其实也是时间的效果,同样的100块钱存10年,按银行定存3%来算,10年后可以拿到130,这是平利;而储蓄保险的复利,假设同样按3%来算,10年后可以拿到134.39。这比数字放大,差距就会更加明显,更何况好的储蓄险复利还不止3%。不过通过保险来筹集子女大学费用是越早做越好。因为小孩小,有十年、十几年的时间来累计现金值。若是小孩已经十几岁,放的钱又不多的话,保险就不是理想的方式。
使用什么方法准备子女大学教育金完全是因人而异,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只有相对的优势或劣势,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目标和想法制定合适的计划。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是几种方案的组合。但基本原则有三条:第一、尽快开始,越早越好;第二,统筹规划,全盘考虑;第三,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最惨的不是你准备了钱,孩子没考上大学;而是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发现没钱读书。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