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92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桐言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5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2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3: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自从老二开始知道挣怀后,我就开始关注如何让这两个小家伙和平友好的相处,今天无意间发现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声明一下我自己还没来得及看完。
桐言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5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2 
地区:
街道:
那天跟儿子班里小朋友的麻麻聊天,她说现在人情淡薄家里有些亲戚因为老人家产之类闹得不可开交,所以不想要老二,觉得怕将来这样。其实我真心觉得,孩子成人后的价值观亲情观爱情观都是跟长期父母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桐言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5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2 
地区:
街道:
书名的截图我一会上传啊~~~不太会用电脑登陆妈网了现在
桐言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5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2 
地区:
街道:
我不代购噢。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桐言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5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12 
地区:
街道:
《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汪培珽/时报出版



出版社: 时报;第1版(2008年6月20日)
平装: 288页
语种: 繁体中文
开本: 大25
ISBN: 957134866X
条形码: 9789571348667
商品尺寸: 19.8x16.4x1.8cm
商品重量: 481g





内容推荐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2008年最新作品
一本陪您共商生育大计、讨论手足相亲的幸福教养书

「生?不生?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几个孩子呢?」
这是组成家庭时最初、也最重要的一件事。
其他事情都可以稍等,生养孩子、陪伴孩子,却要即时。
希望父母们都不要错过这份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用心去体验--养育新生命最单纯的满足和快乐。

到学校当爱心妈妈完毕,正好赶上搭女儿的校车一起回家。上车前,妈妈趁便在贩卖机买了罐可乐。
其实,妈妈很少喝这种含糖饮料,只有偶而兴起为之,姊姊也不喜欢,但这却是儿子的最爱。
校车开了,妈妈根本喝不完可乐,但在车子上,只能丢也没地方、喝也不是地尴尬拿着。

校车在山路间蜿蜒,不时在转弯处丢下个孩子,好似邮差投包裹,将妈妈最心爱的礼物送到家。
我们是最后几站下车,不经意又拿起可乐喝了一口的妈妈,却被姊姊看似就要出手阻止的紧张语调吓到:
「不要--再喝了。」她不是不喜欢可乐吗?
「快到家了,留给弟弟啦!」
手足之情,足以感动父母的人生……

如果,您是那种--好爱孩子,好喜欢孩子,也愿意养孩子的父母,
但是,却只生了一个孩子就不生了。为什么?
怕经济能力养不起?怕社会环境不理想?还是怕生活品质会降低?

如果,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或是决定再接再厉生第二个、第三个……
妈妈们,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啊!现在的孩子,难养矣,
如何让手足相亲、不相争?绝对是您要好好研究的课题。

在本书中,汪培珽以时而温馨感性、时而幽默轻快的笔调,
分享生养一对儿女的甘苦体验,和转换跑道成为全职妈妈的心路历程,
陪伴现代父母一起思考、厘清「生儿育女」的人生大计,
并提供一连串「如何让兄弟不阋墙?」的手足教养叮咛,
鼓励父母「行有余力,多生孩子、多回家照顾孩子」,
因为手足的相亲相依,是孩子学习分享、尊重、关怀与爱的重要力量,
而养儿育女的喜悦与满足,更是每个父母生命中无可取代的礼物。

写给父母的幸福教养密语

父母的忧虑,很多是不必要的、或是想像而来的,多数只是自己吓自己。
孩子能有妈妈的陪伴,是最幸福的事。谁最幸福?孩子吗?不!是妈妈最幸福。
三餐原本就要煮,故事书原本就要唸,别上什么才艺班,全部都念公立学校。多个孩子,不过--多双筷子。

当我们习惯用物质来喂养孩子,孩子可能不吵不闹地活着;等我们觉得准备充分了,要来好好爱孩子--他们已经不要了。
生一个孩子,看似轻松;事实上,父母没能给孩子一个伴的不轻松感,却是无所不在的。
手足的争吵,父母不必「未雨绸缪」地忧心忡忡,父母的处理态度,其实才是事情的关键点。
「妈妈生个弟弟,以后就有人陪你玩了。」怀老二时,这种空头支票别乱开。

父母的不明事理、没有耐心,随意妥协于「会吵的孩子有糖吃」,才叫真正的不公平。
对于孩子,许多时候,我们只能看着、听着。父母的干预,不只于事无补,还可能愈帮愈忙。
「大的要让小的」、「小的要听大的」,这些话其实都没错,但前提是,这样的想法必须发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父母想快速解决手足纷争的万灵丹,而强迫孩子接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有俩宝的麻麻看过来~~~推荐一本不错的育儿书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