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27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36540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4:4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龙葵| 于 2018-3-22 14:47 编辑

很多剖宫产的妈妈在分娩出院前,医生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想要孕育二胎,最好在前次剖宫产后两年,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怀孕会比较安全。其实,即使是严格按照医嘱,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有可能会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危险情况,只不过几率会小很多。而90后西安妈妈张丽,在剖宫产后5个月,尚在哺乳期的她却意外怀上二宝,这个宝宝能要吗?

意外
剖宫产后五个月再孕  医生建议放弃

2017113日,因胎膜早破,张女士在西安某医院顺利剖宫产大宝,分娩后张女士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没有特别避孕的她在头胎分娩5个月后,再次意外怀孕。起初张女士并不知情,以为自己变胖了,直到有一次去家附近医院检查,确认张女士怀孕了,并且已经3个月了,医生告知张女士再孕的消息且明确表示:剖宫产后五个月再孕,子宫尚未完全恢复,孕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建议终止妊娠。
医生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在临床上由于剖宫产后间隔时间较短再次怀孕,造成子宫破裂、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的病例时有发生。

彷徨
难割骨肉辗转至安琪儿寻求帮助

虽然知道此次怀孕的危险性,但张女士仍不忍割舍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她与家人奔波于多家医院,希望能保住这个孩子,但让她失望的是,好几家医院做出了完全一致的诊断结果,那就是必须尽早终止妊娠。几经周折,在家人的陪伴下至安琪儿妇产医院寻求帮助,此时张女士已孕20周,主诊专家常姣娥医生在对张女士子宫瘢痕恢复情况、胎儿妊娠位置等进行详细检查与评估后,得出结论,虽然一胎与二胎间隔时间短,但张女士头胎剖宫产的疤痕恢复的还不错,胎儿宫内的状况也很好,如果能得到较好的医疗支持,还是有安全分娩的希望的,再加上张女士特别坚决想要这个孩子,常主任决定和张女士一起“奋力一搏”。
做出这个决定后,常主任向张女士及家人提出严格的要求:孕期增加产检密度,每次检查都要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及胎动变化;搬到医院附近住,5分钟之内必须到院;尽量休息,不要活动,尤其孕晚期,为防止子宫破裂避免自身腹部受到撞击及挤压,为平安分娩做最大的努力!

冲锋
全院备战攻坚瘢痕子宫孕晚期

像张女士的这种情况,即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有随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特别是进入孕晚期后,胎儿的不断发育增大有可能会导致瘢痕子宫下段会出现自发性破裂,引起胎儿早产引发产妇腹腔大出血等危险情况。因此,张女士的情况一直以来备受全院专家团队的高度重视,曾多次会诊研讨医疗方案。
在张女士孕33周,安琪儿妇产科主任刘华再次组织产科团队及麻醉医生进行疑难病情讨论并制定严密的诊疗计划,一方面,继续严密监测张女士胎心变化,观察子宫下段厚度变化,并对胎儿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一旦出现危急情况早产,肺成熟会给宝宝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另一方面,瘢痕子宫越接近预产期,破裂的危险性越大,针对术中很可能发生大出血的情况,提早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危重抢救预案,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药品及止血方案。

新生
专业医疗团队精心“策划”的硕果

2018228日,孕36+4周的张女士子宫下段发生部分破裂,按照预定方案,在张华主任、常主任、麻醉医生等多名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分娩,所有人心里的“石头”落地了。术中,张主任同时帮她摘除了左侧输卵管的2个囊肿。术后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流血情况,在安琪儿精心护理下,目前张女士母女平安。

一路危险重重,张女士说若没有和安琪儿相遇,就不会有二宝的诞生,是安琪儿给了宝宝“新生命”,因此她将宝宝的小名唤作“安琪儿”!

专家提示
1、有条件自然分娩的妈妈建议选择无痛分娩、水中分娩;
2、希望所有妇产医生一起严格把控剖宫产指征,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
3、刘女士剖宫产后仅五个月再孕分娩存在高风险,有过剖宫产的妈妈切不可盲目模仿,建议进行孕前风险评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剖宫产后五个月再孕危险重重!90后瘢痕子宫孕妈给西安医生出道难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