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3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橙汁果儿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6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3-05-26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3: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学会倾听。经常倾听孩子说一件开心的事,这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办法。


  2.学会交流。交流是思想的传递,是感情的提升。交流的前提是平等,是信任,而不是训斥。训斥只能让孩子关上心灵的窗户。你知道关上窗户的心灵是个什么样子吗?那是灰色的、压抑的、充满逆反力量的空间。

  3.学会欣赏。欣赏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信和乐趣是孩子高高飞翔的两个翅膀。

  4.别操之过急。孩子不完美不要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关键是看孩子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多少。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其实就是每天都在缩短与完美之间的距离,这也许正是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意义所在吧!

  5.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的错误绝大多数都是心理上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品行、道德、人格上的问题。要允许孩子犯错误,甚至是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对待孩子的错误是疏导,而不是“惩罚”。

  6.别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绝对割裂开来。二元思想的结果就是常走极端。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当然是对的。应试教育是面向中考的,中考制度不改革,“应试”就不能松懈。在你想要探索宇宙奥秘的时候,不能让脚下的石头绊倒!

  7.确定合理期望值。顶尖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个人的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孩子不能成为顶尖人才,就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对生活充满爱、充满欢乐的人。其实,这样的人生同样是精彩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8.学生、家长、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有些时候,做法有些不一致也不要紧,不要小题大做。老师常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数时候偏“严”;家长常站在爱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数时候偏于溺爱。其实,两者对待问题的角度正好形成互补,刚柔结合。更重要的是,合力必然大于分力!

  9.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的最佳时机就是当孩子情绪低落,你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是当孩子高兴需要有人和他分享幸福和快乐的时候。

  10.记住上面的建议,并及时付诸教育实践。孩子的变化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奇。

菲儿妈妈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43325  
爱心活力豆
27  
宝宝生日
2009-01-3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Medal No.11

学习

Rank: 16

经验值
349515  
爱心活力豆
2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帮顶
菲菲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45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4-12-13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Medal No.11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8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教育孩子"十招"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