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9
- 注册时间
- 2007-9-14
- 帖子
- 6081
- 积分
- 37032
 
- 经验值
- 34500
- 爱心活力豆
- 16
- 宝宝生日
- 2007-06-08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雁塔区
|
看了一篇文章,有点小触动。文章奉上,绿色显示,绿色表示我的赞同。
、
《让孩子慢慢长大》
以前,我喜欢给孩子教很多,生怕眼前的很多内容被孩子错过。我会带孩子去很多地方,给她讲很多。凡是我觉得她能够理解的,我都会不断地讲给她听,希望孩子能够快快地长大。我们蹲在树下,用手刨土挖出树根,然后给她讲大树有根,会吸收很多营养,然后长出树叶,结出果实。可是就在着自认为很正确的的教育方法中,孩子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动脑子了。
那天走在路上,我说:“和尚都不吃肉,那么他们为什么都不吃肉呢?”
“不知道,你说。”
又是这句话,她在依赖我,而自己却不动脑子。培训老师告诉我要把遇到的问题放一放,时间和睡眠会帮助我们。于是我强忍着说教的欲望,淡淡地说了句:
“我也不知道……”
话音刚落,孩子马上说:
“因为他们都很善良。”
我大喜,原来孩子并不是不动脑子,是我说的太多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对着孩子说个不停了。我会慢慢地等待她自己去发现,这个发现的过程远比知道结果重要的多。这确实让我尝到了等待的甜头。
一天,孩子问我:
“小猫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呢?”
我笑了笑,并且仔细看看从旁边走过的猫说:
“是啊!没有声音,不过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它的脚上有毛!”
“哦!”
“可是,小狗的脚上也有毛,为什么走路却有声音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要好好看看他们的脚。”
多有意思啊!不断地教孩子给孩子传递的其实就是——你没有我知道的多!孩子说“不知道,你说。”太正常了。(我不是没有你知道的多吗?那你说好了)想想要是我没有听培训老师告诉我等待的奥妙,我会急着让孩子长大,从而使孩子失去发现问题的过程。那会多么让人心痛啊!
发现很多感觉是相通的,当一个女人俯下身子,忘记自己是成人,平视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会学会很多。
不知道幸福还是不幸,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兴趣点,不在本职上。因为对于孩子成长我有太多的感触,很多的想法从起初就和比人走过很久路转过很多弯后的结论一致,原谅我的不谦虚,我说的只是事实。是不是我的闪光点在别处。先不跑了,谈谈文章的读后感。
很美好的感觉,想起和儿子在一起拚地图。儿子拿出一个省,贵州在那里啊?你若做声,他就跟着你的思路漠然向下;当他再拿起一个省,仰头看你,辽宁在那,你若反问,在哪里呢?我不知道呀,他会满怀欣喜地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兴奋的告诉你,在这!
每每看到这时候,我知道我应该放下手边的事情,甚至关闭手机,孩子需要的适合我安静的相处,给我展示一个进步的自己。
于是接下来,我会比他还关注的看着拼板,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不时的问这,这是哪里呀,他在哪里呀,儿子,会变的很活跃,接过你手中的新疆,说葡萄都拨开皮了,你吃不,并准确地放在拼版上。当把所有的都拼好,他会站起来,为自己鼓掌转个圈。欢呼着成功!
于是你,需要配合掌声,和亲吻。接着他会安静下来,要求做别的功课,插国旗。在你的关注下,他不断的设问,不断的自我回答和给你讲解。俨然是老师再教育孩子。启发似的引导一个对地理一窍不通的母亲。
每当这时候,我都好庆幸,好庆幸自己年轻时候的善感和无人窥探的惆怅,让我能安静等候另一个孤单小孩的思考和回答。于是当儿子仰起小脸,问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总能看到阳光洒在儿子脸上,像一朵慢慢绽放的小花。
于是这时候,当我在步入讲台,我才觉得我应该多问几个问什么 ,多等等,多停停,多歇歇,让那些被我引导的人儿,带我走一程,携着手一起。
其实很多的时候,当我们太关注,太在意,我们错过了很多的东西,比如一个学会思考和忍耐的孩子,和一个自我设问,自我解决的独立的宝宝。
亲爱的,请你等等,慢慢听,一朵小花绽放的声音。很美,很美!
[ 本帖最后由 lzhang00@xa 于 2009-10-12 22: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