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最BABY 于 2011-7-4 18:12 编辑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革命的到来,网络用词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髦的语言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引入外来手段表现汉语母语中没有相应表达方式的词汇。这是一种进步,是文化融合的必然产物。远者如“拖拉机”,近者如“U盘”。
但是,时下所谓时髦的网络词语正在毒化我们的生活。汉语中明明有大众熟知的表达方式,却人为的生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火星文”“咆哮体”“神马" "浮云"等等,不一而足。对这种现象,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看法各不相同,肯定和否定的观点并存,赞扬和贬低的评价同在。
实质上,这些所谓的网络词语的出现绝对是汉语的悲剧,尽管它穿上了电脑时代的马甲,究其实质,这种语言方式完全是旧时代黑话的翻版。
黑话,就是从事某种行业或职业的人员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具有隐秘性,舍弃公众普遍认知的交流方式,在交际中把公众熟知的事物改换叫法,借以达到掩盖真相,防止局外人了解情况的目的。比如黑恶势力把“警察”叫“雷子”、旧相声界管“女人”叫“果儿”。这些现象现在几乎已经绝迹,只是在描写旧时代的文学作品或其他形式的载体中可以不时见到。
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别出心裁,为了愚弄业外大众,也为了提高对自己水平的自信力,现今某些网民制造出所谓的网络词语,完全是语言垃圾,完全是语言糟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不只是某些网民的专属,网络已经成为全体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污染汉语的黑话类网络词汇增加了网络交际的成本,给全社会凭空增加了负担,降低了网络交际的速度。全社会应该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应该为杜绝这种与文明时代格格不入的现象作出自己的努力。主流媒体更不应该媚俗,不应该自贬身价,而应该为纯洁母语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着文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为了后代人对中华文字的认知,还是规范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