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7-29
- 帖子
- 34
- 积分
- 268
  
- 经验值
- 252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05-07-21
- 地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毛豆M 于 2011-8-18 15:45 编辑
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不管正确与否,只要是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然而,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为满足某个人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周围的人也不能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钉子,受打击,遭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这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孩子的任性问题与个性有关,但更与教养方式不当(如溺爱)有关。家长往往以为,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迎合孩子的要求才是真正地爱孩子,会使孩子获得“幸福”,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然而就是家长们的“好心”,培养了孩子的任性,并给孩子制造了痛苦。任性的问题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本质上讲是由于成人过度的关注和妥协两重因素导致的。一方面孩子和成人之间,往往会因为一些事情形成对立,就是需求的满足和你是否满足他之间形成对立,这时候如果成人过度的关注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会觉得自己说一不二,说了就不能改,变成了孩子的特色。一旦孩子不能改,家长老妥协,将来就会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对已为父母的人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孩子的任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改变教养态度。家长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予满足,对孩子的错误则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加以纠正,有时严厉的批评教育也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适当采取“冷却法”,即暂时置之不理,直到孩子平静下来,让孩子意识到通过任性的哭闹是达不到目的的。
二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从最容易做到的行为习惯入手,如听从父母指令、学习礼貌用语等,要求孩子做到。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父母给予表扬鼓励或物质奖励。当然,孩子的任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正的,需要家长耐心坚持下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好的。
|
|